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剧变:“南郭先生”被驱离出场

锦缎 2021-07-15

药品

1246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药监局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核心点明了两条:

1、应尽量为受试者提供临床实践中最佳治疗方式/药物,而不应为提高临床试验成功率和试验效率,选择安全有效性不确定,或已被更优的药物所替代的治疗手段。

2、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当选择非最优的治疗作为对照时,即使临床试验达到预设研究目标,也无法说明试验药物可满足临床中患者的实际需要,或无法证明该药物对患者的价值。

创新药分为几个层次:

◆me-too,你是创新药,我完全模仿你,效果和你差不多。例如,贝达药业研发的埃克替尼就是me-too。

◆me-better,虽然也是模仿,但我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疗效更好、更安全。恒瑞研发的阿帕替尼就是me-better。

◆me-best,同类创新药里,我是最好的。

◆first in class,我是首创,治疗某个疾病的第一个药物。比如瑞士诺华研发的伊马替尼(格列卫)就是这一类。

◆还有一个叫me-worse,我模仿你,但我的副作用更大。

很明显,me-too最好研发,所以很多国内药企都在疯狂搞me-too,导致同质化严重,浪费临床资源。

然后,国家就发了这个文件,意思就是说,你们别拿me-too这种伪创新药来浪费资源了,至少也得搞个me-better,我才能给你审批通过。

这玩意,本质是投机,对于产业产期发展并不好。我们国家政策导向,肯定是希望企业真正创新。

以PD-1为例,这原本是一个很好的研发方向,由于药企扎堆,已经使这个方向变得拥挤,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就有低效率的重复建设的嫌疑。

凡是重复的低效率建设的,凡是管线落后的药企,大概率要无法获批上市。

这本质上是一种供给侧改革。国家通过行政的力量减少低效、无效的供给。

每个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结果都会导致行业集中度加速向行业里边龙头企业、最能打的企业集中。

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实力总体偏弱,研发管线总是扎堆,没有足够的创新。

有勇气与国际一流药企进行头对头的,除了百济神州,还有谁?

这就是现状。创新药企的微创新、假创新再也玩不下去了。

新政之下,多数创新药企业都会去梳理自己的研发管线,他们要掂量自己的创新程度,是不是已经上市的类似品种中最有效的。

如果不是最有效的,如果上市进程太远,是不是要考虑砍掉这个管线?

原本依靠有多个二期三期的临床项目在手,依靠一种朦胧的预期就能快速IPO圈钱的药企是不是要被脱光了站到聚光灯下?

挖矿的人少了,对于铲子的需求是不是就下降了?

这个很现实。对于创新药生态是一种长期的改善,说到底,国家层面还是很明白的。

这么做是“高质量发展”的落地。

作为公民,表示支持。作为投资者,玩不转的,只好回避。对于铲子的需求下降了,那么CXO们就要依靠真功夫吃饭了。

原本可能有十几家药企扎堆类似的靶点,给同一家CXO送钱,现在药企要砍单了。

所以,二级市场对于CXO的杀跌是很高效的。

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是一体化龙头,是全球性药企,全球前二十强、三十强药企基本都是他们的客户。这三位无忧,所以杀跌的幅度最小。

泰格医药、昭衍新药、博腾股份、美迪西等差异化的龙头呢?

他们还那么强烈的被需要么?想通这个问题,就打通了投资CXO的任督二脉。

检验CXO们成色的时候到了。

但这次的新政,市场有点无脑一刀切,政策面更像是技术层面上的供给侧,并没有破坏掉cxo的长逻辑,对那些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头部公司,影响其实不大。

再直白点说,现在只是在杀估值,而不是杀逻辑。逻辑没有破坏,那估值杀到位了,反而会有不错的机会。(作者:老白的金手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锦缎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