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又有两家企业跑进全球百强榜!国产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撬动万亿大市场

闭门造车 2022-06-28

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

3481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来了今年上榜的中国企业数量达到10家创下新高。

根据《美国汽车新闻》6月27日发布的最新榜单前5名依然是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和爱信精机且博世连续12年稳坐头把交椅。现代摩比斯取代大陆集团排在第6名而后者下滑至第8名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其动力总成部门即纬湃科技拆分了出去。佛吉亚和海拉合并后的新集团佛瑞亚排在第7名。巴斯夫挤进前十法雷奥则跌出TOP 10。

整体来看虽然疫情反复、半导体短缺等因素仍在影响汽车行业但大部分零部件厂商的营收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另外或许是由于未向《美国汽车新闻》提交相关数据部分规模较大的零部件厂商并没有上榜例如宁德时代、LG化学等。

大陆集团再下滑巴斯夫挤进TOP 10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百强榜单是根据零部件厂商提供的上一年在汽车行业配套市场的营收进行排名。也就是说2022年榜单依据的是零部件厂商2021年的业绩。

在2022年的百强企业中有84家企业的2021年营收较2020年实现了正增长。其中TOP 10企业的营收总和达3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530亿元较2020年上涨10%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也实现了2.2%的涨幅。也就是说与疫情爆发伊始全球汽车行业备受打击的2020年相比零部件巨头们在2021年已经恢复过来。

不过虽然百强榜中的TOP 10主要还是那些业内耳熟能详的企业但具体排名每年都有变动。近三年来变动最大的可能当属大陆集团。2020年疫情之前大陆集团连续数年稳居第4名。疫情爆发后大陆集团业绩受到冲击在2021年榜单中滑落至第6名。之后大陆集团的动力总成部门即纬湃科技在2021年“单飞”此举使得大陆集团的排名下滑至第8名。纬湃科技则位于第26名。

另外TOP 10榜单中还出现了两个新名字即佛瑞亚和巴斯夫。其中佛瑞亚是由此前的佛吉亚和海拉在2021年合并而成这也是2021年零部件行业备受关注的并购案之一。在合并之前佛吉亚和海拉的排名分别为第8名和第41名而合并后的佛瑞亚升至第7名。

至于巴斯夫则是近年来首次进入TOP 10榜单且记者查询历年榜单得知20182022年榜单中巴斯夫的排名分别为第20名、第19名、第16名、第13名、第9名营收也一直稳步增长2017年营收为121.57亿美元2021年营收则为213.53亿美元。如此高幅度的增长非常少见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则2023年榜单中巴斯夫的排名有望更进一步。

中国企业达到10家营收全部正增长

从国家来看历年的百强榜单中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一直是日本、美国和德国2022年榜单也不例外这些国家分别有22家、21家和18家企业上榜。其次是中国和韩国各有10家企业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中国上榜企业首次达到10家。记者查询历年榜单发现20182022年榜单中上榜的中国企业数量分别为6家、7家、7家、8家、10家整体呈现逐年攀升态势。

具体来看新上榜的2家中国企业是诺博汽车系统和宁波拓普集团而另外8家是去年也上榜的企业分别是延锋、北京海纳川、中信戴卡、德昌电机、五菱工业、敏实集团、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德赛西威。

从营收数值来看这10家企业均实现了正增长。尤其是宁波拓普集团2021年营收为16.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亿元较2020年的9.14亿美元大涨81%。

从排名变化来看新上榜的2家企业暂且不说其他8家企业中只有敏实集团排名略有下滑其他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其中延锋排名最高位列第16名较去年上升一位。中信戴卡进步最大由第58名上升至第50名。此外北京海纳川也由第42名上升至第40名德昌电机由第74名上升至第69名五菱工业由第81名上升至第77名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由第87名上升至第85名德赛西威由第97名上升至第93名。

另外均胜电子旗下两家子公司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和普瑞Preh分别位于第44名和第92名只不过其总部分别位于美国和德国因此未按中国企业计算。

智能电动化将带领汽车零部件企业弯道超车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占据垄断性地位。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美、日、德等国家但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自主品牌有望崛起。

随着我国研发技术的逐步成熟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细分产品市场突破了厂商的技术垄断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未来我国新能源产业链相关头部企业有望广泛切入全球市场海外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享受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就点掌财经数据来看汽车零部件板块平均预收账款1.32亿同比上升42.10%。预收账款是看一个行业有没有成长性的重要指标可以看到汽车零部件的预收账款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意味着未来这个行业的业绩将加速释放。

受疫情影响短期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利润有所被扰动但中期来看复工复产下企业利润将回归正常区间同时随着近期部分原材料价格回落行业整体利润有望提升。

近日海通国际外发的一份题为《海通汽车研究室——比亚迪“元”细化拆解》的报告引发了业内热议。因为海通国际金属汽车的研究团队16名成员花了3个月的时间亲手拆了一辆比亚迪“元”EV360。

这份报告长达80多页内容总体围绕着一辆比亚迪“元”EV360的拆解过程进行撰写。其中最大的篇幅花在对电池系统的详细拆解上。从整体的开展情况来看这辆“元”的大量零部件为比亚迪自制比如电池系统、电驱总成核心部件、空调等。不过部分芯片来自外部采购。

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制造产业大部分已实现了全国产虽然芯片产业还掌握在外人手里但随着这次缺芯危机我国汽车芯片产业抓住机遇在国产化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自豪的说这辆汽车从内到外都是made in China

汽车产业链国产化前景

当前长城、长安、 吉利、理想、小鹏、零跑等多家自主车企对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的认可度逐步提高订单放量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长期来看汽车零部件自主可控是国家重点发展方向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核心技术掌握及生产供应是必然趋势。

国产零部件厂商近年来渗透率持续提升电子制动市场中内资厂商渗透率由 2015 年 的 0.6%提升至 2020 年的 4.1%CAGR 达到 46.87%国产替代节奏显著加快。#汽车#

国产替代背景下自主品牌量价齐升有望加速度撬动零部件板块万亿市场增量。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工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中国汽车产业链庞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1.3万家覆盖了汽车零部件的全产业链。

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主要分为7部分分别是发动机系统、汽车申子、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车身附件、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各部分均有企业提供相应产品。

从市场空间来看根据Statista数据2019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万亿美元而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处于2-3万亿美元远高于消费电子产业链。

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下未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链迎来长期成长机会电动化、智能化是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主旋律。

自主品牌为了在驾乘体验上实现与合资品牌车型的差异化竞争更有动力增配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等智能化配置汽车智能化升级将显著推升汽车电子系统的单车价值量。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相比传统汽车更高其电子控制件增多金属工艺件减少技术门槛得到提高。随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未来5-10年热管理行业增速将超越汽车行业增速。

智能驾驶域& 智能座舱域行业发展从0到1具备高成长性是各家车企的必争之地。在爆发阶段给供应商带来极大的行业红利。随之带来单车价值量的提升未来几年行业有望快速增长。

轻量化是电动车提升续航里程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体化压铸是轻量化技术的升级兼具多方面优势目前处于行业爆发初期在特斯拉的引领下正在掀起一体化压铸工艺革命。

线控底盘是自动驾驶必备硬件随着未来自动驾驶水平进一步提高线控底盘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线控制动作为技术难度最高的部分国内已有自主品牌企业突围获得国产化领先优势。

智能电动化大浪潮下新势力普遍在配置方面寻求差异化的卖点吸引消费者音响系统作为消费者易感知的配置成为新势力车型的重要卖点之一。

随着智能电动车市场快速增长空气悬架系统已成为各家主机厂冲击高端的重要配置之一在消费升级及国产化降本的共同驱动下未来空悬在乘用车领域有望逐步从高端走向普及市场规模有望加速增长。

数据显示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49.25%但占据了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汽车电子、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领域外资厂商的市占率高达90%。未来随着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厂商的崛起以及国产零部件厂商技术的积累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有望快速发展。

全球汽车产业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已日渐清晰。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在传统汽车领域起步较晚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已跑在世界前列。

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受益自主品牌的崛起逐步构筑本土供应链优势同时电动智能加速推进催生了大量增值零部件和产业新趋势有望分享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文章来源点掌财经行行查中国汽车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闭门造车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