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上下游盈利两级分化

能源改变生活 2018-04-20

金风科技新能源能源

1333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力发电的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今年初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17年风电并网运行详细情况显示,风电年发电量比重较2016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较去年同期增加203小时。全年弃风电量同期增加78亿千瓦时,弃风限电形势大幅好转。

通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4月8日风能概念上市公司中已有超50家发布了2017年年报,其中净利润亏损企业3家,这一情况比2016年明显有所好转。

值得注意的是,单从净利润情况来看,上游风电机组或配件制造商与下游风力发电企业盈利能力两级分化。金风科技、上海电气两家公司净利润超20亿元,明显优于银星能源、吉电股份等公司。

上游设备盈利明显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弃风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且发电公司风电的毛利率相比制造类公司的毛利率要低。在整机制造商方面,市场集中化明显,其中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约占据了国内新增装机市场的44.2%;金风科技以装机量5.3GW遥遥领先,公司拥有的直驱永磁技术也代表了风力发电领域最具前景的技术路线;国电联合动力和阳明智慧能源以及上海电气占据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分别为7.1%、6.2%、5.7%。

而市场份额的优势也体现在了公司的年报中,去年金风科技净利润在风电概念公司中遥遥领先。据3月24日金风科技发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251.2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8%;净利润为30.55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72%;扣非后归上净利润为28.87亿元,同比增加0.77%。去年,公司新增装机量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据年报显示,金风科技2.0MW机型销售占比上升显著,比2016年增加9.79%,收入同比增加34.66%,目前已经成为公司利润贡献的重要来源之一。

3月30日上海电气公布了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下降10.13%;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10.96%。

下游发电企业日渐艰难

风电机组制造公司的业绩可圈可点,但风力发电企业却仍难有起色。

银星能源此前披露年报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5亿元,同比下降35.18%;净利润亏损1.89亿元,上年同期公司盈利1103万元。亏损主要由风资源下降、新能源发电产业持续限电、交易电价下降、装备制造业订单减少等因素造成。

吉电股份3月29日晚披露年报,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1.02亿元,同比增长15.85%;净利润亏损3.4亿元,每股收益为负0.16元。

吉电股份的电力生产以火电、风电、太阳能为主。截至2017年末,吉电股份发电总装机容量521.67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281.5万千瓦,新能源已投产装机240.17万千瓦,新能源份额提升明显。不难看出,随着近几年新能源业务的大力拓展,公司新能源结构占比逐年提升,将转型为清洁能源为主的上市公司。

对于未来我国风能未来的发展,有业内人士称,风能因其清洁性和可再生性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力度投资建设,现已经成为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当然,截至目前风电的发展还有诸多问题未有效解决,如弃风限电问题依然严重,欠发达地区供电增长速度超过了供电需求的增长,多数电量在难于输送至外省的情况下,会限制发电。保持装机量和基础设施协调一致,有效解决电力存储和转化势在必行。应将风能的发展规划有效地整合到电力发展规划中,只有协调统一才能更高效地利用风力发电。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陈辛华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能源改变生活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