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沉淀,这家光伏企业从不说大话!

光伏子 2020-12-17

高纪凡光伏产业光伏

3060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回顾光伏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环境冷热变化是常态,波峰波谷折腾也是常事。而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是为数不多经历过金融危机、欧美双反、产能过剩的光伏业低谷期,依然保持着顽强生命力的光伏企业。也是中国光伏企业从举步维艰到昂首阔步的缩影。最初,高纪凡是打算做化学添加剂并打算将其发扬光大的。

很少人知道,高纪凡师从已故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唐院士。高纪凡在吉林大学读硕士时,当时唐院士任吉林大学校长。这位唐院士的专长是物理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化学,特别是量子化学。

不曾想,并非太阳能专业出身的高纪凡,却成立了全国、乃至全球最早一批光伏企业——天合光能。高纪凡洞若观火,从两次国际性举动嗅出了新能源在未来最具发展前景。

1997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上,《公约》生效后的第一份议定书草案:《京都议定书》草案出炉,高纪凡认为各国需要新型能源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1998年5月29日,中国签署《京都议定书》,成为其第37个签约国。

继京都议定书后,同年, 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签署了“百万屋顶计划”, 宣布将建设上百万个家用光伏系统, 更坚定了高纪凡进入光伏行业的信心。

应运而生

1992年,高纪凡回到故土常州创业,成立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物理化学出身的高纪凡瞄准的是氟碳铝板幕墙这个商机,当时这种建筑外装饰材料只是在欧美国家使用,其所具备的优越性能和市场竞争优势是当时许多建材专家都不了解的。1997年底,常州天合应运而生。

1998年初,斥资600万元从日本引进生产线,用最快的速度开始了铝板幕墙的大规模生产。高纪凡是不惜重金将氟碳铝板幕墙引入内地的第一人。而天合拿下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外墙装饰工程,位于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中央军委大楼。

中央军委办公大楼

天合名气大增,被誉为“黑马”,一跃而成为该行业华东老大。订单滚滚而来,

1999年,也是天合研制成功了中国首座‘太阳房’,这个首座不是笔者判定的,也不是天合判定的,是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认定的,也被称其为中国太阳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高纪凡似乎从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人,也不是尝到甜头就不思进取,他给笔者的感觉更像是个象棋手,往往能从大局出发,着眼于长远,走一步看三步,甚至更多。

2004年天合开始制造组件,当年产能10MW,并且开启了欧洲市场征战之旅;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开始实施,作为参与过该法案编写工作的天合光能也是在这一年,登陆了纽交所。

金融危机后的2019年天合光能更是逆势发展,成为全球前五位的光伏组件企业;次年6月,天合光能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完成了美股回A的“华丽转身”。

只有披荆斩棘的人,才能以最强悍的姿态通过命运的考验,开辟自己的一番天地。201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高纪凡曾表示 : 光伏行业应该进行合作,利用各自的产业优势进行合作,从过度竞争的局面中走出来,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为我国,亚洲乃至全球的能源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提供支持。高纪凡深知行业内协同合作才能多环节布局应对市场。

11月起,天合光能就与业内硅料、硅片、玻璃三大环节各企业达成多个长单合作,预计采购总额超220亿元。


其最新财报显示,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26 亿元,同比增长18.66%;实现归母净利润8.32 亿元,同比增长118.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7亿元,同比增长78.21%。


其中电池组件业绩在全行业净利润增长最高!


同时,报告期内分布式用户同比也有较大提升,公司海外高毛利地区的光伏组件业务销售增长同比大幅上涨。

对210情有独钟

而一个企业要屹立不倒,基业常青,就必须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发展变化, 不断调整战略方位, 主动寻求突破,特别是对于光伏企业来说。在技术创新方面十分具有发言权的天合光能,自2011年以来,其晶硅电池效率及组件功率输出已经20次打破世界纪录,实现了全球性的突破。

从2020年初开始,在光伏组件技术叠代加速的大背景下,光伏行业飞跃式进入了500W+超高功率时代,扩大硅片尺寸成为近年提高组件功率的最直接方式。

210mm和182mm阵营也愈演愈烈。笔者先解释下210mm和182mm指的是硅片尺寸。硅片一般为方形,按照边长标注尺寸。主推边长为210mm的企业,被业内称为210mm阵营;采用182mm尺寸的,则被称为182mm阵营。其实对于下游企业来说,用什么尺寸的硅片和电池都不重要,他们更看重同等尺寸下的组件发电效率。

但是为了化解风险,这其中也不乏两边都站队的企业。但从天合光能的技术路线来看,似乎对210情有独钟。大家都知道,210mm尺寸几乎是目前光伏行业硅片的极限尺寸,而天合从发布500W光伏组件开始到目前最新的600W组件无一例外采用的都是210mm尺寸。


2020年2月27日,天合光能在行业内率先推出500W+至尊超高功率组件,树立了光伏5.0时代新标杆 。3月,至尊组件中试线便已进入量产,并开始出货。

7月16日,天合光能再次刷新纪录,发布600W和550W至尊系列超高功率组件,其中600W组件效率高达21.2%。9月17日,首块550W量产组件于天合光能盐城制造基地正式下线。

600W至尊组件发布会

到2020年底,天合光能210组件产能将超过22GW,2021年在全球产能将超过50GW。到2022年底,至尊组件将占公司组件总产能的70%以上,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并实现稳定供应。

以上500W、550W、600W都是天合的至尊系列,基于210mm大尺寸硅片、PERC单晶电池、多主栅技术、高串功率设计。目前,“至尊”组件全球累计签单超2GW,订单遍布欧洲、亚太、拉美和中东等主要市场。

在天合看来,210应该是“更低成本、更高收益”的最佳选择。其市场部总监曾表示,随着技术的提升,电池转换效率有望达到24%以上,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

在包装方式和运输方式上,天合光能采用的是目前主流的组件竖向堆码装柜。

40HC集装箱

对于集装箱,组件宽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在常用40HC (高柜) 集装箱的内尺寸下,至尊组件两托包装的总高度堆码后,可实现装载及放置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回顾天合这些年,从第二代158.75的光伏硅片尺寸直接跨越三代,携210迈入600W+的时代;同时在业内不乏看空210mm的声音下,质疑其超大功率组件零部件匹配度、运输、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时,一同推出了新一代的解决方案。

上周三,天合光能发布天合跟踪开拓者(Vanguard)600W+系列跟踪支架解决方案[ 包括安捷(Agile)600W+和开拓者(Vanguard)600W+两大系列多款解决方案) ],完美适配210mm超高功率600W+和550W组件,顺应了600W+超高功率行业发展趋势。

其产品线总经理表示,2020年,天合跟踪全球出货有望超过2GW,2021年,天合跟踪自主产能将达到7GW,其中70%是与600W+超高功率组件匹配的新型跟踪支架解决方案。

同日,还有天合210超级工厂,震撼亮相。目前,天合光能已经在浙江义乌、江苏宿迁、江苏盐城建设三大210超级工厂。

工厂内全新的焊接机能以每小时4000片左右的速度进行焊接,是目前全行业最快的设备。看来,天合对于他的210规划十分清醒,而且更偏爱“配套”,次一系列行动也预示着210产业链发展已然成熟。

探索+沉淀

高纪凡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十分谨慎且坚定的,一步一步,有条不紊,而他的种种举措给人一种十分自然而然的感觉,完完全全聚焦于自身,不说大话,边发展边探索,越探索越小心。

当前,中国光伏走到了平价时代的关键转折点,高纪凡在2019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暨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曾表示,在规模上,平价时代之后光伏行业不会有爆发式增长,未来光伏行业是一个稳步增长的态势。而整个能源行业,需要大家联手,在技术创新上达成合作,打通政策与产业之间的联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能源变革中来,行业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10天前,12月5日,2020江苏省光伏产业协同发展大会上,天合光能副总裁冯志强也表示:技术并不难,关键在于不要走错,切莫推的太快,一步一步坚定走,才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高纪凡告诉我们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光伏这条路还很长,保持炙热,坚持下去,要做擅长的事,不要太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少竞争,多合作,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发挥自己的长板,前路一定充满无限可能!

来源:光伏盒子 admin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光伏子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