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壁垒、高利润!海风景气度拐点已至,海缆行业充分受益

NE人 2023-12-19
3757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十四五”期间,我国规划了五大千万千瓦海上基地,各地出台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规模已达8000万千瓦,这将推动海上风电实现更高速发展,到2030年累计装机将超过2亿千瓦。

机构对海上风电发展期龙头公司前景充分看好。长江证券认为,海缆行业具有属地资源、业绩背书、技术要求等壁垒,头部企业在争取订单时具备明显优势。

海风景气度拐点已至,装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国内海风发展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一,沿海已有9省具有海上风电并网项目。根据GWEC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1GW,首次超过欧洲(30GW),占到全球海风装机规模的49%。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有9省具有海上风电并网项目,其中广东、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6省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规模均达到GW级别规模。

根据我们的统计,除上述9省以外,还有广西、海南两省也有海上风电项目在推进,预计在23、24年陆续会有项目并网,届时沿海具有海风并网的省份达有11个。

东部沿海省市用电需求大,陆风和光伏发展空间有限,发展海上风电是解决用电缺口,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平价降本推进迅速,经济性持续提升。根据IRENA的数据,2010-2019年,国内海风加权平均LCOE从1.21元/kwh降至0.77元/kwh,降幅为36%,2021年海风LCOE进一步降至0.51元/kwh,相比19年下降34%,已接近前面9年时间的降幅,海风降本大幅提速。2022年,新并网的海风项目不再享受国补,海风进入名义平价时代。

根据CWEA在23年初发布的报告《海上风电的发展空间与降本途径》,沿海地区的海风加权LCOE进一步降至0.31-0.34元/kwh,已低于沿海省市的标杆电价水平,大部分地区的海上风电实现了平价上网。

CWEA预计随着风场开发建设规模化、风机大型化、输电线路以及风机基础不断优化,海上风电的成本还能持续降低,预计LCOE到25年还将下降10%+,到30年还将下降20%+。经济性提升将增加业主发展海上风电的积极性,推动海风装机需求快速释放。

各省规划的十四五海风装机目标超50GW,当前完成度不到一半,后两年有望提速。根据CWEA的统计,沿海11省市规划的“十四五”海风开发目标超60GW,新增装机目标超50GW。22年和23年,由于疫情、用海政策调整以及军事、航道等限制性因素的影响,海上风电项目推进缓慢。截至23Q3,“十四五”海上风电累计装机仅22GW,完成度不到一半。

如果要圆满各省市制定的“十四五”目标,后两年的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将会明显提速,有望迎来一波装机小高峰。

国管海域开发提速,海上风电的发展空间打开。23年5月,广东省发布《广东省2023年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首次开放国管海域的项目竞配,预选项目15个,容量16GW,再从中遴选出8GW项目作为开展前期工作的示范项目。此外,山东、广西、江苏、辽宁、上海等省份也相继启动了深远海项目的前期工作招标。

根据水规总院的数据统计,当前已经并网的约30GW海上风电项目全部位于近海的省管海域,近海海域剩余技术可开发量已不足100GW,而专属经济区及领海外其他海域的深远海海域的理论可开发量有4500GW,其中近中期具备经济开发价值的场址主要位于离岸150公里内,技术可开发量达到300GW。

因此,随着各省国管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开发逐渐提上日程,海上风电在“十五五”及以后的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海上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步拉动海缆的需求增长

海底电缆是海上风电项目 开发重要环节,也是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较为主要的区别所在,约占海上风电投资 的 8%。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 年全球风电海底电缆行业市场规模为 119 亿 元,与 2019 年市场规模相差无几,2013-2020 年均复合增速为 22.35%,增长速度 加快,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 578 亿元。

由于 2021 年是风电补贴的最后一年,出现了海上风电抢装潮,因此 2021 年海 上电缆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 年我国风电海底电缆 行业市场规模为 60 亿元,同比上涨 53.85%,2013-2020 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 79.48%;2021 年,由于抢装潮的出现,国内市场规模大幅增长,达到 279 亿元, 同比增长 365%;2022 年市场规模 90 亿元,同比下降 67.6%。我国年均复合增长 速度是全球增长速度的 3.5 倍,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254 亿元的市场规模。

我国海缆交付量持续提升。中国海缆交付量 2020 年达到 2904km,近年持续提 升,同比 2019 年增长 1.4%。随着海上风电建设需求持续向好,海缆交付量将进入 持续增长轨道,主要原因如下:1.海上风电项目离岸距离越来越远;2.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增加;3.集电电缆电压等级增加,送出电缆等级也在增加。

海缆技术要求高,码头资源造就行业壁垒

海上风电海缆主要用于将海风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输送到陆上。海缆是铺设在海 底的电缆,包括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两大类,更进一步可分为交流海底电 缆、柔性直流海底电缆、脐带缆、动态海缆、海底光缆等类别。其中海底电力电缆 是专门设计于在海底中输送交流或直流电流的电缆,传输电流的类型取决于海洋输 电线路的容量、长度及成本等,可用于连接智能电网,为岛屿、海洋平台和海底观 测站等供电,或将海风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输送到陆上变电站等。 海上风电场的海底电缆的一端连接风电机组,另一端连接陆地升压站或集控中 心,中间可能还要连接海上升压站或换流站。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场升高电压通常 采用二级升压方案,即风电机组输出电压经箱变升压至 35kV 后,分别通过 35kV 海 底电缆汇流至 110kV 或 220kV 升压站,最终通过 110kV 或 220kV 线路接入电网。 因此,海上风电常用的海底电缆主要是 35kV、110kV 和 220kV 三种。

根据发挥作用的不同,海上风电海缆可分为阵列海缆和送出海缆。阵列海缆主 要用于汇集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传输到海上升压站,目前主流的电压等级为 35kV,正在向 66kV 发展;送出海缆负责将经过升压后的电能输送至陆地集控中心, 目前主流的电压等级为 220kV,正在向 330kV 和 500kV 发展。 通常情况下,海缆比陆缆具有更高的性能要求。海缆主要应用于水下,除需要 满足基本的电气性能外,对阻水性能、机械性能也具有更高的要求。在阻水性能方 面,海缆在水底由于外力破坏造成损坏时,需阻止水分渗透进电缆内部,通常需要 在海缆内部设计专门的阻水结构,同时起到抵御腐蚀和水压的目的;在机械性能方 面,由于海缆体积较大且应用的水下环境复杂,因此在敷设和运行过程中需要更高 的机械性能,通常需要设计金属丝铠装结构,以加强其机械强度。

海缆行业在生产工艺、历史业绩、生产设备、产能布局上具有较高的壁垒。

(1)生产工艺:海缆生产工艺更为复杂,高电压等级海缆生产难度增加。海缆 运行的水下环境复杂,强腐蚀、大水压的应用环境使得海缆对耐腐蚀、抗拉耐压、 阻 水防水等性能要求更高,其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生产工艺、质量管理、敷设安装、 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难度较高,目前国内仅有少数企业具备海缆生产能力,具备 220kV 以上海缆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更少。随着海缆的电压等级提升,其生产制造 的难度系数也大幅提升;此外,海缆的生产也比同电压等级的普通电线电缆技术要 求更高。

(2)历史业绩:海缆的性能和质量要求高,招标通常要求有相应的资质和可靠 的运营业绩。电线电缆产品的主流目标市场是国家重点行业,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 可靠性、耐用性要求高,通常以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电线电缆厂商不仅要有相应 的资质证书,还必须具有性质和复杂程度类似的工程的供货经历和产品稳定可靠的 运营业绩才能进入客户的投标程序。海缆工程由于投资更大、敷设维修难度更高, 因此海缆产品使用客户对电线电缆厂商的要求也更高,一般都会对生产商进行实质 性考察确认。

(3)生产设备:高压海缆生产设备是主要的生产瓶颈之一。目前国内的高压海 缆 VCV 立塔交联生产线主要依赖进口,并且生产设备的建设周期通常较长。因此对于在高压电缆 VCV 立塔交联生产线上仍没有布局计划的企业来说,高电压等级海 缆的生产和出货会受到一定限制。高压海缆 VCV 立塔生产设备将成为海缆扩产的重 要壁垒之一,从而延长海缆产能的建设周期。

(4)产能布局:海缆具有较强的区域属性。海缆的铺设通常需要大型的船舶装 备,主要体现挖沟船、吸泥船、铺缆船等大型船舶,而船舶资源具有选取难度大、 时间窗口锁定困难、船舶外取成本大等特征。此外,海缆的一次储线涉及几百吨乃 至几千吨货物的储存,采用整体吊起的方案,无论是难度和费用要求都较高。因此 通常要求海缆企业的生产基地布局在沿海地区,并且附近有满足使用条件的码头资 源,以保证在运输成本上有所节省。

海缆较强的区域属性直接导致对海缆企业的港口资源及码头资源提出了较高的 要求。在敷设过程中,海上风电塔筒、桩基需要通过港口码头完成运输;单根海缆 重量显著,可达几百上千吨,存储时需要采用大型收线地转盘,通过专用的海缆敷设船 运输,因此靠近江河湖海是海缆企业选址的重要前提。因此自有码头的海缆企业通常 运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我国万吨级以上的泊位数量有限,增速也很缓慢,根据 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 年我国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 2300 个,内 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 451 个,而其中大部分泊位规模较小,2022 年我国 10 万 吨级以上港口泊位数量为 478 个,占比 17.38%。

头部厂商具备领先优势,二线厂商主要在35-220KV的海缆市场中形成竞争。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中天科技、东方电缆和亨通光电分别位列前三,CR3高达87%。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海缆市场的高景气使得部分传统电线电缆龙头也进入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目前来看,头部三家厂商在超高压海缆产品(220KV以上)的生产能力、交付业绩以及产能属地化布局上仍然具备领先优势,未来二线厂商的竞争主要发生在35-220KV的海缆市场。

我们认为随着二线厂商的进入,行业集中度会有所下降,但在高速扩容的市场中,头部厂商的业务体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凭借产品结构的升级保持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而二线厂商进入市场后,将首先在35-220KV的海缆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并不断积累自身的实力,向前追赶头部三家的步伐。

文章来源: ​远瞻文库,财是,数据宝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NE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