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高股份:“行业+云“战略拥抱信创生态,为政企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6971 字丨阅读本文需 19 分钟

摘要

√ 品高股份是国内专业的云计算及行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面向轨交、政府、电信、 汽车、公安、金融、教育、军工等行业客户提供全栈企业级云和信息化服务。公司产品和服务类型包括云产品销售、云解决方案、云租赁服务和行业信息化业务。

√ 根据公司业绩快报,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13.84%。品高股份的云租赁服务大多与合作方共同提供,2018年至2020年对主要客户中国电信集团收入占本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32%、96.38%和95.39%。

√ 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持续不利影响,部分地域项目的验收工作因疫情影响而延期,造成部分收入延后至未来年度确认。公司将继续深化“行业+云”战略,增强行业客户粘性,提高市场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出品 | 零壹智库

作者 | 朱玲玥 

编审 | 李昕

目录

一、公司介绍

二、财务状况

(一)营收和净利润

(二)主营业务毛利润

(三)行业信息化业务部分细分行业客户集中

(四)科技投入及占比

三、“行业+云”的发展战略

(一)产品和技术积累为“行业+云”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二)持续优化组织架构,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实现了降本增效

1.云计算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高

2.销售费用下降

四、产品与业务

(一)云计算业务

(二)行业信息化业务

1.轨道交通行业

2.电信业务

3.汽车业务

4.其他业务

五、风险与机遇

(一)风险

1.云租赁服务业务区域及客户集中、投入资产较大导致回款较慢

2.经营活动现金流存在风险

3.经营业绩受季节因素波动较大

(二)机遇

1.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运行态势良好

2.国产软硬件生态初步形成竞争态势,进口替代成为趋势

一、公司介绍

品高股份(688227.SH)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广州,下设多家子公司和分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近900人,其中80%以上是云计算产品研发、行业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人员。公司是国内专业的云计算及行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面向轨交、政府、电信、汽车、公安、金融、教育、军工等行业客户提供从 IaaS 基础设施层、PaaS 平台层、DaaS 数据层到 SaaS 软件层的全栈企业级云和信息化服务。

经过多年的研发,公司拥有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基础产品 BingoCloudOS、BingoFuse、BingoInsight和BingoLink等,产品和服务类型包括云产品销售、云解决方案、云租赁服务和行业信息化业务。

公司于2021年12月30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826万股,每股发行价为37.09元,募资5.69亿元,其中0.81亿元投资用于信息技术创新云平台项目,1.47亿元投资用于专属信息化云服务项目。2022年3月18日,广州市品高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品高股份,688227.SH)股价为24.47元。

二、财务状况

(一)营收和净利润

品高股份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云计算业务和行业信息化业务的销售收入。根据公司年报,2018年至2020年,品高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4.02亿元、4.6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23亿元、0.36亿元、0.48亿元。根据2021年公司业绩快报,品高股份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7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55亿元。

2019年至2021年营收增长率较低,营收情况总体平稳。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下降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域项目的验收工作因新冠疫情影响而延期,造成部分收入延后至未来年度确认。

图1:2018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2021公司业绩快报、零壹智库注:2021年财务数据来自未经审计的公司业绩快报

(二)主营业务毛利润

2018年至2021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4.91%、46.71%、40.21%和42.10%,总体保持较高水平。其中,云计算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9.52%、56.04%、48.46%、50.63%,行业信息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45%、35.58%、27.10%和23.69%。

受业务结构的影响,2019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回升。2018 年受“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云平台”以及“重庆市公安局 2017警务云扩容”项目等个别系统集成类项目的影响,公司毛利率相对较低;2019年一方面系统集成类项目收入占比下降,另一方面毛利率较高的云租赁业务收入占比上升,因而2019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有所回升。

图2:2018年至2021前三季度各主营业务毛利率水平

数据来源:Wind、零壹智库

(三)行业信息化业务部分细分行业客户集中 

据公司招股书,2018年至2020年,公司电信行业信息化业务的收入为0.59亿元、0.31亿元和0.13亿元,其中中国移动及其下属公司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93.3%、93.3%和 96.8%,单一最大客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的收入占比为 29.9%、62.7%和31.5%。

图3:2018年至2020年公司电信行业信息化业务客户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零壹智库

汽车行业信息化业务的收入为0.12亿元、0.19亿元和0.09亿元,其中中国一汽及其下属公司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94.6%、78.4%和96.0%,单一最大客户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收入占比为 86.7%、62.9%和 43.4%。

图4:2018年至2020年公司汽车行业信息化业务客户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零壹智库

(四)科技投入及占比 

品高股份自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不存在研发费用资本化情况,公司研发费用主要为职工薪酬。2018年至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26亿元、0.39亿元和 0.34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5.80%、9.82%和 7.35%。公司总体研发费用率不高,研发投入相对较低。

2018年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包含全部子公司)合计总人数分别为 938 人、901 人、853人 和 848 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技术和研发人员为669人,占比77.61%。

图5: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人员结构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零壹智库

三、“行业+云”的发展战略

“行业+云”的发展战略,其具体含义是一方面利用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优势开拓新的行业,并通过深耕该行业信息化需求巩固行业地位,另一方面利用公司在原有行业信息化业务中积累的行业经验优势,推动客户上云,以形成和其他竞争对手在局部市场的竞争优势。

(一)产品和技术积累为“行业+云”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品高股份注重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投入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新业务的探索。随着云计算领域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公司云计算业务逐渐成熟,在业务探索过程中逐渐确立符合自身业务发展的战略,即聚焦于云计算领域,以“行业+云”作为双向驱动的业务模式。

据公司招股书,经过十多年的自主研发和积累,公司在云计算和行业信息化领域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并取得了 26 项发明专利和 223 项软件著作权。公司的产品体系服务于“行业+云”的发展战略,形成了“聚焦于云,覆盖于行业”的倒三角体系。最底层是云核心,涵盖了 IaaS、PaaS、DaaS、SaaS 四大核心产品;其次是专属云,诸如公安云、政务云、高校云、信息化建设云等具备属地化或行业化属性的云。因此,公司产品体系是根据行业客户经验的积累和对市场需求的分析,针对性的将相关应用形成模块或组件,融入到产品体系中。在该体系下,向上可以进行业务积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行业;向下可以持续的技术沉淀,更好的聚焦于云计算领域,提供一流的云产品。

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云计算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高。随着公司“行业+云”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及对其业务的了解,为其提供涵盖云计算、大数据和行业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行业信息化业务与云计算业务相辅相成,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持续优化组织架构,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实现了降本增效

1.云计算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高

随着公司“行业+云”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及对其业务的了解,为其提供涵盖云计算、大数据和行业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行业信息化业务与云计算业务相辅相成,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

业务结构方面,在“行业+云”发展战略实施前,公司云计算业务以云产品销售为主,随着私有云业务的发展和公司“行业+云”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云计算业务形成了云产品销售、云解决方案和云租赁服务等业务模式,特别是云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大幅提升,使得云计算业务收入快速增长。2018年至2020年,公司云计算业务收入分别为2.57亿元、2.19亿元和2.81亿元,云计算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8.10%、54.41%和 60.91%。

2.销售费用下降

2018年4月,公司正式发布“行业+云”战略,相应变革组织架构,2019年精简营销机构,逐步实现从全面铺开到重点行业聚焦的营销模式转变,销售费用相应降低。

2018年至2020年,公司客户数量与销售人员的比例分别为1.05、1.34和2.30,“行业+云”战略实施后,销售人员集中于行业客户,营销效率有所提高,销售人员业务贡献有所增加。

图6:2018年-2020年公司销售人员数量和客户数量对应关系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零壹智库

四、产品与业务

品高股份的主要产品和服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云计算业务,具体业务类型包括云产品销售、云解决方案(包括定制开发、系统集成、咨询或运维服务)和云租赁服务;另一类是行业信息化业务,具体业务类型为解决方案。

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标准化白皮书》,云计算是一种将可伸缩、弹性、共享的物理和虚拟资源池以按需自服务的方式供应和管理,并提供网络访问的模式。云计算通过网络将分散的计算、存储、软件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使信息技术能力如同水和电一样实现按需供给,具有快速弹性、可扩展、资源池化、广泛网络接入、多租户等特征,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21年1至6月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中国电信、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移动、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西藏高驰科技信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59%、8.75%、8.68%、6.40%和4.12%,合计75.53%。

(一)云计算业务

公司云计算业务以核心产品 BingoCloudOS、BingoInsight、BingoFuse 和BingoLink 为基础,在云计算生态中主要提供软件产品和服务,并根据业务实质的不同形成了云产品销售、云解决方案和云租赁业务。

表1:公司云计算业务主要产品及服务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零壹智库

BingoCloudOS适用于IaaS,主要功能是部署在客户的 IT 基础设施中,对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基础硬件设施进行虚拟化整合与智能化调度,并实现对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的自动化配置,为业务应用提供 IT基础资源;BingoFuse适用于PaaS,主要功能是为客户提供包括中间件 管理、应用发布等功能在内的管理平台,为开发和运维人员解决多端应用开发、交付、共享等问题的支撑平台;BingoInsight适用于DaaS,主要功能是面向数据汇聚、共享、交换、开放的平台,为客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环境和数据管理能力;BingoLink适用于SaaS,主要功能是为客户提供企业内的沟通平台和传统应用实现移动化的统一平台。

图7:云计算生态及公司业务

图源:公司官网

(二)行业信息化业务

行业信息化业务是指品高股份以自行开发的行业信息化系统及应用模块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信息系统和应用开发等服务,解决客户业务应用层面的需求。

行业信息化业务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IT 架构和信息系统的咨询、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的设计、详细设计、开发、测试及部署等,并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系统运维等技术服务。

1.轨道交通行业

公司凭借对轨道交通行业多年服务经验以及对该行业的建设、运营、资产管理以及资源经营过程中面临问题的了解,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贯穿其建设、运营以及资产管理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从规划设计、建设交付到运营管理的全周期信息化解决方案。

公司轨道交通行业信息化业务通常为系统集成业务,该类业务会集成第三方软硬件及服务,主要是系统软硬件和与公司核心技术相关性较低的成熟软件。

2012年,品高股份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标杆企业——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广州擎云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擎云科技这个合作平台,吸收和转化广州地铁20余年城市轨道交通业务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资源开发、资产管理以及企业职能等全业务线上形成了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提供从规划咨询、管理流程梳理、架构设计、技术选型产品的定制开发、系统集成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截止2019年,国内已有39个城市开通地铁,品高股份已与其中27个城市的轨道交通业主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案例累计200个。

2.电信业务

公司自设立开始便为电信行业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深耕,业务范围包括企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业务运营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等,客户覆盖广东、四川、贵州、河南、江西、西藏、福建等多个省份。

中国移动是品高股份前两大直接客户之一。2018年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对中国移动的行业信息化业务规模呈现波动态势,收入分别为0.59亿元、0.38亿元、0.16亿元和0.02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3.28%、9.49%、3.37%和2.59%。

3.汽车业务

汽车行业也是公司最早涉足的行业之一,公司坚持以业务需求、管理提升为导向,在平台建立方面坚持业务和技术规范先行,经过多年业务和技术积累,已建立一套适应汽车行业管理要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结合不断更新的 IT 前沿技术不断完善。

公司汽车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主要是在汽车行业整车产品研发过程中产品验证领域,为汽车研发验证提供从零件研发规划、研发图纸设计、产品国产化、样车试制、整车及零部件试验、技术更改全过程的信息化支撑,并根据法规要求提供质量数据管理和支撑服务。

公司近年来与中国一汽、广汽研究院、长城汽车、北汽集团等多个知名客户合作,结合企业管理现状,协调信息化过程业务梳理,解决管理难点完成需求,并结合业务领域特点和业务领域经验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4.其他业务

除上述行业外,公司还保持着对其它行业应用的尝试,主要目的也是适当拓宽视野和发现新的行业机会,例如广州真功夫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国药控股广东物流有限公司、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等,上述业务主要是软件定制开发。

五、风险与机遇

(一)风险

1.云租赁服务业务区域及客户集中、投入资产较大导致回款较慢

2018-2021年上半年,品高股份云租赁服务业务对毛利额的贡献逐年提升,2020年超过30%。品高股份云租赁服务业务的终端用户主要为珠三角尤其是广州的政企单位,因而2018年至2020年华南地区的云租赁服务收入占比高,分别为 99.50%、99.52%和 99.87%。公司云租赁服务大多与合作方(主要是电信运营商,系公司的直接客户)共同提供,公司云租赁服务业务存在区域及客户集中的风险。

公司云租赁服务业务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模式为:公司与合作方签署合同,搭建云平台并提供技术服务,合作方提供机房和网络等并与终端客户签署合同,向终端客户提供云服务。因此,公司需先行投入服务器、交换机等固定资产。大额长期资产投入导致公司需通过借贷等方式筹集经营所需资金。

公司云租赁服务业务的主要客户中国电信集团下属广州电信是2018年至2020年应收账款余额第一大客户。近两年受广州电信内部制度改革的影响,云租赁业务应收账款回款时间有所延长。公司云租赁服务业务存在回款较慢的风险。

2.经营活动现金流存在风险 

2018年至202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093亿元、-0.062亿元、0.48亿元和-0.25万元,与净利润的差异分别为-0.11亿元、-0.41亿元、-0.019亿元和-0.11亿元,主要原因是公司采用后结算方式的云租赁服务收入增加,轨交行业客户结算期间较长且业务持续增长,2019 年还受到个别客户因其内部原因迟延付款的影响。未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张,如果销售回款与资金支出的时期存在不一致,可能导致经营现金流大幅波动,公司在营运资金周转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压力。

图8: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及公司净利润(亿元)

数据来源:Wind、零壹智库

3.经营业绩受季节因素波动较大

2018年至2020年,受客户结构等因素影响,品高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季节性特征,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大,分别为 74.08%、60.06%和66.32%。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通常该类客户在上年年底或次年年初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预算和采购,项目验收一般在第四季度,因此公司收入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同时,公司管理和销售人员工资、研发费用、折旧摊销等期间费用的发生则相对较为均衡,导致公司存在前三季度亏损或盈利较低、盈利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的情形。公司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

(二)机遇

1.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运行态势良好

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近年来,我国软件行业市场总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1 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 202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5.5%。2021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1875亿元,同比增长7.6%,两年复合增长率为7.7%;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0.1个百分点达9.2%。2021年,我国软件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809万人,同比增长7.4%。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5.0%,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0.8%。

2.国产软硬件生态初步形成竞争态势,进口替代成为趋势

计算技术领域自主安全的发展,芯片和基础软件至关重要,国产芯片技术的不断提升和逐渐成熟,为适配国产操作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目前,在中科院、CEC、地方国资以及华为的支持下,国内已经有许多具备生产能力的芯片厂商,包括龙芯、飞腾、鲲鹏和兆芯等,其基础架构也几乎涵盖了从MIPS、ARM 到 x86 和 Alpha 所有世界通行版本,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演进的土壤。

一方面,由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带来的产品实力的提升和本土优势,中国服务器市场主要由国产品牌主导且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同时,鲲鹏和海光等国产芯片生态已开始对英特尔生态形成竞争;另一方面,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事件的影响,凸显了 IT 产业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未来,随着自主可控安全的信息产品在重要领域的应用,国产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End.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零壹财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