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划推动矿区新能源建设,废弃矿区还能“挖”出多少“宝藏”?

能源盟友 2022-06-06

新能源能源新能源技术

3040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日前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中国的能源转型步伐做出重磅部署,其中不少内容与油气企业关系紧密,对从业者来说意味着开拓重点业务的新机遇。

规划从国家层面强调了油气田融合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推动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田融合发展,将成为“十四五”时期的一项开发建设重点。而在陆上油气田,利用油气矿区发展风、光电站项目,也将在能源行业加速转型的进程中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

海洋油气田+海上风电深度融合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开展省级海上风电规划制修订,同步开展规划环评,优化近海海上风电布局,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政策,积极推动近海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完善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探索集中送出和集中运维模式,积极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降本增效,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平价示范。

探索推进具有海上能源资源供给转换枢纽特征的海上能源岛建设示范,建设海洋能、储能、制氢、海水淡化等多种能源资源转换利用一体化设施。加快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重点建设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和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

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田深度融合发展示范,成为“十四五”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重点。规划要求,统筹海上风电与油气田开发,形成海上风电与油气田区域电力系统互补供电模式,逐步实现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产业融合发展。

在油气矿区推进风电开发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将积极推动风电分布式就近开发。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油气矿区及周边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分散式开发。重点推广应用低风速风电技术,合理利用荒山丘陵、沿海滩涂等土地资源,在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进中东南部风电就地就近开发。

创新风电投资建设模式和土地利用机制,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大力推进乡村风电开发。积极推进资源优质地区老旧风电机组升级改造,提升风能利用效率。

优先利用油气矿区等建设光伏电站

规划要求,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行动,在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规范有序推进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光伏新村。

积极推进“光伏+”综合利用行动,鼓励农(牧)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复合开发模式,推动光伏发电与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光伏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铁路沿线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沿线等交通领域应用,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廊道示范。

推进光伏电站开发建设,优先利用采煤沉陷区、矿山排土场等工矿废弃土地及油气矿区建设光伏电站。积极推动老旧光伏电站技改升级行动,提升发电效益。

光伏基地为何现在才建?

首先,光伏发电最突出的就是能量储存问题。作为一种“白天发电,晚上罢工”的发电方式,对储能的要求也很高。虽然我们现在可以使用新型锂电池储能,但是新型锂电池是近年来才大量投入市场使用,以前几乎是用铅酸电池进行能量储存。

铅酸电池有两大缺陷,一个就是太笨重,还有一个是储能效率低下。因此几年前若使用铅酸电池在光伏基地储能,可能成本远远超过这个产业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所以一直没有推行项目。

而现在,我们的储能手段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就算光伏发电发出了多余的电力也不用太多担心浪费的问题,这件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其次,光伏基地放在以前,维护十分困难。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我们经常看到电视里这样的场景,本来一片平静的沙漠,突然一阵狂风袭来,沙子如雪崩一般向人卷来,狂风过后堆起了一座座沙丘。

这些飞卷而来的沙或直接刮花太阳能电池板,或直接把电池板埋了,长此以往,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灰尘细沙堆积,难免会影响发电效率,要是在以前,只能靠人工维护清洗,无疑又是一笔巨大花销。

现在就不要那么麻烦,一台清洗机器人就可以搞定,科技的进一步提高为光伏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所以将塔克拉马沙漠光伏基地的建设提上日程。

路途遥远,输送困难也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在初中地理课本里就见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大工程,此次塔克拉马干沙漠光伏基地的建设,其实和我们所熟悉的那几个工程大同小异,都是把资源调到有需要的地方。

只是这次的资源产生的条件更为苛刻,难以修建那么多输送电力的线路,修建难度非常大,但是既然现在开始这个伟大的工程了,就说明我国现在的技术已经解决了这个困难。

大规模建设光伏基地还需要国家等多方面支持。“十四五”期间,国家为了推进新能源的发展,出台了不少政策支持,还特别提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光伏基地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资金、人才、资源等也就不用愁了,于是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这个沙漠光伏基地的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解决天气因素的干扰也很重要。

建设的前期对工地的考察要非常仔细,其中就包括天气等因素。塔克拉玛干被称为“死亡之海”,这里的海其实指的是沙漠,如果我们摸不准沙尘暴何时来临就贸然动工,很容易就毁于一旦,按照以前的技术可能无法预测,但就如今来看,各种探测仪器问世,自然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现在看来,随着这些问题一一被解决,现在来建设塔克拉玛干光伏基地正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说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么巨大的光伏基地如果建成,将会给中国带来多少电力?

多少电力不是理论依据就能确定的,我们只能依据已经建成的进行推测一下。··根据已建成的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达拉特光伏发电基地数据,我们可以畅想未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光伏能源的前景!

库布其沙漠达拉特光伏发电基地建设规模200万千瓦,占地面积10万亩,总投资150亿元,是国内沙漠地区最大集中连片光伏基地。年发电量可达40亿度,可有效治沙20万亩,一期装有178万块光伏板,累计固沙面积达到5万亩。2期也已经稳步推进中。

按这样的话,如果塔克拉玛干基地建设成库布齐沙漠这种光伏发电站的话,一个塔克拉玛干相当于4950个达拉特光伏发电站,发电功率可达99亿千瓦,也就是9900吉瓦。2020年,我国各类发电总装机量才22亿千瓦。这样看来,如果塔克拉玛干光伏基地建成,约可承包5个中国全社会的用电量

这个光伏基地的建成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电力资源,还能对环境等产生很好的影响,也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现在,我们的沙漠光秃秃的,几乎没有什么植被,但是光伏基地一旦建成就可以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促进荒漠植被的恢复和生长,从而有利于防风固沙,有朝一日,沙漠说不定可以变成绿洲呢,而且这个好处是世代延续的。

这么浩大的一个工程,必然要许多人力,也就增加了不少工作岗位。人力物力这种东西,肯定遵循就近原则比较方便,那么当地人就不用外出谋生,在家门口就有班上,有钱挣。近年来,仅可再生能源领域就创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到2030年,至少创造2000万个额外就业机会,现在年轻人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可再生能源领域创造的岗位从工人到研发者都有,无形中也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

光伏基地的建设也从纵向延伸出了下游产业,包括振动器件、电感、射频器件等的生产,主要资产包括越南南部的电池片和组件的生产基地。

以横店东磁为例,它2010年进入光伏行业,2014年开始延伸至光伏电站,近三年来公司产量逐年攀升,22年一季度,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1.1GW,同比增长108%,电池出货量0.97GW,同比增长44%,收入26.8亿元。

根据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光伏基地的建设延伸出来的产业也带来了不少收益。

沿途输送电力资源需要不少的绝缘材料和变压器等,这又拉动了工业的发展。这些绝缘材料大多来源于化工制品,而且随着电使用量的增加,对绝缘材料的数量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又反向推动化工领域的发展。

其实还有一个我们不太容易想到的方面,光伏基地建成之后,塔克拉玛干沙漠可能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再者这么庞大的工程开始后,东西交通也就更发达,来来往往更加方便,新疆的瓜果就输出去了,新疆的人文也有人进来感受了,带动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

分析到这,可以看出这座光伏基地对于中国来说,那可是“相见恨晚”了。

文章来源: 科普启示录,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能源盟友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