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补贴就有近400亿,万亿可再生能源赛道下除了发电还有哪些机会?

能源有料汇 2022-07-20

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能源

3236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2022年7月15日,国家电网发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年度预算第1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拨付情况的公告》,下发第一批补贴资金合计399.37亿元。

绿电运营商迎来大时代

399亿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下发,预计后续批次补贴将陆续发放,绿电运营商迎来大时代。

1)金额:根据文件内容,财政部共预计拨付公司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年度预算399.37亿元,其中风电105.18亿元、光伏260.67亿元、生物质33.52亿元。

2)批次:根据“智汇光伏”的统计,此次补贴资金下发之前,财政部已经陆续发放了至少566亿可再生能源补贴。2021年11月,财政部下发《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预拨给地方电网38.7亿元的补贴。2022年5月11日,央视新闻曾报道,已经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可再生能源补贴500亿元。2022年6月24日,财政部下发《财政部关于下达2022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在上述基础上,再次补发了27.5亿元的补贴。文件明确此次为第1次资金拨付,我们预期随着补贴核查的完成,后续批次补贴将陆续发放。

景气度高+盈利能力强+集中度提升,补贴发放后绿电行业价值将重估。我们测算2022-2025年风光加总要新增装机超过400GW,其中风电新增49GW/年、光伏新增46GW/年。参考历史上我们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完成程度均大幅超过初始规划,因此我们判断2030年1200GW装机更多是下限目标,真实装机容量可能远远超出,绿电运营商迎来发展大时代。

光伏电站具有商业模式清晰、业绩高增长的特点,且由于并网后锁定20年电价不变、产业链逐年降本等原因,光伏电站的盈利能力仅次于水电,显著高于核电和火电。“十四五”之前,由于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拖欠严重,一方面影响了运营资产的现金流,从而限制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压制了行业、公司和项目资产的估值。“十四五”以来,多项支持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政策落地,拖欠的再生能源补贴发放在即,行业和公司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光伏运营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CR10占比仅为29.4%。类比风电运营行业竞争格局发展的历程,项目层面大型央企获取资源的能力更强、资金层面优质央企具有更通畅的融资渠道和更低的资金成本,因此,资源获取+资金壁垒的竞争优势下,预计光伏运营行业集中度将会逐步提升,优质央企在其中市占率会显著提升。

可再生能源将成增量主体

为实现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紧紧围绕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的要求,明确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量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

“从可再生能源内部看,我国地热能供暖、生物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等非电利用受资源条件、技术成熟度、开发利用经济性等因素影响,利用规模相对有限,‘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仍将以可再生能源电力为主。”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彭程表示。

针对发电目标,《规划》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番。

彭程分析认为,在各类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定位和空间预期上,常规水电项目前期工作复杂,建设周期长,“十四五”期间投产项目基本明确,投产规模稳步增长;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受可用资源收集与利用经济性、环保要求等约束,规模有限;光热发电、地热发电、海洋能发电尚处于商业化示范或研发阶段;资源储量大、建设场址灵活、经济性好的风电、光伏发电必须承担起新增主力责任。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消纳目标和非电利用目标: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33%和18%左右,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2025年太阳能热利用、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这些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各类非化石能源的资源潜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开发利用经济性等多种因素确定的,能够为完成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左右和2030年25%左右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李创军说。

为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特高压建设进一步提速。5月19日,国网浙江电力有限公司启动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浙江段)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工程建成后可将四川800万千瓦清洁水电送至浙北负荷中心。目前,该工程湖州吴兴段已贯通,为清洁电能高速入浙打通了第一站。预计到2030年,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能力将由目前的2.4亿千瓦提高到3.7亿千瓦以上。

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

“规划的生命在落实,《规划》提出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李创军说。

记者了解到,在区域布局优化发展方面,“三北”地区优化推动基地化规模化开发,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中东南部地区重点推动就地就近开发,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

在重大基地支撑发展方面,明确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黄河上游、河西走廊、黄河几字湾、冀北、松辽、新疆、黄河下游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藏东南、川滇黔桂两大水风光综合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集群。

在示范工程引领发展方面,推进深远海风电、新型高效光伏电池等技术创新示范,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光伏治沙等开发建设示范,中小型抽水蓄能、村镇新能源微能网等高比例应用示范三大类18项示范工程,加快培育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在行动计划落实发展方面,部署了城镇屋顶光伏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乡村能源站等九大行动计划,以扎实有效的行动保障规划全面落地。

与此同时,《规划》更突出多元融合。既强调可再生能源各品种之间的互补发展,也强调与化石能源的融合发展,同时还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基建等国家战略,开展光伏治沙、建筑光伏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多模式创新,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场景,着力构建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多元迭代发展新局面。

随着政府补贴的退出和取消,作为新增主体的风电、光伏发电已经进入平价阶段、市场化发展阶段,且风电光伏发电技术装备、产业链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四五”时期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孰多孰少、哪里多哪里少,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主要是做好政策供给、创造良好环境,引导规划总目标实现,不再特别扶持特定行业或给某一行业压担子。”彭程表示。

可再生能源行业未来前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高耗能与高污染的矛盾也日趋严重。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早在1995年的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4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正式确立了"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的能源发展方针和政策。

同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制定印发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6-2010)》。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的战略目标,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对实现我国未来各项经济社会建设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成为我国政府近年重点扶持的项目。随着可再生能源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的推动,整个社会对新能源的认识不断发生改变。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已达数千家。这些企业由于缺乏研发能力,大部分企业在低端产品上做文章。因此,产品价格就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竞争法宝。由于可再生能源原材料的价格占总成本的70%~80%。因此,原材料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可再生能源产品的质量。小企业之所以能提供超低价的产品,无非是在原材料上做文章,产品的质量可想而知,在近一个时期铜价持续高位盘整态势下,有些企业已经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虽然原材料大幅涨价使许多企业举步维艰,但这也为可再生能源行业洗牌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水电新增装机约60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5000亿元,新增风电装机约8000千瓦,新增投资约7000亿元,新增各类太阳能发电装机投资约1万亿元。加上生物质发电投资、太阳能热水器、沼气、地热能利用等,“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约2.5万亿元。可再生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其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巨大。可再生能源产业化速度加快,还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文章来源:金融界,经济日报,中研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能源有料汇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