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中兴们都盯上了这个路边生意,撬动万亿市场的支点在哪里?

3172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未来,千万不要小看路边的灯杆,它除了照明之外,可能还兼具监控、广播、电子广播屏幕、5G基站、新能源充电桩、停车管理、环境监测等多元功能。

这就是在“多杆合一”理念下的智慧灯杆。

3月1日,我国智慧灯杆产业的首个国家级标准《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正式实施。

由此,我国智慧灯杆产业正式有了标准,为智慧灯杆产业构建物联网感知网络、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数字底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为官方背书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路径,智慧灯杆产业似乎正在迎来新的风口。

但,对于这样的一个概念和风口,二级市场也只是短暂的狂热一阵,便冷了下来,并不买账。

聚焦智慧灯杆板块,仅在3月1日、2日即产业标准正式实施的后两日迎来小幅上涨,随后就出现持续下跌。

此前,根据CTIA预测,2021年我国以智慧灯杆为入口的各种硬件及服务的市场规模或达到3.7万亿元,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的20%,并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大幅增长。

事实上,根据今年山东、四川、浙江、贵州等各省份出台的“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可以发现智慧灯杆赫然在列,并在未来5年内均有相关建设指示。

由此可见,智慧灯杆市场在未来5年内或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这一关键基础设施,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也将异军突起成为新的产业增长极。

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一根智慧灯杆,如何才能撬动万亿级别的市场?

1、国标当前,瓶颈犹在

5G、物联网、新基建的发展和规划,使智慧灯杆一度站上极盛风口。由于集市政照明、5G微基站、摄像监控等多种硬件于一身,担负智能照明、智慧交通、智慧停车、智慧充电等多种功能,智慧灯杆甚至被定位为“智慧城市入口”。

但事实上呢?多数智慧灯杆项目在落地时面临诸多困难阻滞,例如:多数项目处于试点示范阶段,采购量并不大;行业缺乏统一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项目盈利不高;不乏供应商有“圈地”心态,商业模式不清晰,阻碍了进一步的落地推广……

其中,行业标准化问题被业内“吐槽”最多。智慧灯杆愿景很美好,整合了智慧城市的多项功能,但同时也需要多模块甚至多行业之间协同作战,由于一直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去推动,在建设主体管理、运行维护、数据资源互通方面都遇到了实实在在的障碍。

以北上广深为首的多个智慧灯杆重点城市,已先后建立了30多个智慧灯杆相关的地方标准。但由于各地的气候环境、经济发展、地区特色等差异,导致各地的标准有较大不同,使得参与建设的企业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对于最新实施的国家标准,有业内人士认为,“有助于智慧灯杆产业进一步理顺生态问题,打破管理部门间的藩篱,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2、智慧灯杆,大有文章

智慧灯杆的建设并非只是这两年的事情,与美国的起步时间基本一致,我国在2016年也开始投入了智慧灯杆的研发与建设中。

中兴通讯是我国最早的探索者之一。

2016年,中兴通讯在深圳工业园试点了首个Blue Pillar智慧灯杆。随后,与铁塔公司合作,并在陕西落地,由此通信与灯塔的结合初见端倪。

历经一系列的探索,中兴通讯的BluePillar智慧路灯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套将为完整的功能体系——集路灯、充电桩、基站以及智慧城市信息采集于一体,也为智慧灯杆“多杆合一”理论提供可落地实践的样板结构。

时至今日,智慧灯杆所集成的功能更加全面,包括了能源业务(如充电桩)、公共安全(如监控)、多媒体功能(如电子屏)、环境监测(如监测组件)、无线通信(如5G)、智慧交通(如停车监控)以及最基础的照明(如LED灯具)等等。

在如此丰富的形态面前,不管是原来做路灯还是不做路灯的,都陷入了沉默。

这也使得智慧灯杆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三大运营商、互联网巨头、数字化集成服务商、AI安防领军企业、LED厂商等等都是这个赛道上的跨界竞争者。

其中,华为、中兴、浪潮、海康威视、阿里、腾讯、大华、商汤、旷视、联想、海尔等叫得上号的科技品牌也都有智慧灯杆相关的业务。

除了跨界的巨头品牌之外,智慧灯杆领域还活跃着一批专业能力较强的垂直玩家,如华体科技、爱克股份、太龙股份、名家汇等。

在今年的冬奥会上,核心赛区周边的智慧路灯就由华体科技负责改造升级。通过搭载接入了视频监控、路灯节能控制器、交通指示牌、交通信号灯、无线WiFi、LED信息显示屏、新能源充电桩、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装置等诸多物联网智慧设备,华体科技为此次冬奥会量身定制了2539盏“智慧树”,一杆解决了赛区周边的照明、安防、交通以及停车管理等公共服务需求。

由此,在冬奥会期间,华体科技更是收获了三连涨停板,股价从13元/股一度飙升到了约18元/股,但不久又被“打回原形”,回跌至13元/股。

看来,单纯只是讲一根智慧灯杆的故事,市场似乎并不感兴趣,也不买单。

光凭一根灯杆,不足以撬动更大的市场。

3、哪些产业环节将随之发展?

通过挂载交通信号灯、5G基站、数据采集器、安防设备、充电桩、LED信息屏等设备,智慧灯杆能够对外提供更多的服务。它并不是简单地将多种设备部署在同一根灯杆上,更是一种平台化解决方案,相互之间进行关联,起到网状的集成效果。

除了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之外,理论上智慧灯杆可承载的功能可达二三十项。那么,目前可行的有哪些?将带动哪些领域的发展?

根据智慧灯杆项目中目前的功能搭载情况来看,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智慧照明、视频监控、LED信息屏、环境监测、5G基站,其次还有公共广播、公共WLAN、充电桩、气象监测、多媒体交互等。

首先,照明是刚需,与传统路灯相比,智慧灯杆中的LED灯据称可以节省大约40%的能量。当然,不仅仅在于节能,还包括诸如自动调光之类的功能,自动调节周围区域的照明。

其次,安装在杆上的摄像机可进行实时视频监控,从而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检查交通和行人的活动情况。这类功能与智慧交通相挂钩,采用率有望进一步增加。

值得一提的还有5G基站。5G作为解决物联网数据传输高可靠、低时延场景需求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频率较高、真空损耗较多、传输距离较短、穿透能力较弱等特点,需要增加的补盲点远高于4G。而智慧灯杆作为分布广泛、密集的市政设施,具有成为物联网通信连接点的天然优势。行业调研显示,目前有些城市规划的5G基站中,约有80%规划搭载在智慧灯杆上,智慧灯杆与5G基站的结合将会继续深入。

边缘计算方案也将依托智慧灯杆找到落地载体。不论是5G+AI的智慧灯杆网关,还是边缘计算盒,将灯杆上所有传感器数据、视频数据等在边缘端融合处理,实现灯杆所在区域的自治化,进行实时响应,直接驱动前端控制器做出调整,在技术层面上做好对接未来智慧城市的准备。

还有充电桩功能。不过,受限于充电桩的技术条件,充电时间较长,因此相关应用场景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使用场景多为园区或者小区内部。这些地方空间有限,且智慧灯杆已有网络和电力线路可以适配充电桩所需线路,不必再另外进行网络布线,由此节省建设成本。

此外,智慧灯杆还可以通过提供Wi-Fi热点来帮助城市监控环境,提高公共和交通安全,升级连接性并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如智能停车和智能导航等。

4、2022年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据杆塔在线不完全统计,全国规模化的智慧灯杆项目超过700个,涉及智慧灯杆数量超过29万根,涉及金额超过270亿元。

按照建设状态来看,目前在“建设中”的数量较多,为15.8万根,占比达到54.36%;已建好的数量为9.4万根,占比32.37%;“招标中”的项目,涉及智慧灯杆数量达到3.8万根,占比13.27%。

再从几个省份的规划来看,今年还是一个“交作业”的关键年份:

《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明确加速发展“智杆”,到2022年底力争建成智慧灯杆3.4万根;《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积极推动电力塔杆、路灯杆等挂高资源开放共享和数字化改造,鼓励一体化、多功能智能塔杆建设;《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2年年底,全省新建智慧杆柱3万个以上;《浙江省加快5G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各地要推动公共场所的新建杆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统一建设,对存量杆塔分批进行改造。

根据CTIA数据,2021年我国以智慧灯杆为入口的各种硬件及服务的市场规模或为3.7万亿元,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的20%,并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呈现大幅增长。

既有规划叠加新标准指引,整体产业有望在今年迎来快速发展。有产业人士直指,智慧灯杆是新基建待发掘的下一个金矿。在新基建的背景下,5G 网络建设面临大量基站建设需求,同时智慧城市的传感器建设需求也十分迫切。智慧灯杆的建设可有效实现城市整体运营的降本增效,有利于城市管理效率提升。

并且从新基建核心的“数据”层面来看,新国标指引下的智慧灯杆产业,将有望打通智慧城市的数据孤岛问题,带动每年千亿元级别改造投资,同时节省电信、公安、交通等部门大量的重复建设费用。

文章来源: 最热点话题榜,智能相对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玩转LED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