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面临“内忧外患”,发力新领域和均衡产业链配置才能“解除”患难

6406 字丨阅读本文需 15 分钟

半导体局部“砍单风暴”正式开启,由于需求疲软,面板驱动IC、消费电子芯片等同时打响第一枪,供过于求的危机之下,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Q3或将下滑。

先说消费电子芯片。

天风国际知名分析师郭明錤22日指出,最新调查显示,由于消费者信心下降、通胀恶化,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正在逐渐消失,而非延迟。

市场需求难振下,供应链“凛冬已至”。

首先,终端手机品牌已相继下调出货量。3月31日至今,国内主要安卓手机品牌厂商再度砍单,数量约1亿部;同时三星也将2022年出货目标下调10%,至2.75亿部。

值得一提的是,日经亚洲也曾在18日报道,中国三大手机品牌厂小米、OPPO、vivo已通知供应商,未来几个季度将砍单约二成。

其次,5G芯片中,两大龙头联发科和高通均已削减下半年的5G芯片订单,后者更在酝酿降价以清库存。

联发科中低阶产品Q4订单下调幅度达30%-35%;高通则将高阶Snapdragon 8系列订单下调约10%–15%。目前高通SM8475与SM8550出货预估不变,但SM8550出货后,既有的8系列(SM8450、SM8475)将降价30%-40%,以利清库存。

郭明錤认为,5G芯片前置时间长于一般零部件,因此从两家龙头砍单情况来看,甚至2023年Q1需求都难以改善。

此外,镜头与CMOS图像传感器出货量也受到影响。郭明錤指出,中国安卓手机的前五大CIS供应商库存已超过5.5亿颗。同时其预计,今年Q3,中国安卓品牌手机的CMOS镜头模组与镜头出货量同比将减少20%-30%。

总体来说,5G芯片与相机相关均为手机关键零部件,而国内安卓手机品牌的这两项关键零部件出货趋势一致,今年消费电子或“旺季不旺”。其中,由于ASP将随之下滑,叠加先进制程涨价进一步积压利润,因此5G芯片砍单影响将高于相机零部件。

再说面板驱动IC。

据台湾经济日报今日报道,由于报价跌跌不休,已有面板驱动IC厂大砍晶圆代工投片量,幅度高达20%-30%。有厂商私下透露,现在大环境不好,“该砍(单)的还是要砍”,为了管控库存,“后面订单不要下那么多”。

在疫情之前,驱动IC晶圆代工价格最低,晶圆代工厂生产意愿低,因此驱动IC沦为“填补产能空缺”的选项。但疫情下笔电、电视等需求大增,驱动IC瞬间陷入供不应求,价格更是随之节节攀升。有业内人士指出,从一线到三线厂商都争先搭上涨价列车,甚至引发晶圆代工重复下单问题。

一家相关厂商坦言,此前供不应求时,订单出货比(B/B值)约为1.7-1.8,但如今需求已不复从前,只得被迫砍掉部分对晶圆代工厂订单,现阶段B/B值还维持在1.15-1.2左右;而若未砍单,则B/B值早将小于1。

还有驱动IC厂商表示,客户订单没有取消,但确实存在延迟拉货的情况,因此目前尚未对晶圆代工厂砍单;另一家公司则表示,对晶圆厂订单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

消费电子芯片与面板驱动芯片双双砍单,最“受伤”的,或许莫过于晶圆代工厂商。

从年初起,市场便以出现“明年晶圆代工供过于求”的担忧之声。

而近日券商摩根士丹利提出警告,除台积电之外,所有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都将在Q3开始下滑,客户可能违反长期协议、削减晶圆订单,还出现晶片库存被注销的状况——换言之,客户或将出现“砍单潮”。

分析师表示,台积电之所以能躲过此次危机,原因在于其2nm、3nm等先进制程发展稳定,且车用半导体与HPC营收占比已达45%,足以环节消费电子需求大幅下滑的冲击。

消费电子公司切入汽车电子、VR等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点

近年,随着5G技术、电池、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从电动化迈入智能化。预计2019-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2%。

今年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43.1、33.4、48.4万辆、29.9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41%、204%、114%、45%,机构预测全年销量有望突破550万辆。1-4月累计完成销量154.8万辆,还剩下395.2万辆,剩下8个月月均49.4万辆,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从市场规模来看,汽车及汽车产业链的市场规模高达10万亿,是手机市场的10倍。

而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也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从2017年的1456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899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26%。预计到2022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21399亿元。

目前L1/L2级智能汽车的新车渗透率约为45%,相当于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渗透水平,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达80%,提升空间较大。

智能汽车作为未来智能生活的重要场景,是核心消费电子企业实现闭环的重要一环。

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中,只有8家中国企业,随着中国供应链崛起,汽车零部件业务足以产生20个以上千亿市值公司。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达4.9万亿元,202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达5.2万亿元。

特斯拉通过垂直整合将造车难度降低,使得跨界造车变得更加简单。而国内消费电子领军公司早已开始将业务延伸至汽车电子。

立讯精密已成为日产、英菲尼迪、蔚来、众泰等的供应商;欣旺达2021年8月发布200亿元动力电池扩产计划,拟于南昌建设生产基地。长信科技车载业务占比由2020年的20%迅速提升至2021年的40%,2022年有望提升至50%,目前公司已获得多个车载项目定点,框架协议累计金额达数十亿元,同时公司还在不断增加产能。

另一方面,2021年随着Meta、英伟达、腾讯、字节等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元宇宙,在VR/AR、AI引擎等上游软硬件降本增效,以及下游内容、应用丰富度提升的共同推动之下,“元宇宙”应用场景有望逐步落地,带动VR设备放量,使得消费电子公司逐渐向VR产业链扩张。据中信证券的研报显示,随着多款VR产品的迭代,2022年行业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80%至2000万台。

根据IDC预测,VR设备将从2020年的500万台增长到2025年的2800万台。

国内的消费电子公司业务也早已向VR产业链方向扩张。歌尔股份在高端VR/AR设备整机代工领域中市占率接近80%,客户包括Meta、Sony、Pico等,受到VR/AR业务的强力驱动,歌尔股份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0%-40%。

此外,水晶光电、长信科技也在VR/AR光学组件、显示器件等产品上有所布局。其中,长信科技为Meta提供VRQuest2显示模组,同时为国内VR巨头提供VR头显模组,VR项目现每月产能峰值达到1KK/月。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公司高阶主管上周向董事会展示了即将面世的AR/VR混合实境头戴式装置,显示其研发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叠加苹果加快该设备作业软体rOS的开发,表明这款产品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首度亮相,快则在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亮相。该产品有望成为2015年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推出以来的公司下一个最重要新品。

近段时间大家普遍讨论的产业链向东南亚迁移,涉及到项目最多的就是电子产业链了,下面我们就来单独分析分析。

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全球化程度现状如何?

整体而言,目前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全球化程度较高。从终端手机成品的角 度看,中国、东南亚及南亚目前为主要生产地(其中制造端 7-8 成依赖中国生产,约 2 成 在越南和印度),但欧洲/美洲等主要消费地在销量中占比近 4 成,生产与消费存在一定错 配。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以智能手机为例,行业发展超 10 年,我们认为整个消费电子产 业链分工相对明确:其中欧美主要供应核心半导体器件及精密通讯器件;日韩主要供应面 板、存储及 CIS、MLCC 等核心零部件;中国则主要聚焦零部件供应、整机组装等领域, 前段环节仍待继续突破,中后段环节产业配套相对完善;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印度、越南 以承接消费电子零部件制造和整机组装为主,菲、马、新、印尼则各有不同侧重。从主要 产业链公司的布局来看,目前亚洲仍然是消费电子制造公司的主要聚焦区域,消费电子龙 头公司已经形成了东亚/东南亚/南亚制造+亚欧美研发+全球销售的全球化布局。

终端成品维度:亚洲为主要生产地,欧美为重要消费地,存在一定错配 目前来看,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全球化程度较高,其中中国、东南亚及南亚为主要生产 地,欧洲、美洲为重要消费地,生产与消费存在一定错配。

从下游需求来看,中国、亚太、欧美等为主要的智能手机市场。2021 年全球智 能手机销量 13.6 亿部,同比+6.2%。其中亚太其他/大中华区智能手机销量分别为 3.65/3.29 亿部,全球排名为第一/第二,占比为 27%/24%;其他地区依次为欧洲/北美/中东及非洲/ 拉丁美洲,销量分别为 2.06/1.63/1.62/1.35 亿部,占比分别为 15%/12%/12%/10%。

从上游制造来看,7-8 成依赖中国生产,但近年来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及南亚国 家亦快速崛起。2021 年中国生产智能手机 10.98 亿部,在全球占比 81%,但与 16 年 93% 的全球占比相比,呈逐年下降趋势。除中国以外,近年来东南亚越南、南亚印度等也成为 手机代工制造的重要地区,年产量均超 2 亿部。以全球 OEM 龙头富士康、ODM 龙头闻泰 为例,均以中国大陆为大本营,拓展印度、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工厂。

1、产业链维度:全球分工明确,国内零部件配套相对完善

以智能手机为例,行业发展超 10 年,产业链分工相对明确。智能手机为最具代表性 的消费电子终端产品,根据 Counterpoint/Research and Markets 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 智能机/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为 4480/8650 亿美元,智能机占消费电子行业整体比例约 51.8%。 智能手机产业链较长,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零部件如芯片、PCB、面板、被动元件、机械 件,再到下游模组/组装环节,经过十余年发展,产业链全球化分工已经相对明确。

2、分区域看:欧美日韩聚焦核心器件,中国产业配套相对完善,东南亚及南亚逐步承接零件及组装

欧美:主要供应核心半导体器件及精密通讯器件。欧美企业总体以核心半导体器件和 精密通讯器件为主,以 iPhone 供应链为例,半导体器件(如 CPU、基带芯片、Wifi/蓝牙 芯片、内存、射频芯片等)占整机成本比例超 40%,对应公司包括 CPU/GPU 领域的高通、 英伟达、AMD 等,模拟电路领域的 TI、博通,射频电路领域的 Skyworks、博通、Qorvo 等。

未来外迁可能是一种趋势吗?

对于电子产业链外迁的问题,我们认为是 5-10 年长期缓慢的过程。短期 看,从 2019 年起东盟等国家主要对中国低附加值产业呈现进口替代效应,对电子产业影 响有限,且国内相关电子厂商海外布局主要通过对东南亚等地 FDI 或出口再由当地加工后 转销实现,但全球疫情反复使国际终端品牌多地均衡配置产业链成为考量。中期看,国内 制造业有能力保障供应链应对阶段疫情冲击,且电子产业链全球化分工明确,中国相关厂 商经过近 40 年的演化,已经具备效率、成本、供应链等显著优势,中短期,外迁对于各 国来说并不经济。长期看,一方面考虑近年来的成本提升、各国关税上行事实,我们认为 消费电子部分产业链及组装环节存在外迁趋势,但迁入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具备承接能力, 预计是 5-10 年的维度;另一方面,从中国企业长期发展看,受益于工程师红利,未来国 内的消费电子产业也将主动进行结构化升级和转型,我们认为 5-10 年维度,国内企业也 将更聚焦在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将部分低附加值产业主动外迁。

短期看,东盟等国进口替代有限,疫情反复导致多地产业链均衡配置成为考量

短期看,从 2019 年开始东盟等国对部分中国产业开始呈现进口替代效应。根据美国 商务普查局数据,我们计算发现在美国货物进口金额中,中国大陆和东盟占比的变动可分 为 4 个阶段:(1)2015-2018 年尚无替代效应:中国大陆占比在 2015 年达到历史高位并 在此后 3 年内保持相对稳定,其占比月度均值维持在约 21%,同期东盟国占比基本稳定在 约 7%,此时两者尚未存在明显替代关系;(2)2019-2020 年肺炎疫情前出现替代效应: 由于 2018H2 中美贸易争端爆发,从 2019 年起中国大陆出口占比持续下降,其占比月度 均值由 21%下降至 18%,而东盟则上升至约 8.5%,导致两者占比差值由 14%收窄至 9.5%, 东盟国开始对中国大陆呈现部分进口替代效应;(3)2020 年疫情后-年底替代效应有所减 弱:由于疫情后中国大陆复工复产速度超过全球,中国出口占比重新上升至 20%+;(4) 2021 年至今替代效应持续:2021 年东盟国再次呈现对中国的替代效应,中国占比下降至 不足 18%,同期东盟占比上升至超 10%;2022 年 3 月中国和东盟占比差值收窄至 5.1%。

东盟国等对中国的进口替代效应主要体现在低附加值产业上,对电子产业影响有限。 回顾近半年中国及东南亚各国在美国进口金额中占比变化情况,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 东南亚国家主要是在低附加值产业上对中国形成进口替代,如轻工品(如 HS 分类第 61 章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第 94 章家具寝具灯具等)、农产品(如 HS 分类第 40 章橡胶及制品);相比之下,中国电子产业受东盟等国进口替代影响有限,以和电子产业 相关度较高的 HS 分类第 85 章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为例,中国占美国进口金 额比重仅下降约 2%。

国内电子相关厂商外迁部分产业链兼具多重因素考虑,主要通过对东南亚等地 FDI 或出口再由当地加工后转销实现。

(1)疫情因素:近期国内疫情扰动下,客户对产业链集 中导致的供给不确定性产生忧虑,使得国际终端公司多地均衡配置产业链成为考量;

(2) 国际贸易因素: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各地关税政策等导致大客户考虑多地产业链布局。

(3)经济性因素:用工成本、税收政策等 因素亦导致中国厂商主动在海外布局产业链。用工成本方面,IHS 数据显示 2020 年越南 制造业劳动力每小时工资为 2.99 美元,仅为中国的 46%,导致部分劳动密度要求高、技 术密度要求低的产业主动外迁,如三星/OPPO/vivo 在越南/印度/印尼等建设手机组装产能。

税收政策方面,以越南为例其在 2019-2022 年陆续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 定》(CPTPP)、《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EVFTA)、《越南与英国自由贸易协定》 (UKV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诸多关税优惠吸引国内消费电 子厂商前往布局,中国对越南 FDI 流量占存量比重呈现上升趋势。此外,分析中国对越南电子相关产品出口金额(用 HS 分类第 85 章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衡量)和越 南电子相关产品出口金额(根据越南统计局公布电话及零配件和电子零件、电脑及备件 2 项合计出口金额衡量),虽然越南电子相关产品出口金额保持较高增速,2021/2022Q2 同 比+15.6%/+4.0%,但中国对越南电子相关产品出口金额同期同比亦+14.5%/+8.6%,增速 持平甚至高于越南增速,即中国对越南出口电子产品并由越南加工后对全球进行转销,对 应过去5年中国对越南电子相关产品出口金额占越南电子相关产品出口金额比重持续提升。

中期看,预计中国制造业能在疫情下保供,且大部分环节仍不具备外迁经济性

中国制造业历史上证明过其有能力在疫情防控下保障供应链稳定。国内制造业在全球 新冠疫情爆发之始就证明过其保障供应链稳定的组织能力。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已发展近 40 年,市场空间巨大且比较优势依然存在,我们认为目 前大部分环节不具备短期外迁的经济性。根据日经 新闻,分析国际贸易中心编纂的 3800 种商品数据后发现中国在 2001 年/2019 年占出口市 场份额超过 50%的有 61/320 种,2019 年与 2018 年中美贸易冲突时相比仍在上升;且根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编制的“MGI 中国-世界经济依存度指数”结果显示,如果综合考虑 贸易、资本和技术三个方面,世界对中国经济依存指数从 2000 年的 0.4 增至 2017 年 1.2, 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在 2007 年达到最大的 0.9,到 2017 年下滑到 0.6。大部分产 业无论是回迁美欧等发达国家,还是转移至东南亚、印度,短期来说均不具备经济性。发 达国家方面,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过去几十年一直施行去工业化的政策,大力发 展互联网、金融等数字经济,短期内制造业回流存在一定难度;2020 年美国 GDP 中超过 80%来自于第三产业,仅不足 20%来自于第二产业,而中国 GDP 中仍有约 38%来自第二 产业,国内工业基础良好、工业布局完备。东南亚、印度方面,虽然其在用工成本、用地 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是目前基础设施较差、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大规模 承接产能转移仍需时日,综合成本上目前国内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长期看,关税等成本上行+国内产业结构升级,部分环节或主动外迁

考虑近年来的用工成本提升、各国关税上行事实,我们认为中长期消费电子部分产业 链及组装环节或存在外迁趋势,但迁入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具备承接能力,预计是 5-10 年的维度。从中长期角度看,考虑人力、关税等成本提升因素,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的部 分环节后续可能逐渐丧失比较优势。

从中国企业的长期发展看,受益于工程师红利,预计未来国内的消费电子产业也将主 动进行结构化升级和转型,我们认为 5-10 年维度国内企业也将更聚焦在更高附加值的产 业链环节,将部分低附加值产业主动外迁。根据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对《中国制造 2025》 进行全面解读时指出,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中国制造业仅处于中低 端制造领域的第三梯队。

中长期看,虽然中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用工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降低,但 是中国的人口素质稳步提升,我们认为受益于工程师红利,未来国内的消费电子产业也将 主动进行结构化升级和转型。2000-2019 年间,中国培养了 9673 万普通本专科生和 723 万研究生,阿里云研究中心表示中国工程师占全球工程师比重超过 25%;中国虽在高精科 技领域逊于美国,但是所培养的工程师基数远大于美国;根据全球化智库,中国每年大学 理工科的毕业生数量超过 300 万人,为美国的 5 倍。与越南相比,中国本世纪普通本专科 毕业生合计数已超过 1 亿人,高于越南 2020 年所统计总人口数 9758 万人。庞大的工程 师基数给予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链从中低端制造领域向高端制造与技术创新领域升级的动 力,并使其有意愿主动将中低端制造领域向国外转移,但我们认为这将是一个 5-10 年维 度的缓慢过程。

文章来源:元芳说投资,科创板日报,未来智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