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仅售1300余辆 樊京涛如何实现极狐4万辆年度目标?

2172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文|王婷妍

极狐销量的不振为再次北汽新能源转型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图/官网

自去年4月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惊艳亮相后,其交付情况始终牵动人心。

近日,有投资者再就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何时交付向北汽蓝谷提出质疑,但一如既往地没有得到正面回应。

据了解,极狐系北汽2016年重磅推出由华为及麦格纳背书且定位于高端的新能源品牌,并于2018年独立成为高端电动车品牌,对于北汽这一倾心之作消费者及业内可谓期待满满,彼时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极狐将独挑北汽高端新能源的大梁。

但此后极狐表现却令众人大失所望,不仅销量与销售目标相差甚远,就连与华为联合推出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终端交付也一拖再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极狐销量仅500辆左右,远远落后于极氪、新势力等一众新能源品牌,作为较早发力中高端的新能源品牌,极狐缘何落得如今“落魄”景象?

【华为“噱头”未起波澜】

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北汽蓝谷提问表示“阿尔法S全新HI版的交付为何一再推迟?1月份,华为汽车CEO王军和公司董事长刘宇就声称在冲刺交付,现在都快4月了,还没有交付的信心,请问,阿尔法S全新HI版到底什么时候交付,现在的订单状态如何?什么时候进华为渠道销售?请不要再拖了。”

对此,北汽蓝谷回复称,“HI版车型相关工作目前在按既定节奏进行中,具体情况将在合适的时间对外公布。”

据了解,阿尔法S HI版车型为极狐与华为共同开发的首款搭载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于去年4月正式亮相,并开启预售,定价为38.89万元至42.99万元,显然阿尔法S HI版为高端车型,但时至今日已近一年之久,该车型却仍未交付。

实际上,阿尔法S HI版曾被外界看作极狐的“救命稻草”,据了解,早在2016年时极狐就在麦格纳的背书下含着“金汤匙”出生了,并于2018年成立独立高端电动车品牌,可以说极狐这一入局中高端新能源的时机已远超大部分车企,东风岚图、广汽埃安、长城沙龙、上汽飞凡等同样定位中高端新能源的品牌其时机要远远落后于极狐。

但极狐此后表现却令众人大失所望,2016年至2019年3年间未推出一款车型,直到2020年10月极狐首款量产车型阿尔法T才姗姗来迟,但今时不同往日,小鹏、蔚来等新势力的技术及知名度已日渐成熟,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早已群雄争霸。

“出师不利”的阿尔法T未能在新能源甚至中高端新能源领域激起水花,从2020年10月推出至2020年12月近3个月之久的时间里,阿尔法T累计销量仅为683台,月销量不足300台,而此后极狐第二款量产车型阿尔法S也同样未能达成极狐冲击高端的宏愿。

直到阿尔法S HI版的正式亮相,极狐才算是在中高端新能源领域有了一点水花,但随着三番几次的延迟交付时间,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车型已实现交付,这意味着阿尔法S HI版也失去了华为这一特殊背书对其市场竞争力的加持优势。

对此,香颂资本沈萌表示 “不断延期充分暴露北汽新能源在技术与工程方面的短板,也对其高端定位进一步破碎。”

【北汽新能源的没落】

事实上,极狐高端定位的进一步破碎也是北汽新能源转型之路的进一步破碎。

据了解,北汽作为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之一的车企,彼时在新能源可谓“风生水起”,2020年以前曾连续7年蝉联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更是在2017年坐上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

但北汽的“崛起”是在特殊时期建立起来的,2013年各地政府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对新能源车进行补贴,北汽瞅准时机进入新能源领域,在补贴之下北汽新能源大多处于10万元以下,而另一方面在“油改电”的响应下,多数网约车、出租车及共享租车改换新能源车,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北汽新能源实现了“躺着赚钱”。

据悉,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量中有70%为对公运营,也就是说大多数为出行公司购买,可见北汽新能源对B端的依赖程度。

俗话说“停滞不前就是最大的退步”,在网约车市场日渐饱和的情况下,比亚迪、欧拉等品牌纷纷加大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北汽新能源却仍在坚持油改电,沈萌告诉氢财经“北汽新能源最早既不是靠技术、也不是靠营销,完全只是采取低质低价的暴力手段抢份额。而且这一先发优势也没有被转化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资源投入,当其他品牌陆续开始进入该市场,北汽新能源在各方面都没有特色,竞争力快速下滑。”

所以此后在补贴滑坡及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北汽新能源销量断崖式下跌,仅为2.6万辆,同比下降82.74%,即使在后疫情时代的2021年北汽新能源销量也仅26127辆,同比0.82%。

【管理层的频繁动荡】

即使销量断崖式下行,但北汽新能源却并未放弃新能源领域,反而推出了转型之作极狐,沈萌认为“推出极狐是北汽新能源力求突破廉价定位的举措,也希望改变过去纯价格暴力的销售模式,向高附加值区间转型。”很显然,北汽对极狐给予了厚望,并希望极狐能独挑北汽新能源的大梁。

自2019年起,北汽新能源的总经理也从郑刚、马仿列、何章翔换到如今的刘宇,频繁动荡的管理层将北汽新能源的焦虑显露无疑,也对极狐的向上发展造成了不确定性。

就在去年北汽集团将樊京涛从北京现代副总经理任北汽新能源任北汽新能源品牌常任副总经理职位,据了解樊京涛在北汽集团任职16年之久,善于创新营销模式、拓展融资渠道、把脉行业动态及开拓终端市场。

而樊京涛的调任被外界认为将提振肩负北汽新能源高端化转型的重任。

北汽新能源此前曾表示,北汽蓝谷正处于至关重要的变革调整期,北汽蓝谷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全力推动企业高端化转型,带领企业加速迈向智能化汽车时代。

但事与愿违,2021年极狐销量仅为4993辆,与1.2万辆的销售目标相差甚远,而2022年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曾表示,极狐2022年销售目标为4万辆,但截至目前极狐全系列销量仅为1377辆,就此来看想要完成年销售4万辆的目标似乎难度很大。

而极狐销量的不振为再次北汽新能源转型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氢财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