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情报NMT | 润滑油添加剂需求量巨大 多功能复合剂为研发新方向

新材料情报NMT 2020-09-01

润滑油添加剂新材料润滑油

1736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润滑油添加剂是加入到润滑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在成品润滑油中含量占2%-35%,可改变润滑油的物理及化学特性,提高润滑油在机械系统中的效率并增强其性能,使其可承受极端操作环境,降低燃料消耗。

近几年来,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及工业制造规模的不断扩大,润滑油添加剂的需求量巨大,需求量由2014年的78.2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91.9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国内整体行业需求量高于全球1%-2%的平均增速。而中国润滑油添加剂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外资企业所占据,发展多功能复合剂成为研发新趋势。

国内行业发展起步较晚 后期竞争激烈

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其中润滑油添加剂是目前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润滑材料。

润滑油添加剂主要分类

20世纪30年代后,全球汽车工业开始兴起,发动机逐渐向大功率方向发展,润滑油添加剂需求不断加大。1935年,美国开特皮勒公司和加利福尼亚研究公司共同展开了对润滑油添加剂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国外已取得较大发展,而国内市场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末期,对润滑油添加剂的系统性研发才正式开启。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润滑油添加剂生产能力已明显提高,基本能适应国内油品的需要。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润滑油添加剂企业陆续进入国内,引发激烈市场竞争。2003年,中国润滑油消费量达40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市场。

中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发展历程

行业产业链分布不同 应用差异明显

中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产业链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游石油化工行业、中游润滑油添加剂行业、下游润滑油行业及终端市场应用。上游对进口产品依赖性高,中游全球四大剂公司是中国乃至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长期的领导者,民营润滑油添加剂企业不断提升自身议价能力;下游目前中国约有1200家润滑油产品生产商,生产规模在万吨以上的约为200家,其他多为规模小的润滑油调合厂。

2018 年中国润滑油添加剂消费结构

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机动车保有量规模庞大,消费需求旺盛。另外,中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利好政策不断出台,高端装备制造业被提升至战略地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为中国润滑油添加剂市场的长期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中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相关利好及监管政策

本土企业创新能力、资金流量不足,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存在研发技术和资金两大主要壁垒,基础化工发展水平不高,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严重,现有产能过度向低端产品集中,是制约中国本土润滑油添加剂企业发展的一大限制因素。

行业典型企业

中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呈现出高、低端产品两极分化的竞争趋势,行业主要竞争参与者包括:全球四大剂公司(路博润公司、润英联公司、雪佛龙奥伦耐公司、雅富顿公司)、国有润滑油添加剂企业(兰州中石油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等)及民营润滑油添加剂企业三大类。

中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主要参与者

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6 年,是一家从事特种造纸化学品及润滑油添加剂研发、生产、销售的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环保、高效润滑油添加剂产品,旗下润滑油添加剂产品种类超过40种、产品超过100个,在中国本土润滑油添加剂企业中已具备较强竞争实力。

瑞丰新材主要产品

锦州百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1 年,建立了一套生产管理系统,拥有多家润滑油添加剂生产企业,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添加剂产品和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产出的润滑油添加剂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锡南方石油添加剂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来自于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上炼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具有二十年的精细化工行业生产经验,以生产润滑油添加剂单剂和复合剂为主,产品出口至欧洲、北美、中东及东南亚地区。

未来节能环保成主旋律 发展前景无可限量

当前,节能环保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为化工新材料、高品质润滑油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更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中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发展多功能复合剂成为研发新趋势,需在单剂的制备上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剂产品,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中国润滑油添加剂需求量,2014-2023年预测

车用润滑油添加剂是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未来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还将不断增长。同时,在中国严格的机动车排放管理下,环保型润滑油添加剂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预计到2023年,中国润滑油添加剂的需求量将达到113.1万吨,继续保持高于全球平均增速的增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材料情报NMT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