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华通二度递表港交所,“氢”装上阵后,能成为下一座风向标吗?

能源投资喵 2022-08-08

燃料电池新能源港交所

2948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8月1日,亿华通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2022年8月1日向香港联交所重新递交了发行H股上市的申请,并将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此前,亿华通曾于2022年1月27日递表港交所,目前招股书已失效。

亿华通是中国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主营业务氢燃料电池,目前主要客户包括北汽福田、厦门金龙等整车厂商。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1年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计算,亿华通在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为27.8%。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的燃料电池系统已安装于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目录中的75款燃料电池汽车上,位居行业第一。

近几年,新能源领域发展迅速,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火爆。目前,虽然市场上仍以锂电池为主,但氢能源也受到重视。与锂电池相比在储存,氢燃料电池储能密度高,且重量轻,续航里程普遍更远。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氢能正式被确立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受益于此,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或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动。而亿华通作为氢能源的先行者,发展空间也相对广阔。

不过,亿华通的和讯SGI指数评分一直相对较低,2022年一季度为56,对比此前几个季度的评分,没有明显变化。

A股上市2年,搭车冬奥会还亏钱

亿华通主营燃料电池系统,主要业务包括燃料电池系统销售、燃料电池部件销售、提供技术开发服务等,招股书表示按照2021年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计算,亿华通在中国该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7.8%。

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亿华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5亿元、5.7亿元、6.3亿元、9705.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589.9万元、-976.2万元、-1.9亿元、-3538.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亿华通在2020年8月就顶着“氢能源第一股”的头衔登陆了科创板,累计融资15.5亿元,也就是说在A股上市2年以来,亿华通还在持续亏钱,从招股书来看原因主要有公司就应收账款的重大减值亏损计提拨备、雇员人数增加、持续投资研发新品等。

其中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亿华通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拨备分别为8199.5万元、1.7亿元、3.4亿元、3.4亿元,主要是因为一些主要客户有大额应收账款未能结清。比如曾经的大客户上海申龙的母公司从2019年开始陷入资金流困境,报告期内亿华通对上海申龙的应收账款每年都有大约3亿元,到2021年亿华通似乎对能收回这些钱已经不抱希望,计提了其中的90%约2.5亿元。

另外,亿华通还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降价及毛利率下滑压力。报告期内,亿华通产品每kw的平均售价持续调低,从2019年的20200元下降至2022年一季度的5600元,再加上其他因素,其整体毛利率从2019年的44.5%下降至2021年的37.5%,2022年一季度才有所回升至41%。

种种问题对亿华通的业绩造成影响,这使得公司2021年即使为北京冬奥会指定的交通服务用车供应燃料电池系统,亏损也进一步扩大。当年北京冬奥会业务为亿华通带来2.3亿元营收,占当年燃料电池系统销售的44.3%,燃料电池系统业务整体也比2020年多收入约1800万元,但该业务毛利却比2020年减少了1600万元。甚至北京冬奥会前后亿华通的股价还走成了主跌浪,4月27日创下历史新低66.57元,较最高价248.96元跌掉73.3%。

源源不断高投入

亿华通是率先在燃料电池领域实现系统集成技术突破的厂商之一。2018年,亿华通建成投产我国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线,率先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量产,具备年产2000台的产能。而后,又进一步突破系统集成商的身份,实现了电堆的自主生产。

亿华通的研发实力不容小觑,但也要看到由于氢燃料电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方面投入巨大。

亿华通在研发方面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从资金到人员,亿华通不光舍得砸钱,还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

研发的高投入带来了关键技术新突破,以及产品的快速迭代。

2017年,历时两年钻研,亿华通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电堆在无外界热源辅助的条件下实现-20℃低温启动;2018年,公司推出第四代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实现-30℃低温启动、-40℃低温存储。系统已完成客车、物流车、轿车等多种车型搭载,并实现了超过百台的批量交付,与此同时,中标张家口燃料电池公交车项目的宇通、福田、申龙三家知名整车企业。此外,亿华通还完成了空气滤清器研制,并进行了环境耐受性测试,实现了空气的物理性及化学性成分过滤,有效延长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寿命。

2019年,亿华通发布YHTG60SS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首次100%国产化,并同比降本30%。产品更加轻量化,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广泛适用于团体客车、物流车、公交车等车型。

研发的高投入,使得亿华通在燃料电池行业遥遥领先,拿下了行业排名第一的市占率29.94%。

亿华通此次发行H股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研发、扩充产能等。这也可以看出高研发投入让亿华通资金压力很大。

燃料电池行业快速成长

先不论亿华通如此高的研发投入能获得多少收益,就看赛道而言,燃料电池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其发展痛点,成本是关键。

在技术方面,燃料电池行业核心技术目前主要依赖国外,亿华通曾公开表示,国外厂商掌握的核心技术领先国内企业至少3-4年的时间;在原料方面,铂及铂合金催化是加快燃料电池化学反应速度的最有效催化剂,但中国铂资源匮乏,铂的价格昂贵。技术和原材料两项叠加,使得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居高不下。

现金流部分,亿华通持续承压。今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313.06万元,而近三年一直持续压力加剧,2019年到2021年分别为-1.70亿元、-2.30亿元、-1.21亿元。可见亿华通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技术与成本带来的资金压力仍在增长。

不过,随着行业内部在研发层面加大投入,技术逐步完善,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正逐步下降。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对2022年燃料电池成本做出了预测:

此外,中国氢能联盟估计,203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成本将降至当前的1/5(约800元/kW)。

从长期来看,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式、能源转型的新方向,对实现双碳计划有着重要意义。国家为扶植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从早期补贴到现在的以奖代补,各地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政策具体安排出台并落实,例如财政部给予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上限为15亿元资金支持。在政策鼓励下,多家上市公司加码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布局,燃料电池有望步入产业化加速阶段。数据显示,从2017-2021年,我国燃料电池装机量4年增加134.9套,平均1年增加27套,这个速度对比动力电池的平均每年增长24套来看,燃料电池在快速成长。

亿华通的氢能之路

乘着燃料电池行业高速发展的东风,亿华通进入发展快车道。冬奥会期间,亿华通与丰田、北京汽车合作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巴士大放异彩,这轮合作,既印证了公司实力,也为其打通了品牌市场,敲响了品牌知名度。今年3月,亿华通配套100台福田智蓝4.5吨燃料电池冷藏车完成交付,助力京津冀能源结构转型。

还是在今年3月,在政策支持和大环境利好下,亿华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机遇。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南、河北入选第一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第二批示范城市群如川渝地区、湖北省有望启动,示范区应用城市的燃料电池订单增加,亿华通的业绩得到好转。2022 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收9,706 万元,同比+856%。利润方面,亏损有所减少,一季度比上季度减少4375万元。而经营现金流更是由负变正,从上季度的-8156升至57.9万元。

燃料电池赛道正加速发展,政策持续利好,公司一季度营收超预期,亿华通作为行业领跑者,会展露出更好表现,如果本次成功A+H上市,或许会成为燃料电池界的又一座风向标。

来源:金融界,手机和讯网,能源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能源投资喵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