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银浆第一巨头即将上市,离成功只差一步?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2022-08-01

光伏光伏组件股票

1996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导语:“这是一个容易被光伏人所忽视的细分领域。”

  近几年来,中国光伏行业持续繁荣,也带动了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强劲发展。在今年最火热的新能源光伏赛道上,市场关注度最高的领域,无疑是产业链上游盈利能力最强的硅料和硅片环节,处于产业链中游的电池组件头部企业也能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不过,有一个细分环节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光伏银浆领域。在光伏银浆赛道上玩家并不多,除了大家曾经熟悉的几个国外品牌外,一批国产品牌近几年也在迅速崛起。

  作为银浆赛道后起之秀,国产正面银浆龙头聚和股份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扩张,一跃成为全球光伏银浆龙头企业之一。2021年,聚和股份光伏银浆出货量约为944吨,超越国内外竞争对手位居全球第一,并且将贺利氏、帝科股份、苏州固锝等行业对手远远地抛在身后。

  如今,聚和股份已正式向上交所提交了上市IPO的申请,即将登陆科创板。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聚和股份存在多项专利纠纷以及饱受质疑的盈利能力,又令其上市之路充满了变数。那么,聚和股份到底能否顺利登陆科创板呢?

截图来自公司招股书

  业绩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维科网光伏了解到,聚和股份是近几年成长出来的新秀,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用正面银浆。在产品销量方面,近几年来,聚和股份的正面银浆销量节节攀升。在短短数年里,就做到全行业第一,发展速度十分惊人。2018年时,聚和股份正面银浆产品的全年销售量约为53吨,仅为帝科股份的四分之一左右。2019年,聚和股份正面银浆销售量达到209吨,同比增长近3倍。2020年,聚和股份正面银浆销售量达到500吨,同比增长大约1.4倍,超越帝科股份成为国产光伏正面银浆新的龙头,位居全球第二位。2021年,聚和股份正面银浆销售量再次大幅增长,达到944吨,同比增长约89%,正式跃升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正面银浆厂商。

  截图来自公司招股书在营业收入方面,根据该公司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在2018至2021年,聚和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8亿元、8.94亿元、25.03亿元和50.8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05亿元、0.71亿元、1.24亿元和2.47亿元。聚和股份预计,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 33亿元至 35亿元,同比增长53.58%至 62.89%;净利润约为 1.9亿元至 2.1亿元,同比增长 49.34%至 65.06%。可以看到,2019-2020年是聚和股份业绩爆发之年,而2021年也实现了翻倍增长。正是其营收业绩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其行业龙头地位。研究数据表明,目前全球光伏银浆产品每年的供应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2018至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7%,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银浆产品供应量仍将进一步提高。

  拟IPO登陆科创板

  2021年6月份,聚和股份向上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拟IPO登陆科创板。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新股2800万股,拟使用募集资金10.27亿元,将投资于聚和股份年产3000吨导电银浆建设项目(一期)、常州工程技术中心升级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海东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公司32.1975%的股份。招股书透露,聚和股份前五大客户分别为通威太阳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和东方日升。此外,规模较大的电池片生产商如中来光电、横店东磁、润阳悦达、金寨嘉悦、英发睿能等,也都是其长期合作的客户。今年3月18日,聚和股份首发过会,随后获得上市委员会通过。6月27日,聚和股份上市提交注册,计划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而按照科创板上市周期来看,正常情况下,拟上市公司向对应交易所提交资料受理到上会,大约需要5-6个月时间;从过会到提交注册,大约需要2个月时间;从提交注册到同意注册,大约需要2个月;从同意注册到上市,大约需要1.5个月。如今聚和股份已经提交注册,离成功上市仅一步之遥。如果按正常流程推算,聚和股份最快可能于今年10月份正式登陆科创板。

  专利纠纷添变数

  然而,聚和股份目前正陷入核心产品的专利诉讼纠纷之中。根据最新消息,江苏索特日前向法院提起新的一项侵权诉讼。江苏索特认为,聚和股份生产、销售的单晶硅正银系列浆料实施的技术方案,落入了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由于被诉侵权产品是聚和股份的主营产品,其因侵权行为而获利巨大。

  截图来自公司招股书因此,江苏索特诉请聚和股份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害涉案专利的产品,销毁专用于制造被诉侵权产品的设备和模具,并赔偿江苏索特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费用人民币1亿元。此外,2021年还有多起江苏索特等诉聚和股份专利侵权的诉讼案件,涉及金额总计超过3亿元。聚和股份表示,已经聘请了律师处理相关专利诉讼,基于相关分析和律师出具的法律建议,败诉的可能性较低。不过,从相关数据来看,聚和股份业绩严重依赖涉案专利,而一旦该公司败诉,将对其主营业务和盈利能力造成致命打击。此外,除诉讼风险外,聚和股份还存在应收款项余额较高、原材料供应商集中等风险问题,如2021年末其应收款项占当期营收比例接近4成,而其80%的银粉采购仅来自于DOWA公司。实际上,在近几年的企业IPO道路上,不乏有拟上市的公司在上市过程中遭遇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专利诉讼而最终中止上市的情形。总之,“负重前行”的聚和股份,能否在闯关科创板的道路上顺利过关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文/光伏初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