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史上最大裁员,产业“鲶鱼效应”使命终结,新能源赛道还安好么

车评速递 2022-06-06

新能源特斯拉汽车

2392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本周,特斯拉CEO马斯克亲口承认:由于感觉经济状况不佳,公司需要裁减大约10%的员工,并且将暂停全球招聘。按照目前特斯拉全球10万员工,意味着这次将减员1万人,堪称特斯拉史上最大一次裁员。

这无疑是一个震撼弹。受此影响,截至6月3日美股收盘,特斯拉股价一举跌去了9.22%,最新市值7200亿美元。粗略计算,特斯拉一夜市值蒸发超过7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00亿元。

未雨绸缪,马斯克警告说,特斯拉一定要关注成本和现金流,未来的日子会比较艰难。

1、特斯拉史上最大裁员,1万人

一切早有端倪。

本周,马斯克专门发了一封邮件,宣布接下来特斯拉将结束居家办公政策——员工必须回公司上班,不然算离职。邮件中写道,“每周到办公室 40 小时”的标准比工厂工人还低。对于有特别贡献者,他会亲自进行审查和批准,但这种情况基本不存在。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猎头看来,马斯克此举大概率是HR部门建议的变相裁员,那些不能回来的员工如果算自动辞职,这样公司可以节省一笔离职费:“他知道以现在的情况,一定会有员工没办法回来上班,这样连赔偿也不用出了。”

很快,马斯克又追加了第二封内部邮件。除了再次强调需要在线下实体办公室到岗,还“以身作则”地谈到自己为什么长时间住在工厂。电子邮件里称,“你的级别越高,你的存在就必须越明显,这就是我住在工厂里的原因,这样生产线上的人就能看到我和他们一起工作。”

“如果我没有那样做的话,特斯拉早就破产了。”马斯克态度十分坚决。

紧接着,特斯拉史上最大裁员出炉了。用马斯克的话来说,由于感觉经济状况不佳,公司需要裁减大约10%的员工,并且将暂停全球招聘。

直接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出于艰难时刻——特斯拉正在经受着零部件短缺和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困扰。此前,不少投行分析师已经纷纷下调了特斯拉第二季度和全年交付量的预期。

而根本原因在于,马斯克对美国糟糕的经济情况十分焦虑。今年年初,马斯克发表了自己对美国经济的悲观看法。他甚至预测在今年春季或夏季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宏观经济大衰退,危机到来的时间不会晚于2023年。

2、产业“鲶鱼效应”使命终结

不得不说,特斯拉的崛起有其产品的原因,也有抢占先机的运气。以国内市场为例,当大多数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不思上进,而BBA品牌又对新能源汽车产品嗤之以鼻的时候,特斯拉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占据产品、技术以及产业链供需的领先优势,特斯拉当之无愧地扮演了市场鲶鱼的角色。

只是如今时过境迁,曾经特斯拉一家独大的优势不再。在春风得意收获市场红利之后,特斯拉也开始犯着之前那些品牌所犯的毛病。

首先,在产业链上方面,不少省市借助传统汽车向数字化、电动化转型机遇,重新打造新能源产业链。在特斯拉所在的上海之外,又形成多个优势互补的产业链集合群。这样一来,以特斯拉为龙头的区域产业链优势,不再具有唯一性。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在国内的影响力进一步弱化。

其次,在高端新能源产品上,随着蔚来、理想、小鹏、高合等造车新势力的成长,以及传统车企高端品牌阿维塔、岚图、沙龙、极狐、埃安、智己等品牌的涌现,再加上BBA品牌纷纷推出各种的高端新能源汽车。曾经比较奇缺的高端新能源市场,如今变得热闹起来。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自然就会分化特斯拉的市场销量。

不可否认,特斯拉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充分发挥了标杆与示范效应。不过曾经的优势,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作为特斯拉在全球比较重要的市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如果遭遇重创,那么其后果难以想象。所以,此时马斯克能调整策略及时止损,也是明智之举。

3、缺乏领先技术极易让对手反超

目前来看,在市场上购买这个品牌的消费者排着长队。不过在承认特斯拉吸引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正在被竞争对手赶超,双方的差距逐渐在缩小。

这里仍以国内市场为例,比如在动力电池领域,前有比亚迪后有宁德时代等企业,不管从产品上还是价格上,双双占据着核心竞争力。

而在智能化方面,随着华为、阿里、小米纷纷加入造车行业,不仅为自己提供领先的智能技术,同时又成为广大车企的供应商。这也就是说,在一些硬核技术方面,特斯拉并没有多少话语权,这将成为该企业日后一个隐患。

此外在产品上,特斯拉最大的特点就是贵得离谱。不过对标其它高端品牌,它不如BBA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品牌溢价;对标同级自主高端品牌,它既无领先技术又缺乏价格优势,这样的竞争力很难持续走高。

特斯拉在中国的热销是一种非理性消费人群造成的。而这一现象,势必随着对中国品牌充满自信的95后00后,成为车市消费者主流后,将得到翻天覆地地改变。那时,特斯拉将面对更多的成长烦恼。

4、造车新势力开始控制成本

原因有二:其一是销量不稳定,加之消费市场低迷,若后期的市场需求不如预期,对蔚来、小鹏、理想甚至是哪吒等其他造车新势力来说都是打击。二是,上游原材料不断涨价,在成本压力下,造车新势力不得不从另一方面控制成本。

小鹏汽车在3月18日宣布将上调产品价格1至2万元,生效日期为3月21日。理想汽车在3月23日宣布理想one售价调涨了11800元,生效时间为4月1日起。

据悉,2021年,蔚小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财报显示小鹏汽车2021年净亏损48.6亿元,蔚来亏损40.2亿元,理想汽车亏损3.2亿元。

2022年,三家造车新势力进行哪些策略调整重回销量增长?小鹏汽车专注于全栈研发,其每一款新车都在三电系统、自动驾驶功能上不断迭代,这也是小鹏汽车在2021年高研发投入的原因。进入2022年,不管是小鹏汽车、蔚来还是理想,都需要控制现金流,稳抓核心竞争力,将研发投入更集中于某一项核心竞争项目。

理想汽车至今的主力车型只有理想one,理想L9尚未正式发布。不同于小鹏、蔚来,理想切入智能化、增程式SUV市场,能否站稳30-40万的SUV市场,还得看新品的智能化程度是否具有竞争力。业内消息表示,理想新车理想L9的售价预计会在50万元左右,将采用全自研的旗舰级增程电动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中央域控制器,标配自动驾驶高阶传感器和计算平台,实现全场景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回顾理想one的爆发,是因为其中期增加了4个激光雷达提升产品力,但因为毫米波雷达短缺陷入销量下滑。未来新车能否延续理想one的爆发,成为销量冠军还得看理想对产业链的把控程度。

蔚来借助运营换电和NAD订阅等方式切入用户痛点,与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蔚来自研自产电机、电控、电池等三电核心部件、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智能数字网关,这同样是高研发投入,在电池日益涨价时,对蔚来都是不小的挑战。

来源:投资界,车一圈,电子发烧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车评速递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