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决定碳中和!我国有望跑出新材料化工世界巨头

化工材料一家人 2022-04-28

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技术

3227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全球许多国家和企业都将低碳发展提 上议程,纷纷提出碳排放目标和气候倡 议,但全球碳减排仍然进展缓慢。联合国 环境规划署《2021年排放差距报告》指 出:“目前已宣布的减排承诺对全球温室 气体排放影响有限,预计2030年排放量 仅下降7.5%,要实现《巴黎协定》中2℃温 控目标需要减排30%,1.5℃则需要减排 55%。

德勤中国石油、天然气及化学品行业领 导合伙人萧耀熙表示:“作为资源和能 源密集型行业,石化行业碳排放量在工 业领域居于前列。石化行业的二氧化碳 排放主要来自其产品生命周期中化石燃 料的使用,以及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产 生的工艺排放。”数据统计3显示,全 球化学品和石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占总 排放量的 5.8%,其中3.6% 来自能源使 用,2.2% 来自工业过程。

低碳发展将对石化行业产生长远影响, 政策推动、消费偏好变化、新技术应用将 推动石化企业开发新的可持续产品和商 业模式。比如未来可能有更多国家限制 使用高碳排放强度的塑料制品,此时生 产商将提高塑料制品中再生塑料的比例, 循环经济理念将渗透到产品生产过程, 以此为契机将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面对“双碳”目标要求,众多石化企业提 出了碳减排目标并付诸实践,例如,中国 石化宣布以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力争 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于2021年7月启动 了中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建设,为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纯碱、氟、磷、硅等上游化工原料将率先受益

在国家“双碳”战略大方向的指引下,出于资源保护和能耗管控的要求,部分化工材料供给将出现约束,同时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又将显著拉动其需求,相关化工细分行业将迎来历史性的黄金发展期。另外,化工行业传统领域极具实力的龙头白马,在供给约束下将依托自身资本和资源优势,全面进入空间足够大、前景足够好的新能源赛道。我们认为,在“碳中和”大战略和新能源加持下,化工行业将迎来全面的价值重估。未来化工行业的行情将紧紧围绕“碳中和”、“新能源”和“重估”三个关键词展开。

我们认为,因“碳中和”以及资源安全问题受限的,同时又显著受益于新能源需求拉动的纯碱、氟、磷、硅等上游化工原料将迎来历史性的变革。纯碱:光伏玻璃投产逐步兑现,纯碱华丽转身为“光伏碱”。在纯碱行业供给呈收缩趋势的情况下,光伏玻璃需求却将高确定性的持续增长,我们通过测算,认为2022年纯碱行业或存在一定的供给缺口。氟:新兴产业创造新的需求增长极,萤石供给将现缺口。萤石作为稀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正逐渐加大保护力度,同时随着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将改变萤石行业过去一贯的发展逻辑,新能源、新材料未来将取代制冷剂成为萤石最主要的下游应用,据我们测算萤石需求未来缺口较大。磷: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将重塑行业发展逻辑。磷矿石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以及下游“双高”特点,扩产严重受限。而磷酸铁锂当前作为锂电正极最主流的产品对磷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硅:双碳背景下工业硅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光伏景气有望拉动工业硅刚性需求增长。工业硅需求将随着光伏产业蓬勃发展以及有机硅渗透率提升而快速增长,在需求增量可观情况下,我们预期未来工业硅行业开工率或将提升,供给偏紧态势有望边际改善,行业或将保持较长期景气。

新材料决定碳中和进展

从目前全球能源的消耗现状来看,煤炭、石油、天然气仍占比近80%,“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应该叫做‘资源’更为恰当。”当前,能源消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已威胁到地球生态文明,实现碳中和以及碳达峰的目标更加迫切。

事实上,碳中和新兴产业发展潜力极其巨大,据统计,到2050年碳中和产业领域可产生1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撬动70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成会明说,深圳可以大力推动碳中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培育和带动与碳中和相关的战略新兴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如太阳能与太阳电池、氢能与燃料电池、新一代储能技术、新能源交通工具、智慧能源网、新能源装备制造等。

中科院院士成会明指出,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而材料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能源革命的大环境下,各国都将新材料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积极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如何创新颠覆性碳中和技术,实现技术转移转化,对实现系统性、变革性的能源革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材料如何发挥关键作用?成会明表示,推动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氢能等清洁能源技术进步,都离不开新材料。比如太阳能光催化材料是能量转换材料领域的重要前沿方向之一,基于光催化可实现水分解来制取氢气等清洁能源;还有风力发电所需要的关键材料,叶片需要用到碳纤维和高分子符合材料,转轴器需要用高强耐磨钢,发电机需要使用永磁材料,机舱壳、电缆和偏航系统需要使用强韧钢材和轻质玻璃钢等。此外,氢能的储存带给新材料研发很大挑战,储氢方法包括固态储氢、液态储氢和气态储氢,储氢材料尚存在四大难题,包括热力学过于稳定,放氢温度过高;吸/放氢动力学能性能缓慢等。针对这些难题,需要采取催化改性、多相复合和纳米化等材料研发工作来实现。

国际化工巨头新材料布局

相比较欧美,中国化工产业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很多化工企业的发展,都会借鉴国际化工巨头的发展经验。并且,国际化工巨头在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也成为全球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两者相辅相成。

正是由于全球化工巨头的非核心业务剥离,也为中国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如光伏面板行业的封胶膜、新材料等,以及光学镜头领域的COC产品等。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未来中国将会逐渐衍生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化工企业。

巴斯夫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化工企业,战略定位及转型始终是行业的标杆。据了解,未来巴斯夫的战略发展重点,将会主要集中在涂料、催化剂领域,这些领域也将充分体现巴斯夫在精细化学品的优势。另外,对于新材料业务,巴斯夫未来的战略定位,将会主要集中在高端特种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基础泡沫材料、聚氨酯材料及异氰酸酯材料领域,仍将维持巴斯夫自身核心业务长远期发展。

亨斯迈是全球精细化学品重要制造商,是全球聚氨酯类产品重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类型有化学品、塑料、汽车、航空、鞋类、油漆与涂料、建筑、技术、农业、保健、纺织、洗涤剂、个人护理、家具、器具与包装等。未来亨斯迈的发展重点,依旧集中在聚氨酯、功能性产品及新材料领域,其中新材料产品有环氧树脂、丙烯酸及树脂、聚氨酯基聚合物产品等。

美国杜邦公司是一家以科研为基础的全球性企业,提供能提高人类在食物与营养,保健,服装,家居及建筑,电子和交通等生活领域的品质的科学解决之道。未来杜邦的发展战略方向,主要集中在光伏与先进材料生产,如导电浆料、背板材料等,在电子及成像领域,未来杜邦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芯片封装、电路板、电子和工业表面处理、显示及柔板印刷等领域。

科思创是全球领先的优质聚合物供应商,在3D打印材料、粘合剂、涂料、薄膜、复合材料、弹性体、聚氨酯聚合材料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是聚碳酸酯的发明企业。未来,科思创的主要围绕目前核心业务开展,主要是聚氨酯、聚碳酸酯、涂料、粘合剂和特种材料领域,其中涂料、粘合剂领域和密封材料领域,是科思创重要的全球战略发展方向。

赢创工业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工企业,主要产品在碳黑、橡胶硅烷偶联剂、氨基酸、聚氨酯泡沫添加剂、涂料聚酯树脂、色浆、着色系统、高性能聚合物以及聚合物生产所需的引发剂等产品领域,在全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对于未来,赢创将会在未来三大领域重点发力,包括智能材料、高纯特种添加剂和功能性材料。其中智能材料领域,如无机材料(如二氧化硅、硅烷、过氧化物和特种催化剂),高性能聚合物(如聚酰胺 12,聚酰亚胺,特种聚丁二烯和聚酯),以及基于上述聚合物的化合物、复合材料和薄膜等。在高纯特种添加剂领域,如涂料添加剂、舒适与保温材料、交联剂、界面与功能化学品、油品添加剂等。在功能材料材料领域,如ITDA、碳酸氧钾、超级吸水剂,羰基化学,储热解决方案等领域。

三菱化学公司是一家全球综合性公司,是由三菱化成公司和三菱油化组建而成,主要设计的化工领域有功能材料和塑料产品(包括信息及电子产品、专业化学制品、制药)。石油化工方面如碳及农业产品。对于未来来说,三菱化学重点将会在核心业务领域发展,其中主要是功能性材料产品,如通用树脂、工程塑料树脂、弹性体、碳纤维增强塑料、高功能化学品、硬化树脂、反催化剂、添加剂、改性剂、涂层材料等领域。

全球化工产业的发展重点,将会更多侧重多元化产品经营及并购,全球化工巨头将会在未来实现多元化混合并购,主要围绕其战略发展方向展开,这也会驱动化工巨头的战略方向快速发展,以及快速形成产业集中度。所以,对于中国化工企业来说,依托全球化工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借助化工巨头的战略发展趋势,也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的快速聚集及全球化战略的发展。

文章来源:金融界,化工平头哥,读创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化工材料一家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