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盒监管制度开启试行,对汽车安全技术研发有何影响?盘点各汽车品牌的“安全员”

闭门造车 2022-04-02

汽车汽车安全汽车产业

3592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4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海关总署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共同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

《通告》表明,汽车安全沙盒监管是在后市场阶段针对车辆应用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度安全测试的机制。沙盒监管的对象是在车辆中使用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前沿技术,或实现各级别自动驾驶、远程升级等新功能新模式。也就是说,沙盒监管加强了对上市车辆所应用的前沿技术的安全监管。

根据《通告》,企业就前沿技术或新功能新模式申请进入沙盒监管,需要进入需要经过申请、评估、测试、报告、退出等五个阶段。企业测试周期一般不超过24个月。企业完成车辆深度测试,达到预期目标,自动退出沙盒监管。沙盒监管周期内,企业提出退出申请的,需提交情况说明。

《通告》还特别指出,测试周期内,企业获知与测试同类型、同批次车辆在中国市场上发生碰撞、火灾、远程控制、辅助驾驶失效等事故后,要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规定开展调查分析,并在48小时内向市场监管总局报告调查结果。

什么是沙盒监管?这个制度对于汽车安全监管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王云鹏,给您送上详解。

为啥要推进沙盒监管?

5年前,在政策与技术的双向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启了第一轮突进。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

然而,成绩与问题并存,创新与风险相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发展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汽车智能系统以及相关功能不断升级换代,一些智能网联汽车的软硬件缺陷也暴露出来,故障召回事件呈高发态势。

过去5年,我国汽车安全召回平均每1.6天发生一次。2021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2次、涉及车辆873万辆,召回数量同比增加29%。与此同时,据统计,99.9%的汽车召回和50%以上的电子电器产品召回,都是产品符合标准但使用后仍然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

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发展需要激励,但基于安全的监管必不可少。平衡好这一对关系,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沙盒监管是很值得探索的模式。

首先,沙盒监管有助于保护汽车科技创新。沙盒监管机制的测试项目不仅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也包括其中的雷达、摄像感知系统、算法、模块、识别能力等。该机制具有监管弹性,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把握科技行业最新动态,可以通过试错,给予容错空间,检验车企创新科技价值和运营模式的可行性,力争为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上路提供最大保障。

其次,沙盒监管将保障创新质量与加强监管紧密结合,实现“两不误”。沙盒监管机制可以通过建立智能网联车辆安全自我评估制度,建立运行数据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工作机制,有助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OTA大数据平台建设。让新型技术最大程度发挥效用的同时,切实消除安全风险,提升我国产品安全的整体水平。

最后,沙盒监管还应当更多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沙盒监管机制最显著的特点是弹性,测试主体并非完全契合现行监管要求,这意味着参测消费者面临较高风险。而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沙盒监管机制的核心价值之一,应成为监管部门重视的问题。

沙盒监管如何实施?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要构建协同开放的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要构建科学规范的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

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监管部门认为,在我国汽车安全领域有必要引入沙盒监管。

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沙盒监管是一种针对技术创新的柔性监管制度,为企业提供一个测试平台和测试周期,在不违反原则性准入标准和监管底线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在不完全掌握产品风险时,自愿开展进一步测试,最大限度地防范产品应用风险。

王云鹏认为,目前我国对于汽车的监管模式,主要以传统监管方式为主,难以应对汽车新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亟待引入前瞻式监管模式,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

“沙盒监管是为特定创新主体在真实市场环境下设置一个风险规模可控的‘安全空间’,允许其在其中测试创新技术或产品,由创新主体和监管者共同解决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潜在风险和制度漏洞。”王云鹏分析,沙盒监管表现出了监管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包容审慎的内涵,“沙盒监管制度强调了对创新特性的重视,突出了对创新突破传统行为的高度容忍,本质上就是为新业态创新营造宽松的环境。”

据介绍,沙盒监管制度起源于英国,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金融、汽车、能源等领域积极推进实施。它能改善监管应对风险的实时性、灵活性,防止监管过严对科技创新的抑制,较好地平衡技术创新和安全风险,积极倡导最佳安全实践,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繁荣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提供了新的监管思路。

有关部门表示,沙盒监管鼓励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已经应用在上市车辆上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入安全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标准滞后带来的监管缺失,有利于监管部门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更好地保障产品安全底线。参与试点的企业,要主动履行质量安全责任,接受监管部门的管理监督、跟踪评估和质量服务。双方共同努力,查找产品安全问题,改进产品设计、制造,降低产品安全风险。

“这是对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的一个典型体现,”王云鹏表示,在汽车安全监管领域试行沙盒监管制度,不仅顺应了新兴产业科技发展趋势,而且能够妥善应对监管在支持创新和防控风险上的冲突,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个汽车品牌的安全技术。

沃尔沃

Intellisafe:

Intellisafe是沃尔沃车辆驾驶支持与安全整体系统的总称,大系统下面又分成三个子系统

支持系统:

功能列表最长的一部分,主动式远光灯,隧道探测,盲点提示,泊车辅助,ESP,定速续航,ACC,限速提醒等等都算,很难说某些功能是沃尔沃的独门绝技,反正有几个功能是上一辆车没有的。

1、路标识别:

可以自动识别路标,并在HUB或者仪表盘中显示,从个人体验看,各种限速他都能看见并且提示你,至少对自己来讲以后不能再说,哎呀那个限速标志没看到。

这个功能用时间长了,发现国内这限速标志确实有点乱,让人搞不清楚啥时候该哪个生效。

2、后车追尾提醒RCW:

这个不是提醒你,而是通过转向灯快速闪烁提醒后车驾驶员可能发生追尾。

提醒后车的同时,前排座椅安全带会自动收紧,而且如果车辆处于静止状态还会启动脚刹,降低车被撞以后前冲的加速度。

3、疲劳驾驶提醒:

车辆时速65以上自动开启,如果行驶过程中开始画龙,会提醒驾驶员清醒清醒,该休息一下了。

预防系统

预防系统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citysafety,还有车距警示,车道辅助和防碰撞系统等。

这套系统不仅仅是通过声光电等综合方式提醒驾驶员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而且会主动采取措施包括辅助避让,自动降速,紧急刹停等等。

CitySafety功能设计是尽量晚启动,一般先警告后采取自动措施或者警告的同时采取措施。

所以尽管一直想体验这套系统的实际效果,但还没有真正遇到过。

保护系统

保护系统就是安全系统的底线,在碰撞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下所设计的保护性功能,安全气囊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车身系统也算,除此之外比较值得一提的还有

1、安全带自动收紧:

紧急制动,驶离路面(比如车辆腾空),打滑或存在碰撞风险等紧急情况下自动收紧安全带,把人体控制到合适位置,保证气囊能接住。

2、WHIPS保护系统:

发生碰撞时前排座椅靠背会向后降低,坐垫向下移动。可以想象这套系统对于钻车底追尾是有保护作用的。

3、行人保护系统:

这个传感器在前杠,如果出现撞人事故会自动触发

发动机罩后部向上升起,通过Volov On Call自动发警报

奥迪

奥迪A8的主动悬架系统

1、这套系统的每一个车轮里都有紧凑的电动机和一个微型控制臂,通过48伏电池通电,可以直接控制悬架的行程,在1/5秒内汽车可以控制悬架升至85毫米。这个装置的平均功耗仅为10——200瓦,远远低于液压系统。

2、完美抑制侧倾,这套系统会给予四个车轮不同的支撑力度,可以有效减少车辆的侧倾程度,让车辆保持高度平稳。另外更神奇的是,这套主动悬架系统会自动侦测前方路段的颠簸情况,并且能让悬架主动的去进行滤震处理。

3、主动悬架系统还具有主动的安全功能,比如当汽车以80——13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过弯时,横向力减小。通过主动悬架预测系统,就可以将车身升高50毫米,以提高过弯的可靠性。

奔驰

奔驰是有造防弹车 除去能够继续装甲的地板以外,还可以选择拥有三个灭火器的灭火系统、能够密封防止气体攻击并向车厢内泵氧的紧急新鲜空气系统辛德芬根专用防卫车厂制造2010款奔驰S600PullmanGuard的员工永远不会知道车辆的买主是谁。所有产品的唯一产品购买联系人是显贵们隶属的官方机构。除了安全之外,它的内饰配备也是相当的奢华,满足高端人士需求,包括多媒体影音系统、行政级座椅、专用小桌板等等。

宝马

我个人其实很喜欢宝马三系,宝马的安全系数很高,他也一直在研究一个主动刹车系统,还有一些主动驾驶辅助和主动安全,比如有埋点提示,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主动碰撞躲避这些功能。甚至他还能主动呼叫救援,并且上传了一个事故的情况。但是他一般都在中高端的车型上有

还有关于其它品牌安全方面的一些冷知识:

1.斯巴鲁的eyesight是唯一能基本上匹敌Citysafety的主动安全系统。

2.除沃尔沃之外,豪华品牌里只有奔驰和雷克萨斯全系标配主动刹车。但是,在国内销售的版本不同程度上减配了主动刹车性能。

3.IIHS在2012年首次引入SOB(25%偏置)时,S60是唯二拿G的车型,另一款是讴歌TL(但是讴歌同期测试的其它车型都是M)

4.在2021年的IIHS榜单中,Volvo经过测试的全部9款车型都获得了TSP+,另一个全系TSP+的是Mazda。获得TSP总数最多的是Hyundai,总计拿了5个TSP+和12个TSP,有意思的是通用只拿到了一个TSP+和一个TSP,IIHS直言这种结果对于通用这样的大集团“令人震惊”。

文章来源:光明网,南方plus客户端,证券日报,小铎新鲜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闭门造车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