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邓泰华:为未来提供更多选择,我国多样性计算产业发展刻不容缓

C114通信网 2021-04-23

华为通信数字经济

1203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C114讯 4月23日下午消息(蒋均牧)“为未来的多样性计算提供更多选择,我们要发展自身的计算产业。”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说道。在4月22日“多样性算力产业峰会”的发言中,他概述了华为在这方面的努力。

数字经济已成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中国数字经济占比GDP处于全球中位;数字经济时代,人均算力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在全球排名中等。伴随“新基建”的实施,全社会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未来我国算力发展空间巨大。

“算力是生产力”,一方面,面向未来的业务需求是多样化的,需要多样性算力;另一方面,过去算力主要是围绕着X86的算力,从芯片到数据库、到操作系统,更多是美国为主导的生态。发展自身的多样性算力产业已刻不容缓。

“如果我们的产业没有能力,数字经济发展也会受制于人,时刻担心这扇门何时会关上。当我们有能力时,反而全世界都开放了,我们能更高地拥抱全世界的创新。”这从中企突破28nm光刻机技术后海外立即解开限制,就可见一斑。

邓泰华介绍说,华为2019年开始先后发起了基于ARM的通用计算鲲鹏以及人工智能N腾产业,在过去一两年时间里得到合作伙伴积极响应和支持,经过大家共同努力鲲鹏和N腾产业初步构建了产业基础。

硬件开放方面,华为基于鲲鹏和N腾处理器开放主板,目前鲲鹏有12家整机伙伴;同时,从全方面对合作伙伴进行赋能,逐步构建基于鲲鹏和N腾处理器的硬件生态。

软件开源方面,华为将多年来构筑的基础软件实力,通过开源方式开放出来,先后开源了操作系统、企业级数据库、人工智能框架等,与合作伙伴一起发布商业发行版;通过开源社区治理,走向共建、共享、共治,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开源生态。

“今年随着开源社区的操作系统伙伴、数据库伙伴的竞争力不断往上,场景适配性越来越好。同时,结合今年的操作系统,也是整个体系化替代的机会。相信基础软件在今年会得到很好的发展。”邓泰华谈到。

使能伙伴方面,华为提供支撑应用软件的开发套件,以及应用使能套件。随着工具平台不断完善,国内各个行业往基于ARM体系的迁移也在加速,从2019年的7%迅速提升到2020年的40%,今年的目标是达到70%——这意味着华为所聚焦的国计民生行业、运营商行业,将有超过70%的算力份额应用鲲鹏体系,包括硬件操作系统。

人才发展方面,华为与教育部、教职委、第三方教学机构合作,致力于将鲲鹏、N腾推向高校,成为高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等理工科专业的必选课程。2020年合作高校规模已超过70所,计划未来3-5年在国内覆盖超过2700所高校、高职、高专,为未来国家计算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鲲鹏产业、N腾产业不是华为的,而是大家的。希望通过这样的开放生态共建,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参与,发展我们自身的计算产业。而且华为坚信,除了鲲鹏和N腾处理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基于ARM的芯片加入进来。”邓泰华旗帜鲜明道。

他还强调,运营商一直是引领产业创新最重要的力量,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从联接到计算,华为希望与运营商一起续写我国通信事业的辉煌,推动中国多样性算力产业链成熟,构建多样性算力信息基础设施;并且“立足中国走向全球”,树立多样性算力全球标杆,加快构建基于ARM的多样性算力全球新生态。

作者:蒋均牧来源:C114通信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C114通信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