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拟被减持套现90亿,中国医药外包巨头缘何被“抛弃”?

侃见财经 2022-06-15

中国医药外包公司药品

2717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一则减持公告,直接将“中国医药外包巨头”药明康德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6月10日夜间,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因自身资金需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计划根据市场情况,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不超过90日期间内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A股股份。

若以6月10日的收盘价102.83元/股来计算,药明康德的这一次股份减持合计金额超过90亿。

对于这份减持公告,投资者难免感到意外,毕竟就在几天之前,药明康德才公布了利好消息——虽然经历了上海疫情,但其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仍将实现63-65%的增长;在利好的影响下,药明康德也迎来了短暂的上涨,一路从90元附近涨到了最高107.18元,涨幅接近20%。

而在减持公告披露的第二个交易日,药明康德股价大幅低开7.41%,盘中一度触及跌停,最终收盘下跌9.56%,股价报收93元/股,再度跌回原点;截至6月14日收盘,药明康德股价报收94.5元/股,和去年7月的最高点171.97元/股相比,不足一年时间其股价便跌去了45%,市值则蒸发超过2000亿。

一边是持续向好的业绩,一边却是大股东迫不及待地大额减持,为何药明康德会被“抛弃”?在市值蒸发超2000亿后,“中国医药外包巨头”又将走向何方?

从650平实验室走出的医药外包巨头

要了解药明康德这家公司,首先就需要了解何为“CXO”。

CXO,全称为“医药外包服务”,主要为各大药企提供医药研发等服务。

在医药行业有一个著名的“双十定律”,即一款创新药从被提出到研发再到最终上市,通常需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以及数十亿的成本,即便对于一家大型药企而言,这些成本都是难以承担的;于是为了提高效率、节约研发成本,很多药企都会将研发环节外包,而CXO行业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除此以外,对于CXO业内人士又称其为“卖水人”,因为从事CXO的公司不需要保证最终的结果,属于链条中“稳赚不赔”的角色,所以CXO自诞生以来便备受市场追捧;而CXO又根据提供的服务环节不同有不同的细分,如CRO(合同研究组织)、CMO(合同生产组织)、CDMO(合同生产研究组织)、CSO(合同销售组织)等等,药明康德则主要从事CRO和CDMO这两个领域。

关于药明康德的历史,最早还要追溯到22年前的2000年。当时,因为“将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的意见被PDD拒绝,创始人李革毅然递交了辞呈,回到了国内和几位朋友共同创立了药明康德。

因为资金短缺,药明康德的起步不过只是在一个650平的实验室里,并且由于当时国内医药技术落后,药明康德甚至连许多必备的仪器都无法配齐。不过,药明康德的困难并没有持续很久,凭借着李革当年在美国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人脉,药明康德逐渐走出了困境。

2003年6月4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发布,其对药物临床试验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内CRO市场至此迎来飞速发展阶段,而早在3年前就已经起步的药明康德更是借助政策利好加速发展,成功跻身国际CRO厂商前列,并在2007年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了国内CRO领域的“一哥”。

不过,成功在美国上市的药明康德还没过多久好日子,2008年金融危机便突然爆发。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药明康德股价大幅下挫,从最高的45.65美元/股暴跌到了3.67美元/股,直接跌剩10%。由于在美股表现不佳,最终2015年药明康德从美股退市,并在3年之后从A股上市。

从大涨到暴跌,被减持“推下悬崖”

2018年5月8日,从美股退市3年的药明康德,成功登陆A股市场。

初登A股的药明康德得到了资金的追捧,上市后直接收出了16个涨停板,市值一度接近千亿。

当然,药明康德股价大涨的背后,离不开CXO行业的繁荣发展——随着医药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创新药加快审批政策相继落地,很多药企开始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各大CXO企业订单不断,整个CXO行业欣欣向荣,而作为CXO龙头的药明康德自然也吃到了这一轮政策的红利。

到了2018年之后,随着医药行业带量采购政策的落地,许多药企开始跌下神坛,但CXO行业却成为了医药行业的不死鸟,多家CXO上市企业股价迎来大幅上涨,而药明康德更是从30元/股左右一路上涨到了最高的171.97元/股,股价直接翻了超过5倍,市值则来到了巅峰的5083亿。

不过,药明康德的辉煌还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便倒在了股东的疯狂减持上。

实际上,在药明康德大涨的这段时间里,其就一直“减持不断”。2019年4月,在药明康德上市还不足一年时间的情况下,药明康德的7名原始股东便迫不及待地对外披露了减持公告;而到了4个月后的8月14日,药明康德再度发布公告称,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等7名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0.74%的上市公司股份,减持股份1.76亿股,减持份额之大,引发市场热议。

到了2021年,伴随着药明康德股价来到顶峰,股东更是加快了减持的动作。在经过疯狂的减持之后,去年的三季度,药明康德实控人李革、赵宁夫妇及其两个合伙人有股权关联的WuXi AppTec (BVI) Inc.已经彻底消失在公司的前十大股东行列,而高瓴资本也早在半年报时便从股东名单中“消失”。

到了今年,药明康德的股东还未“收手”,先是上海瀛翊在5月~6月不顾违规计减持0.6962%,减持总金额28.94亿元,后来还因此被处2亿元的罚款;而到了6月10日,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因自身资金需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计划根据市场情况,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不超过90日期间内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A股股份。

在不持影响下,药明康德的股价也是不断走低。截至6月14日收盘,药明康德股价报收94.5元/股,和去年的最高点171.97元/股相比,不足一年时间药明康德股价便已下跌了45%,市值更是蒸发超过了2000亿。

医药外包巨头将走向何方?

对于药明康德而言,整个CXO行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是其未来最大的风险。

实际上,药明康德这些CXO企业之所以能在最近这几年获得高速发展,除了政策红利之外,国内新型创新药企在最近这些年的飞速发展也是一个关键,毕竟作为“卖水人”,如果没有了新型创新药企这些“买水人”的存在,“卖水人”的生意就不会太过好做。

不过,随着资本的不断介入,国内创新药研发已经出现了明显过热的现象,创新药靶点同质化竞争愈加激烈、研发投入过度投向热门靶点等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在这个背景下,2021年7月2日,CDE发布了一则名为“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通知,通知中强调药物研发要“以患者利益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通知发布的当天,整个CXO行业集体重挫,其中药明康德股价更是大跌7.71%。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国内创新药研发热度的下降,国内新型创新药企的投入将逐渐减少,而像药明康德这样的CXO企业,未来订单数量也将有所下降。

除此以外,伴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和国外的CXO巨头相比,药明康德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削弱。对于CXO行业而言,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当年正是因为美国的人力成本过高,李革才会提出将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而后被否才有了如今的药明康德。

但到了现在,伴随着国内工资水平的提高,药明康德的竞争力也在不断被削弱。

当然,从财报数据来看,目前药明康德的业绩依旧优秀。根据其不久前披露的公告显示,在经历了上海疫情的情况下,其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仍将实现63-65%的增长;不过,在股价大幅下跌、股东加速“跑路”的情况下,药明康德的前景显然并没有业绩表现得那么乐观。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侃见财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