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折叠之战拉开序幕,会是未来的“主流”?

硬件君 2022-04-14

手机vivo手机屏幕

4165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今天的手机市场,最缺的可能就是新鲜感。十几年前,从电容式触摸屏替代了实体键盘起,消费者和手机厂商们就已经被困在了名为“同质化”的怪圈里——方形的手机,正面一块屏几个键,背后是一个两个或者更多的镜头,手机的大致形态就被定格在这里。

虽然产品的定义早已完成,手机里集成的技术却在空前发展。当然也有新的技术早晚会像曾经的电容触摸屏一样,再度改写手机的形态——这项技术可能就是OLED。差不多就是在十年前,工程师们就开始尝试用这种多彩、柔软、薄如纸张的新工艺,来改变手机呆板的形态。

当年,他们先把OLED折弯、固定,造出了一批弯曲的屏幕。2013年,第一款曲面屏手机LG G Flex发布,香蕉造型的纵向弧形屏幕,看起来富有弹性和张力,但这种形态最终被市场淘汰;2014年,第一款曲面边框手机三星Galaxy Note Edge发布;2016年,国产第一款曲面屏手机vivo Xplay 5发布……

柔性OLED很快成为旗舰手机的标配。苹果将它用于处理屏幕排线,以获得屏幕四周黑边等宽的“强迫症”产品审美,而安卓世界则将柔性OLED用于弯折屏幕的边缘,以让大屏手机取得更圆润的触感和观感。

我们当然不满足于只让手机有一个弧形的边缘。也就在手机开始用上柔性OLED的那几年里,让OLED彻底动起来,成了工程师的新目标。

折叠的魔力

一些怀旧的网友,仍然在怀念着老式的翻盖手机。

上个月,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刚刚为老式手机定下了一个“死亡日期”:2026年3月。届时,日本自1999年推出的、为上个时代的功能手机提供的网络信息服务“i-mode”将退出历史舞台。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之前,这项服务可以让老式手机收发邮件、看新闻看图片,乃至下载老式手机游戏等。

为了纪念这个时代的终结,NTT找来了400部老式手机,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毕业典礼,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翻盖手机。

形色各异的手机,记录下这个个人消费电子的黄金时代。而今天手机形态空前统一,我们更要好奇的问题反而是:在长达二三十年的老式手机的历史中,翻盖怎么成了那个最佳、最经典的方案?

部分原因,可能是它赋予设计者体现其作者性的机会,一代设计师们面对的是可塑性更强的材料、更精密的加工工艺、电池与电路的集约化也给设计留足了空间。另一方面,让翻盖手机打动消费者的关键因素,是折叠形态本身的优势:更大的显示与操作面积,让手机的使用过程更高效。这种使用上的便利,也让日本市场的翻盖手机在智能手机浪潮中“苟活”了好些年。

在智能手机的时代,折叠屏,就是翻盖手机的精神续作,是那个每天陪伴着我们的东西的更优的方案。厂商们当然早早盯上柔性OLED的潜力,在三星推出第一款柔性屏手机概念机的2014年CES,他们的CEO也拿出了一张可以自由弯折的屏幕“Youm”。但从一块屏幕,变成一部手机,则过去了四年时间——直到2018年,三星第一部折叠屏原型机才姗姗来迟。

想必其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折叠的机械结构、屏幕的覆膜保护,以及手机本身必不可少的其它原件的设计,等等。实际上,第一代折叠屏手机,跟概念展示机也没什么区别:

直接内折的结构,手机很快就会产生折痕;

仿佛手机贴膜一样的屏幕表面工艺,甚至能让使用者产生误会,直接把屏幕撕坏;

折叠工艺没有保护好,在关键的铰链处进灰导致屏幕报废;

永远比当年旗舰机差一截的性能、电池和影像能力;

当然,还有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软件问题。

尽管为折叠概念买单的消费者,往往都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消费者对缺陷的包容是有限的。而从第一部折叠屏诞生至今,又是四年过去了,手机市场也变了天——从一个欣欣向荣的增长市场,变成了存量竞争;而随着5G的迅速推广普及、手机性能的长足进步,消费者换机的动力不足,每部手机平均的使用时间,从18-20个月增长到25-31个月,在这种时候,再给消费者一部亮点多、缺点更多的折叠屏手机,逐渐变得不合时宜。

在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看来,大多数折叠屏用户,上一部手机可能都是旗舰机,当他们换到折叠屏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确保继续享受旗舰级的产品体验,不能为了折叠,而牺牲基本的旗舰体验,比如常用的外屏、比如拍照、比如屏幕指纹、比如无线闪充。

“其实这些在直板旗舰上都是标配的东西,在折叠屏上,却一个个都是老大难。不做这些东西,产品不是不能上市,但我们心里过不去这个坎。”

折叠屏手机,是时候升级了。就在昨天,vivo发布了他们第一款折叠商务旗舰,vivo X Fold,并将其定义为“折叠屏2.0”——或许这就是让折叠屏手机,再现翻盖手机的辉煌的历史转折。

四年磨一剑

本文开篇我们提到,vivo是第一个造出柔性曲面屏手机的国产厂商。但同样源于柔性OLED的创新,vivo的折叠屏手机,却是今天主要手机品牌中最晚到来的那个。

这种矛盾从何而来?

答案很可能正是折叠屏的复杂性——在vivo X Fold正式发布亮相之前,黄韬曾经发了一条微博,说早在四年前,vivo就开始了对折叠屏手机的研发工作,前后推敲过几十版方案。

但就像早期折叠屏手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它绝对谈不上是一种“对得起消费者”的优质产品,因此,vivo就选择了另一种路线:慢慢造、给用户最好的折叠手机体验。

问题是有答案的,但是需要时间。事实上,让vivo走得慢的,并不是源于技术的落后,而是力图在一部折叠屏手机里,一次性解决先前问题的苛刻要求。公开资料也表明,在过去的四年中vivo申请过上百项折叠手机专利,今天,这些技术预研组成的阶段性成果,就是这部vivo X Fold。

它的确解决了曾经困扰消费者、阻碍折叠屏手机普及的一些关键问题。

比如最重要的问题:折痕。今天厂商们已经形成了一些阶段性的共识,比如内折+水滴型铰链,就是目前折叠屏手机最实用的方案。水滴型铰链可以让屏幕的折叠半径不那么小,因此不会产生影响画面显示的深折痕。但它也不够完美,比如它产生一条中央凹陷、两边凸起鼓包的横截面是M型的屏幕起伏——当然,比起直接弯折,这种起伏要轻很多,但在黑屏或者屏幕反光时,存在感仍然很强。

水滴型折痕的屏幕起伏示意图

为了解决这个M型的折痕, vivo X Fold启用了一系列先进航空级材料:钛合金、锆合金(液态金属)、碳纤维板、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外壳的18Ni250等,打造了由一系列复杂的龙骨、浮动中板与抓夹结构组成的铰链——航天级浮翼式铰链。它能在打开屏幕时平整托起屏幕、在折叠时实现全行业最小的水平折叠水滴,控制整机厚度。与其配合的,是内屏的UTG玻璃盖板,相比传统的高聚物面板,进一步减小折痕。

这是vivo X Fold最重要的创新,它让折叠屏手机这块来之不易的屏折痕更浅、寿命更久——根据德国莱茵的测试认证,vivo X Fold可以在经历30万次弯折测试后依旧可用,如果按照每天开合100次计算,也可以使用8.2年,远远超过今天平均2年左右的手机更换周期。而根据财联社此前的爆料,仅仅这一条铰链,其成本就超过1200元,由苹果供应链厂商生产组装。

另一项困扰折叠屏手机用户的常见问题,则是内外屏的偏差。内折形态的手机,还需要一块与普通手机无异的外屏,但在严苛的厚度控制之下,内外屏之间往往要有所取舍——在早先的折叠屏手机中,就因为屏幕的差异,经常会在使用中产生割裂感,小屏与大屏更像是在用两台完全不同的设备:颜色不一样,刷新率不一样,软件体验不一样。

大屏很重要,往往会采用更好的屏幕,但小外屏的使用率,其实可能更高。vivo X Fold提出的方案也很简单:内外双120Hz旗舰屏,并通过精细的选型与调校,实现两块屏幕的显示一致性。

而为了内外屏体验的一致性,vivo还为X Fold再做了一次“行业第一”,首次实现内外双屏均配备3D超声指纹识别,在内外屏上,都能用指纹解锁手机、安全支付。

在性能上,vivo X Fold也达到了全面旗舰水准。作为手机厂商的拳头产品,折叠屏手机更面向要求苛刻的高端用户,因此折叠屏手机也理应拥有全面强大的性能,但在折叠屏的复杂结构中,为主板、散热系统、影像模组和大电池寻找空间,成了工程学上的难题。vivo X Fold,成了少有的不让用户纠结的折叠屏,骁龙8 Gen1、闪充大电池、旗舰主摄、潜望式长焦,甚至独立Hi-Fi芯片,在vivo X Fold中都没有缺席,相对于年度旗舰,消费者不再需要为了折叠屏而牺牲其它体验。

在一系列的工程与设计创新下,vivo X Fold成了折叠屏走进2.0时代的关键转折点。它真正解决了曾经的产品矛盾,是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折叠屏,也让折叠手机有了挑战大众市场的底气。接下来,就看市场能否接受这个概念了。

差异化竞争

不仅仅是自身的爆发式增长,折叠屏手机还承担着国产手机厂商们在高端市场与苹果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期望。

目前苹果尚看不到涉足折叠屏的动向。但一个问题是,折叠屏手机的市场规模相对整个手机市场来说,还不够大。

仅从中国市场来看,李怀斌告诉记者,按国内手机市场一年3亿的出货量规模考虑,4000元以上价位的高端手机市场,大概约占到25-30%的比例。而在高端手机市场中,大概只有5%是折叠屏手机,“渗透率还是偏低”。

事实上,不仅仅是折叠屏手机,随着华为逐渐退出高端机市场,国产手机厂商们纷纷希望能抢占这一利润更高的市场,并与苹果一较高下。《华夏时报》记者看到,在苹果去年9月发布iPhone13系列前,荣耀、小米、vivo等手机厂商相继发布了自己的旗舰新机,价格纷纷瞄准5000元价位区间。

但高端市场并不容易占领。有业内人士跟记者交流时表示,据他了解,华为逐渐淡出高端智能机市场后,它的高端手机用户约有一半去了苹果。OPPO、vivo、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机领域整体都有增长,但幅度不大。李怀斌则告诉记者,国产手机厂商发布的4000元以上价位的手机中,单一机型销量超过100万台的还没有。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单价超400美元的高端机市场中,苹果市占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至60%,位列四五六名的小米、OPPO、vivo,市占率分别只有5%、4%和3%。

在这份榜单中,三星以17%的份额占比位列高端机第二,但市场份额相比上年减少了3个百分点。华为依旧位列第三,但市场份额占比由上一年的13%降至6%。

看起来,国产手机厂商们的相对优势,还是在更易于冲量的中低端手机领域。在高端市场想要与苹果抗衡,它们还需加把油。

会是未来的“主流”?

虽然折叠屏手机正在加速进入公众视野,且近年来随着产业链的成熟,成本有所下降,折叠屏手机不再是价格高达1-2万元的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是用七八千就能买到的产品。然而,围绕实用性、产品良率等,折叠屏手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铰链为例,其设计需要考虑折叠屏相关的连接、走线、散热等上百个精密元件。生产工艺和组装难度大,价值量高,涉及MIM(金属注射成型)、液态金属等多种工艺。这类工艺不仅需要厂商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也面临成熟度方面的问题。然而,为赢得“首发”市场,不少手机厂商此前选择将产品匆忙打磨上市,后续或将面临诸多质量问题。

此外,缺乏使用场景也是折叠屏手机的痛点之一。有机构表示,不少商务人士将折叠屏手机作为“面子”产品,但实际到手后更多地将其作为平板使用,厂商围绕手机“折叠”的特性打造的相应功能并未受到重视。

对此,vivo等厂商已经开始探索“折叠”手机软、硬件层面的更多可玩性,比如vivo X Fold采用60-120度的可悬停铰链设计,相当于在闭合与展开两种形态之间,增设更多形态带来的更多可能性。具体来看,手机加入了琥珀扫描、分角色录音、L型悬停视频通话等软件,也与微信达成深度合作,首批支持了通讯工具的平板模式登录。

不过,群智咨询预计,2022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规模约达1440万部;Counterpoint Research给出的预计数据则达到1830万台。荣耀CEO赵明更直接预测,折叠屏手机必然会成为一个新的增长领域,今后有望取代普通手机成为主流用机,手机厂商应该为此投资。

小结

一个“折叠”的未来,即将大幕拉开。

作为消费者而言,我们更期待折叠屏能像翻盖手机一样,在技术快速迭代与漫长历史周期的矛盾里,甚至在未来手机都要被替代时,也会去怀念这个一代工程师们创造出的奇迹。

来源:钱德虎,华夏时报,南方plus客户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硬件君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