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碳纤维行业未来几年可有望摆脱进口依赖?

材料每日新鲜报 2022-08-12

汽车碳纤维

2920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碳纤维呈黑色,其质轻、强度高,同时具有易于成型、耐腐蚀、耐高温等多种优良性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诸多领域,同时是复合材料重要的增强体。

总体来看,早年间在全球碳纤维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中国实行出口限制,导致中国碳纤维需求长期被抑制。近几年由于国内技术突破,刺激了对碳纤维的使用。根据《20201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显示,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呈不断增长趋势,2017-2021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呈不断上升趋势,2021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6.24万吨,同比增长27.7%。

一、碳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材料

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黏胶纤维、沥青纤维等有机纤维在 1000℃以上裂解 碳化形成的含碳量高于 90%的无机纤维,碳纤维呈黑色,其质轻、强度高, 密度仅是钢的四分之一,而强度却是钢的十倍,同时具有易于成型、耐腐 蚀、耐高温等多种优良性质,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汽车工业、 体育休闲等领域。

碳纤维在力学性能方面,兼有碳材料的强抗拉力和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 高强度、高模量;在物理性能方面,具有耐高低温、导热、导电、摩擦系 数小和各向异性;在化学性能方面,具有耐腐蚀性。

碳纤维的应用通常呈现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由基体材料和 增强纤维材料组成,在性能上互相弥补,根据不同的基体材料可分为树脂 基复合材料(CFRP)、碳/碳复合材料(C/C)、金属基复合材料(CFRM)、 陶瓷基复合材料(CFRC)和橡胶基复合材料(CFRR),目前主要以树脂 基复合材料为主,约占全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 90%以上。

碳纤维按原丝类型可分为粘胶基、沥青基和聚丙烯腈(PAN)基。其中聚 丙烯腈(PAN)基由于其工艺相对简单,性能优良,是目前主流产品,产 量约占全球碳纤维总量的 90%以上,而粘胶基和沥青基碳纤维仍然处于开 发阶段,只有小规模的生产。

碳纤维按照力学性能可分位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和高强高模型, 划分的维度为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上述标准是我国 2020 年发 布的 GB/T 26752-2020 所规定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由于日本东 丽在全球碳纤维行业中具有领先优势,业内一般以日本东丽的产品牌号为 基础,将碳纤维产品划定为 T300、T700、T800 等不同级别,国内大部分碳纤维厂商在此基础上确定自身的产品牌号。

根据吉林碳谷的年报,随着 我国碳纤维技术的发展,行业整体达到了 T400 的技术能力,部分企业实现了 T700 碳纤维规模化生产,T800 及以上已经进入了小批量试验生产。 例如中复神鹰相继开发出 T700、T800、T1000、M30、M35、M40 等级 别的碳纤维,光威复材的产品涵盖 T300、T700、T1000、M40J、M55J 等。

碳纤维按丝束大小可分为大丝束和小丝束。目前普遍把每条丝束含有 48000 根以上单丝的碳纤维划分为大丝束,反之为小丝束。小丝束产量低、 成本高,常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等领域,被称为“宇航级 材料”;大丝束成本低,但生产控制难度大,可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领域, 如风电叶片、压力容器、汽车、轨道交通、建筑补强、海洋工程等,被称 为“工业级材料”。根据赛奥碳纤维的统计,2021 年全球大丝束需求量为 5.14 万吨,小丝束为 5.11 万吨。

二、碳纤维行业市场调研

碳纤维以其出色的性能被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多个领域。我国碳纤维产业存在产能利用低、高端产品少的问题。实现碳纤维规模生产和应用开发的双自主化,是提升我国国防实力和保障供应链稳定的关键。铝合金车身板应用在汽车最重的车身,是实现轻量化目标的关键材料。我国生产工艺复杂的铝合金车身板部分已经开始出口。铝合金车板国产化是我国汽车产业提高竞争力,帮助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

在中国碳纤维行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碳纤维行业发展。企业和投资机构也纷纷看好碳纤维行业的发展前景,各路资本的大量涌入,为碳纤维行业带来了刺激效应,使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热点和新动态。同时,碳纤维行业应用领域广阔,其并购需求和活跃度也十分明显。2020年国内碳纤维的需求达33000吨,随着碳纤维随着诸多资本进入碳纤维行业,碳纤维技术不断得到突破,需求领域将进一步拓展,预计中国碳纤维市场需求量将在2026年突破11万吨。国内对应碳纤维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727亿元。

目前我国碳纤维行业排名前十的行业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尤其是排名前五的上市企业占了碳纤维行业较大的市场份额,说明我国碳纤维行业集中度较高。某些小型碳纤维生产企业因技术不达标等原因正逐渐被淘汰。2020年,中国碳纤维行业中,国内企业仅占据了37.81%的市场份额。在37.81%的国产市场份额中,按理论产能计算,碳谷+宝莲排名第一,占据了23.51%,其次是中复神鹰,占23.51%。

过去中国碳纤维行业"有产能,无产量"的现象较为严重,产能利用率低于国际水平,主要是由于碳纤维行业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国外部分企业手中,中国大部分企业尚达不到T300水平,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质量较差。

近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在自主研发有所突破,产能利用率有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碳纤维产能达到3.62万吨,国内实际碳纤维供应量约为1.85万吨,产量/产能比约为51%。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碳纤维领先企业会有更多的技术突破,行业产能将以10%的复合增速增长,且产能利用率将不断上升。到2026年,中国碳纤维产能将达到6.41万吨,产量将达到4.04万吨。

三、碳纤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全球风电叶片对碳纤维需求量最大,航空航天用碳纤维市场规模第一。碳 纤维下游应用领域广阔,主要有风电叶片、航天航空、体育休闲、碳碳复 材和压力容器等领域。从需求量角度看,风电叶片的碳纤维需求最大, 2021 年全球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需求量为 3.3 万吨,占比 28%,其次为体育 休闲和航空航天,占比分别为 16%、14%。

从市场规模来看,航天航空领域的市场规模最大,2021 年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市场规模达 11.88 亿美元, 占比 35%,其次为风电叶片和体育休闲,占比分别为 16%、15%。从单价 角度看,风电叶片用碳纤维价格最低,2021 年约为 16.8 美元/公斤,航空 航天用碳纤维价格最高,2021 年约为 72 美元/公斤。

我国碳纤维需求结构中新能源占比高,航空航天与海外差距较大。2021 年 我国碳纤维需求量达到 6.24 万吨,同比增长 27.7%,需求结构中,排名前 四的行业分别是风电叶片、体育休闲、碳碳复材和压力容器,需求量分别 为 2.25 万吨、1.75 万吨、0.7 万吨和 0.3 万吨。

近年来,受新能源行业的 拉动,碳纤维在风电、碳碳复材和压力容器领域的需求高速增长,三个行 业需求量的三年 CAGR 分别为 48%、85%、36%,远超其他行业。而在全 球市场规模最大的航天航空领域,我国目前需求量仅 2000 吨,在全球 1.65 万吨的需求体量中占比很小,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碳纤维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从全球碳纤维市场的份额划分看,国际碳纤维市场为日、美企业所垄断。在小丝束碳纤维市场上,日本企业东丽、东邦、三菱三家公司合计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为全球产能的49%。大丝束市场上,日本东丽旗下的卓尔泰克为全球主要的大丝束供应商,占据了58%的全球市场份额,其次是占比31%的德国SGL,和占比9%的日本三菱,其他企业仅占剩余的2%。

从供给结构来看,我国碳纤维国产化率从2016年的18.41%快速提升至2021年的46.89%,2021年较2020年提升9个百分点。2021年境外进口碳纤维中有11.31%来自于日本,中国台湾占比11.19%,美国占比6.70%。

2020年12月,因日本东丽子公司出口碳纤维流入了未获日本《外汇及外国贸易法》许可的中国企业,日本经产省对该公司实施了行政指导警告,要求东丽子公司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件,并彻底做好出口管理。从2020年底开始,东丽暂停了对华出口碳纤维业务。禁运叠加海运费高增加快了国产替代的步伐,2022年碳纤维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升,逐步摆脱进口依赖。

文章来源:智析咨询,国金证券 ,前瞻产业研究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材料每日新鲜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