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治理“芯”病,国产车规级芯片企业的机会在哪?

科技少年QAQ 2022-03-21

socmcu自动驾驶

4094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不断的推进,其计算平台的算力等级也在直线飙升。如果说L2级汽车自动驾驶所需芯片算力为10 TOPS,那么业界普遍预计L3+级算力将达到1000TOPS。提升计算效率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一环。然而,车规级大算力芯片的开发不仅面临功耗、散热、电磁、质量等多重挑战,芯片算力也存在物理上限。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将是车用计算芯片厂商发展的着力点。

软件定义汽车催生算力需求

随着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发展,汽车产业正在发生巨大改变,“软件定义汽车(SDV)”逐渐成为业界共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约90%汽车行业的创新来自汽车软件和电子领域。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智能汽车的设计架构也在发生巨大改变,从传统的分布式ECU架构向域控制器集中式架构演进。

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梁伟强就指出,“芯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算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智能汽车向集中式架构发展的关键,对扩展智能驾驶场景、提升智慧座舱的交互体验至关重要。芯片的算力和集成度直接决定了电子电器架构的形态,从而决定了智能汽车的性能和表现。”

算力的提升对于汽车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汽车产业缺芯问题,也有巨大帮助。根据地平线副总裁李星宇的介绍,目前汽车需要管理汽车芯片料号超过1000种,一辆汽车用到的芯片达到300颗,未来随着智能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数量还会更大。车厂需要进一步简化架构,大幅度减少对汽车芯片种类的需求,提升单芯片本身的性能和集成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向。

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芯片厂商投入到算力比拼的战场当中。英伟达作为行业龙头,最新推出的自动驾驶芯片Atlan,单颗芯片的算力达到1000TOPS(每秒1万亿次定点计算),相比此前推出的自动驾驶芯片Orin,算力提升接近4倍。国产厂商方面,地平线拥有国内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征程五算力可达96TOPS。黑芝麻于2021年在上海车展发布新一代A1000pro,算力达到106Tops。

“缺芯”,车企很“受伤”

车规级芯片是指适用于汽车电子元件的规格标准的芯片,小到胎压监测系统TMPS、摄像头,大到整车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均包含车规级芯片。

与我们熟悉的消费类芯片——手机芯片、电脑芯片、电视芯片相比,车规级芯片虽然不需要非常先进的制程工艺,但对于性能指标、使用寿命、可靠性、安全性、质量一致性的要求极高,具有准入门槛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特点。

随着汽车拥抱电动化与智能化后,汽车芯片需求迅速提升。然而,过去一年,半导体产业供应短缺,多个下游应用领域受到影响。由于车规级芯片严苛的生产条件,代工厂更愿意将产能安排给利润高的消费级芯片,这使得车规级芯片在市场越发短缺,车企不得不采取减产、减配甚至上调价格的措施。

进入2022年,车规级芯片供应短缺情况仍在继续。

媒体报道部分车企今年2月芯片订单交货周期相比去年10月延长了5至15周,甚至部分稀缺芯片的交付时间长达99周。

芯片供不应求的态势下,汽车市场上演车辆涨价、交付延期、暂停接单等“剧情”,车规级芯片供应问题亟待解决。

治理“芯”病,两会车企代表积极建言

全球“缺芯”大势下,国内车企也无法“独善其身”。今年两会期间,针对汽车产业芯片短缺问题,各大车企代表积极发声,为车规级芯片出谋划策。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对推动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快速发展提出建议,她建议从短期、中期与长期三个时间角度进行车规级芯片产业链部署:短期优先解决“缺芯”问题;中期完善产业布局,实现自主可控;长期要构建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如何加快推动汽车芯片产业链发展提出了5点建议,包括保供稳供;稳定市场,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强化政策引导、加快汽车芯片整体产业链布局;强化节点攻关,有序突破研发、制造、封测等卡脖子关键领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从“产业链补链强链”角度,建议加强政策保障促进国产大算力芯片发展: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建立车规级芯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建议国家牵头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芯片企业、汽车企业共同参与,加快形成国产大算力芯片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小康股份创始人张兴海认为,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实现进口替代迫在眉睫,但短期内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更多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以国家的力量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崛起。张兴海建议从顶层设计、推动外资芯片产线国产化项目快速落地、鼓励整车企业与芯片企业跨界携手、联合创新等角度推动国内车规级芯片产业发展。

缺芯、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大势下,推动国内车规级芯片发展势在必行。两会车企代表上述建言,主要从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合作、技术突破等角度推动车规级芯片国产化发展,这些建议也与工信部的想法不谋而合。

稍早之前,工信部对外表示将多措并举维护汽车工业的稳定运行,具体包括:

加强供需对接,搭建汽车芯片在线供需对接平台,畅通芯片产供信息渠道,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机制。

加大生产协同。引导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合理排产、互帮互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缺芯影响。

提升芯片供给能力。进一步支持整车、零部件、芯片企业协同创新,稳妥有序提升国内芯片生产供给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汽车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我们必须坚持全球化发展方向,推动跨国芯片企业增加中国市场供给,加大本地化生产布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

自研汽车芯片格局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国内整车企业早已开始布局相关芯片产品研发,这一点较上文中,以小米等为代表的手机企业明显不同。

2018年4月,造车新势力之一的“零跑汽车”,联合大华股份研发AI自动驾驶芯片,如今公司自研芯片早已落地,截止2022年2月,公司连续11个月交付车辆同比增长超200%,今年2月份同比增长447%,2022年已经交付整车11520台,约为去年总数43121 台的26.72%。

比亚迪作为转型较为成功的传统车企,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厂家。除此之外,公司旗下“深圳比亚迪微电子”研制的车规级IGBT芯片,已经占据市场18%的份额,国内已有至少7家车企与比亚迪合作。

除此之外,小鹏汽车此前也已进军自研汽车芯片领域,甚至家电企业美的都跨界进军自研汽车芯片,但是进度不尽如人意。

但根据天风证券统计,我国目前汽车电子国产化率尚且不足1%,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从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国产替代红利。

在生产端,由于车规芯片对应的多数是成熟制程芯片,国内早已具备28nm成熟工艺芯片制造能力,而且在封测领域,具有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三家全球TOP10企业,国产产业链足以应对车规芯片制造,同时在由于其他国家的防疫、基建能力加持下,国产车规电子芯片产业链,有望进一步接替海外厂商产能,即全球汽车半导体产能有机会向中国转移。

具体而言,汽车计算、控制类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传感器国产化率不足4%,功率半导体、存储器、通信等国产化率分别为8%、8%、3%。

车规芯片国产化率不足,国内汽车芯片供应新机遇

车规电子国产化率低,主要是由国内车企长期以来严重依靠进口的运营策略导致的,这就造成大环境不重视芯片设计领域,故此车规芯片国产化可谓是“先天不足”。其次是国内没有推出车规标准,国外AEC-Q 和 AQG324等标准在国内水土不服,无法适应我国新能源车技术发展,而缺乏车规标准及验证体系,又直接导致车规产品缺乏验证机会以及产业配套环节能力薄弱。

以2020年为例,全球前五大主要芯片厂分别为英飞凌、恩智浦、瑞萨、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而在top25中,国内上榜企业仅有闻泰科技一家,且仅位列第19位。

虽然国内有大量从业公司,但是均处于第二梯队甚至第三梯队。诸如主业包含IGBT芯片的斯达半导、士兰微等;在汽车智能化领域,晶晨股份、瑞芯微、北京君正、韦尔股份、兆易创新等为头部企业;其他细分领域包括澜起科技、中科创达等,在国内或许是头部企业,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力较差。

国产车规芯片遇“危”,“机”在哪

在新能源车时代,上述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制约国产车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因为目前新能源车算力主要来自于MCU芯片,未来伴随自动驾驶广泛普及,为应对城市道路等复杂场景,自动驾驶系统需要进一步提升算力。

基于此,想要将整车行业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就要实现MCU向SoC过渡。因为单一功能的单一芯片只能提供简单的逻辑计算,无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新的EE架构推动汽车芯片从单一芯片级芯片MCU向系统级芯片SoC过渡。

在此背景下,相较于车载MCU的平稳增长,SoC市场显著放量,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全球车规级SoC市场或将从2019年的10亿美元达到2026年的1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5%,远超同期汽车半导体整体增速。

以座舱为例,数字座舱渗透率不断提升,车内数量不断增加,屏幕尺寸不断增大,智能座舱快速普及,一芯多屏逐渐成为主流,也带动智能座舱SoC芯片的快速放量。

SoC应用在智能汽车上主要有智能座舱以及自动驾驶两方面,相比于自动驾驶SoC,座舱域SoC由于要求相对较低,成为SoC落地智能汽车的先行者。高通、恩智浦、德州仪器、英特尔、联发科等各家不断更新其座舱SoC产品,在中高端数字座舱域,目前高通呈现垄断地位。而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CPU+XPU 是当前主流。

但这并非意味着车规MCU就将被历史淘汰,相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MCU芯片将稳定增长,且由于其均为成熟工艺制程,国内芯片厂足以应对其生产。因为MCU芯片是车辆ECU芯片的主芯片,也是EE架构的基本单位,每个ECU负责不同的功能。

根据需求不同,MCU芯片可分为8 位、16 位和 32 位。

其中8位MCU主要应用于车体各子系统中较低端的控制功能,包括车窗、座椅、空调、风扇、雨刷和车门控制等。

16位MCU主要应用为动力传动系统,如引擎控制、齿轮与离合器控制和电子式涡轮系统等,也适合用于底盘机构上,如悬吊系统、电子动力方向盘、电子刹车等。

32位MCU主要应用包括仪表板控制、车身控制以及部分新兴的智能性和实时性的安全功能。在目前市场的主流MCU当中,8位和32位是最大的两个阵营。这也意味着,整车智能化率越高,MCU芯片需求越大,市场容量天花板越高。

车规芯片国产化率不足,国内汽车芯片供应新机遇

根据IC Insights估计,预计全球MCU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65亿美元,达到2026年的8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17%,略低于同期汽车半导体增速。同时我国MCU发展与世界齐头并进,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到5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33%,与世界同期基本持平。

现阶段,不仅是国内市场MCU市场由海外大厂把持,全球市场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寡头竞争局面。CR7占比达到 98%,这主要是因为车规级MCU芯片下游认证周期较长,企业轻易不敢变更供应商。

就目前而言,四维图新已经通过收购杰发科技切入MCU市场,以及娱乐信息系统 IVI SoC 芯片、车载音频功率放大器 AMP芯片等,形成了导航业务、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业务、车联网业务、芯片业务、位置大数据服务业务为主的智能汽车业务。

此外,还有主要布局智能座舱、智能电控、智能驾驶、测试工具、地图服务五大领域的光庭信息,以及涉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的德赛西威等,均为智能车国产化贡献绵薄之力。

相信在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汽车智能化产业链终将迎来国产替代放量的那一天。

来源:中国电子报,贝克街探案官,全球半导体观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科技少年QAQ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