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ABF产业战火重燃全因这位“大功臣”,中国成最大的消费市场

3927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十年前,由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消退,致使ABF载板严重供过于求,整个产业都陷入了低潮,但在十年后,ABF产业却战火重燃。高盛证券指出,ABF载板供给缺口将由去年的15%提高至今年的20%,并应会持续到2023年以后。更有数据显示,即使到了2025年,ABF的供需缺口仍有8.1%。

兜兜转转,那么这次,是什么再次吹响了ABF载板“反攻号角”?

“大功臣”先进封装

先进封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近些年,随着芯片工艺制程不断向前推进,为了继续延续摩尔定律,先进封装应运而生,并成为各大IDM厂和晶圆厂争相进入的战场。而先进封装之所以能成为推动ABF载板发展的大功臣,就要从ABF载板开始说起。

什么是ABF载板?所谓ABF载板是IC载板中的一种,而IC载板又是一种介于IC半导体及PCB之间的产品,作为芯片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桥梁,可以保护电路完整,同时建立有效的散热途径。

根据基材的不同,IC载板可以分为BT 载板和ABF载板,相较于BT载板,ABF材质可做线路较细、适合高脚数高讯息传输的IC,具有较高的运算性能,主要用于CPU、GPU、FPGA、ASIC等高运算性能芯片。

上文提到,先进封装是为延续摩尔定律而生,原因在于先进封装能协助芯片整合在面积不变下,促成更高的效率,透过chiplet封装技术,将来自不同制程、不同材料的个别芯片设计置于中介层基板之上的异质整合技术,要将这些芯片整合在一起,就是需要更大的ABF载板来放置。换言之,ABF载板耗用的面积将随chiplet技术而变大,而载板的面积越大,ABF的良率就会越低,ABF载板需求也会进一步提高。

目前,先进封装技术包括FC BGA、FC QFN、2.5D/3D、WLCSP、Fan-Out等多种形式,其中,FCBGA凭借内部采FC、外部采BGA的封装方式,成为目前主流的封装技术。作为ABF载板应用较多的封装技术,FCBGA I/O数量达到32~48,因而拥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与成本优势。此外,2.5D封装的I/O数量也相当高,是2D FC封装的数倍以上,在显著提升高阶芯片效能的同时,所需的 ABF载板也变得更为复杂。

以台积电的CoWoS技术为例,从2012年首度推出至今,根据Interposer的不同,这项封装技术已经可分为 CoWoS-S、CoWoS-R和CoWoS-L三种,目前第五代CoWoS-S已进入量产,预计于 2023年量产第六代CoWoS-S。作为先进封装技术之一,CoWoS采用了大量高阶ABF,不论面积、层数都高于FCBGA,良率也远低于FCBGA,从这方面来看,未来势必将消耗大量ABF产能。

除台积电外,Intel在2014年发布的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Embedded 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 EMIB)技术,其I/O数高达250~1000,提高芯片互连密度,并且将硅中介层内嵌于ABF,节省掉大面积的硅中介层。此举虽然降低了成本,但却增加了ABF的面积、层数与制作难度,将消耗更多ABF产能。据了解,Eagle Stream新平台的Sapphire Rapids将是首款具备EMIB + Chiplet的Intel Xeon数据中心产品,推估ABF消耗面量将是Whitley平台1.4倍以上。

由此可见,先进封装技术的出现毫无疑问成为了推动ABF载板需求的大功臣。

Server及AI领域需求升级

如果说先进封装技术是大功臣,那么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两大应用兴起就是头号“助力员”。当前,为满足HPC、AI、网通及各项基础建设的需求,无论是CPU、GPU、网通芯片,还是特殊应用芯片(ASIC)等关键芯片,都将加速内容升级的速度,进而往大尺寸、高层数、线路高密度这三个方向发展,而这样的发展趋势势必会拉高市场对于ABF载板的需求。

一方面,上文提到的先进封装作为提升芯片算力、降低芯片平均价格的一大利器,再加上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兴起对算力提出的全新要求,越来越多的CPU、GPU等大算力芯片开始向先进封装迈进。今年至今为止,最为震撼的应该就是3月份苹果推出的M1 Ultra芯片。

据了解,M1 Ultra采用了Apple自定义的封装架构Ultra Fusion,基于台积电InFO-L封装技术的架构,透过硅中介板连接2颗M1 Max裸晶,建构出SoC,可以最大程度缩小面积并提升性能。要知道,与此前处理器所用到的封装技术相比,M1 Ultra所采用的InFO-L封装技术需要采用大面积的ABF,所需面积为M1 Max 的两倍,且精密度要求更高。

除苹果M1 Ultra芯片外,英伟达服务器GPU Hopper 与超威半导体的RDNA 3 PC GPU 都将在今年改采 2.5D 封装,今年4月,也有媒体报道,日月光先进封装切入美国一流服务器芯片厂商供应链。

兆丰国际汇整数据显示,PC CPU中,预测2022~ 2025年PC CPU/GPU ABF消耗面积分别约为11.0%和8.9% CAGR,CPU/GPU 2.5D/3D封装ABF消耗面积则分别高达36.3%和99.7% CAGR。而服务器CPU中,预测2022~ 2025年CPU/GPU ABF消耗面积约10.8%和16.6% CAGR,CPU/GPU 2.5D/3D封装ABF消耗面积约48.5%和58.6% CAGR。

种种迹象意味着,大算力芯片向先进封装迈进将成为ABF 载板需求成长的主因。

另一方面,就是AI、5G、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兴起。以此前最为热门的元宇宙来说,AR/VR等头显设备作为未来元宇宙重要的入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芯片机会,而这些芯片机会也将成为推动ABF载板市场增长的新增长力。

今年年初,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曾发布报告透露了苹果AR/MR设备新动向。报告显示,苹果此次的AR/MR设备将配备双CPU,分别为4nm、5nm制程,由台积电独家开发;双CPU均使用ABF载板,这也意味着,苹果AR/MR设备将采用双ABF载板。郭明錤预测,2023/2024/2025年,苹果AR/MR装备出货量分别有望达300万部、800-1000万部与1500–2000万部,对应ABF载板需求600万片/1600-2000万片/3000-4000万片。

顺便提一下,苹果对于AR/MR设备的目标是10年后可取代iPhone。数据显示,目前iPhone活跃用户超10亿人,而且始终在稳步上升,即便按照当前数据来算,未来10年,苹果至少需要售出10亿台AR装置,这就意味著仅仅苹果AR/MR设备所需要的ABF载板数量就超过20亿片。

随着谷歌、Meta、亚马逊、高通、字节跳动等各大巨头的加入,未来市场竞争只会更激烈,带动着ABF载板的需求也将更为旺盛。

IC载板需求向大陆转移 供需缺口仍将延续

IC载板是IC封装关键部件,是连接并传递裸芯片(DIE)与印刷电路板(PCB)之间信号的载体,相比PCB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按封装方式可分为WB、FC×BGA、CSP四种,按基材可分为ABF、BT、MIS三种,其规模增长伴随半导体行业规模增速呈现一定周期性波动。2021年半导体行业整体景气度延续向上趋势,拉动IC载板市场规模高增,增速达到近十年来高点。

复盘历史,下游各类终端应用及所适配的封装工艺的交替驱动着IC载板的增长。从下游应用来看,PC、服务器、消费电子、通信应用合计占比95%,服务器/存储用高性能计算及存储芯片对载板需求是未来最主要增长动力。从技术趋势上来看,封装工艺的发展带动载板发展,FC工艺已成主流,多芯片3D封装、大尺寸高多层基板是当前发展方向。

需求端,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生产要素对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产生配套需求,HPC+AI服务器作为高算力代表加速渗透。ABF大尺寸、高密度线路契合HPC/AI多芯片异构及高密互联的需求,受益HPC/AI服务器芯片需求高涨。

另外,Chiplet封装工艺有望助力国产半导体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华为自研chiplet服务器芯片未来有望替代intelx86 处理器,配套需求利好国内ABF载板厂。据机构测算,华为服务器芯片每年大约可为国内ABF载板带来5.87亿元的配套空间。

与从同时,长存、长鑫储存芯片完成从0到1国产化突破,对国产BT载板又带来配套需求。综合来看,国产载板厂长期有望受益芯片制造、封测产能向大陆的转移所带来的产业链配套。

供给侧,IC载板存在资金、技术、客户三重壁垒。日本厂商最早全球领先,而后产能跟随半导体产业链部分转移向中国台湾、韩国,2020年CR10约80%,国产载板份额约5%且偏中低端。ABF载板需求高涨供不应求,主要载板厂高举CAPEX扩充产能,受制味之素ABF薄膜产能及良率影响供给仍受限,机构预计未来供需缺口仍将延续。

Chiplet 赋能华为自研服务器芯片弯道超车,国产载板配套正当时

华为受制裁“缺芯”被迫出售 x86 服务器业务。自 2019 年 5 月华为被列入实 体清单后,美国政府对于华为供应链封锁日益加强,2020 年 9 月 15 日后,镁 光、三星、海力士、英特尔、高通、索尼、联发科、台积电、中芯国际等存储、 处理器、代工厂商被迫停止向华为供货,华为陷入无法外采芯片、自研芯片无法 使用先进制程制造的局面,2021 年华为被迫出售部分消费电子业务(荣耀)与 x86 服务器业务(超聚变)。

Chiplet 封装工艺有望助力国产半导体企业实现弯道超车。Chiplet 俗称芯粒, 也叫小芯片,它是将一类满足特定功能的 die(裸片),通过 die-to-die 内部互联 技术实现多个模块芯片与底层基础芯片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芯片,以实现 一种新形式的 IP 复用。它可以将不同制程的芯片封装到一起达到系统化最优性 能,具有提高大芯片良率、降低设计复杂度与成本、降低制造成本等优势,在摩 尔定律放缓后被视为中国半导体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华为自研 chiplet 服务器芯片有望替代 intel x86 处理器。华为海思是国内最早 尝试 chiplet 厂商之一,2014 年海思第三代服务器处理器鲲鹏 916(ARM 架 构)即采用台积电异构 CoWoS 3D IC 封装工艺,将 16nm 逻辑芯片与 28nmI/O 芯片集成在一起。海思 2019 年量产的第四代服务器处理器鲲鹏 920,通过采用 Chiplet 技术,将 7nm 逻辑芯片与 16nmI/O 芯片等集成在一颗大芯片中,实现 了具有成本效益的系统解决方案。采用 chiplet 的高性能鲲鹏 920 芯片用于华为 ARM 架构服务器,叠加其自研 AI 芯片可实现对 intel/AMD/NVIDIA 芯片的替代,有望对华为出售的 x86 服务器业务损失形成弥补,也有望为国产载板厂打开 配套空间。

华为服务器有望为国产载板厂每年带来 5.87 亿元的配套市场空间。根据 IDC 数 据,2021 年中国 x86 服务器出货量将达到 375 万台,其中 AI 服务器占比约 21%,至 2025 年将增长至 525 万台,CAGR 8.8%。2021 年华为+超聚变在 中国 x86 市场份额合计约 18%,对应出货量 67.5 万台。华为的普通服务器内 置 2 颗 CPU,AI 服务器内置 4 颗 CPU+8 颗 AI 芯片(自研昇腾 910),我们 假设 AI 服务器出货占比为 21%。

国产储存芯片从 0 到 1 突破带来国产 BT 载板配套空间

存储芯片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PC、服务器等领域,按照 断电是否可保存数据可分为易失性(断电不可保存,DRAM、SRAM)与非易失 性(断电可保存,Flash)芯片。DRAM 与 Flash(尤其是 NAND Flash)是主 流存储芯片,占据 98%市场份额,分别作为运行内存(小容量短时高速存储)与数据存储(大容量长时低速存储)广泛用于智能手机、PC、服务器等下游领域。 智能手机、PC、服务器等设备需要进行数据存储,Flash 虽然读写速度相对受 限,但单位存储成本低,且断电数据不会丢失,因此用于大量数据的存放。但这 些设备运行时,处理器需要与数据进行频繁交互,Flash 无法满足要求,此时 DRAM,也是通常所说的内存,会先从 Flash 中读取数据并进行存储与改写, 其具有更高读写速度,可满足与处理器的交互需求。此外还有读写速度更高容量 更小的 SRAM 负责缓存处理器的临时数据。

国产储存芯片厂商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长存、长鑫有望在 NAND Flash、 DRAM 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为在存储芯片市场,美日韩厂商占据了主要份额, 其中 DRAM 市场韩国三星+海力士占有全球 72%的市场份额,在 NAND Flash 市场,韩国则占有全球 47%的市场份额,美日厂商瓜分剩余绝大部分份额,我 国储存芯片长期受制于海外厂商。为打破这一局面,国产千亿级项目厂商长江存 储(主攻 NAND Flash)、长鑫存储(主攻 DRAM)实现了储存芯片国产化从 0 到 1 的突破。长江存储武汉存储器基地一期产能已稳定量产,2021 年产能 10 万片/月,二期已于 2020 年 6 月动工,达产后总产能将达到 30 万片/月,预计 市场份额可提升至 7%,超越英特尔成为世界第六大 NAND 芯片厂商。长鑫存 储则已于 2021 年实现 6 万片/月产能目标,2022 年将达到 12 万片/月,市场份 额有望提升到 8%。国产储存芯片从 0 到 1 的突破为存储用国产 BT 载板带来了 配套空间。

文章来源:未来智库,半导体行业观察,九方金融研究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