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智行OS三部曲:做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基础平台

亿欧网 2021-04-30

汽车自动驾驶智能时代

3862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进入2021年,智能汽车领域热闹非凡,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加速发展,北汽极狐、东风岚图、上汽智己等传统汽车的新实力品牌初露锋芒,百度、小米、滴滴等开始造车,斑马智行、华为等推出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智能电动车大潮下,呈现出“百车大战”态势。


政策鼓励与技术创新是智能汽车发展的双轮驱动力。实际上,自2019年国家发改委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快速发展,造车大潮就已经悄然开启,风口共同指向“软件定义汽车”。2021年的上海国际车展,成为车企和智能解决方案公司的练兵场,新的格局在混乱中逐步形成。

“互联网发展的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个核心载体。”上海车展期间,斑马智行联席CEO张春晖在接受亿欧汽车等媒体采访时表示,“PC是第一个载体,将人和电脑连接起来,同时也连接起庞大的服务;之后的十年,移动互联网发展最为蓬勃,手机就是第二个重要载体,把人紧密连接起来;再往下十年或二十年,汽车将成为第三个核心硬件载体,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智能终端。”

实际上,2016年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联合发布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已经开启了以汽车为载体的互联网时代。斑马智行是两大巨头的合资公司,当前斑马智行合作的量产互联网汽车已经超过150万辆。

张春晖认为,互联网汽车最大的意义是让汽车在线了,汽车在线就意味着智能设备在线,人在线和服务在线,“在线”是数字化重要的基础。“以前有观点提出将手机上的东西简单复制到车上就是服务,但显然都没那么成功,我们最终发现这只是个过渡方案、中间状态。”

智能化升级趋势下,汽车已经从简单的交通工具逐步发展成移动智能终端,将来可能变成机器人。随着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极大的助推了整个智能汽车行业发展。

汽车产业会有两大机会:一个是智能化,一个是数字化。斑马智行认为,整个汽车产业拥有两条发展主线,即智能化和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的是产品,让汽车更加智能;数字化驱动的是产业,基于大数据重构产业各环节。只是因为处在行业初期,所以行业感知度不强。

产业发展初期效率更重要,垂直的供应链结构依然运转顺畅。当电池、芯片、操作系统等横向能力开放共享,产业将从效率走向规模化,张春晖判断。

“软件定义汽车”牵动车企及上下游神经。麦肯锡预测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与汽车软件和电子电气架构相关领域的全球销售额将达到469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将达到1610亿美元,为全球最大。预计2030年软件驱动的产品内容占比将达到30%,届时硬件驱动占比减少为41%。

特斯拉被认为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标杆,它带给行业两个最显著的冲击:第一,软硬件解耦。基于SOA理念,让汽车的物理开发和数字开发并行不悖,但更多是由软件来定义差异性。第二,软件商品化。无论是以月为频率的软件更新带来的性能和体验提升,还是类SaaS的订阅收费,特斯拉所代表的新商业模式延长了汽车生命周期和价值周期。

在软件定义汽车大趋势下,“智能”是核心要素。张春晖认为,汽车围绕动力引擎发动机,多年来已经形成硬件定义汽车生态;未来一段时间,汽车围绕数据引擎操作系统,还将形成以软件定义汽车为核心的智能生态。

这个观点与一汽集团战略管理及商业规划部总经理柳长庆的思考相近,他在去年的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曾表示,传统汽车四大总成是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和电子电气,而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以智能为核心的计算平台将成为汽车第五大关键总成。

对于“智能”的定义,部分车企及互联网公司倾向于“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很重要,但自动驾驶不是智能的全部。”张春晖指出,即使无人驾驶时代来了,社会还是围绕人运转的,人还是乘用车的主体。

人机共驾是斑马智行对未来一段时间智能汽车的核心判断。基于人机共驾,张春晖在今年年初的斑马智行技术节上,首次明确提出汽车智能化的三个方面:交互智能、服务智能和驾驶智能。每一方面的智能都需要操作系统、数据和AI算法的深度融合。


年初,斑马智行发布了CloudCar,与物理汽车不同,CloudCar是智能操作系统与在线数据结合的智能体,与用户息息相关。对于车企来说,CloudCar是汽车实现汽车交互智能、驾驶智能、服务智能的核心部件;对于用户来说,CloudCar用户能够获得专属于自己的智慧出行体验。

本次车展上,CloudCar在智己L7上初步落地。在智己L7的发布会上,“信任增强体验”在业内被首次提出,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的体现。基于SOA赋能、多域无界融合、多层级人机交互,让用户对“智能”的信任度不断提升。与其他车企大谈的自动驾驶不同,“信任增强体验”关注的是汽车自动驾驶过程中的数据智能和用户心理感受。

智己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采用“全流程数据驱动算法”,走的是Data-Driven数据驱动技术路线。利用车端产生的实际数据,不仅能推进算法快速学习与持续升级,每个小进步也能直接反馈到用户体验上。同时系统还会分析、模仿用户的驾车习惯,从并线操作到加减速,它在不断复刻用户的喜好。这是与业内规则驱动的自动驾驶的主要差异,也是信任增强体验的典型案例。


智己表示,Data-Driven比传统方案问题识别率提升近10倍,视觉辅助标注提速100倍。目前,旗下首款产品智己L7的智能驾驶软件中,已在感知、融合、预测等方面实现了数据驱动。

CloudCar与物理汽车结合构成智能汽车,这是斑马智行对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智能汽车的理解。在智己汽车上,CloudCar基于异构融合式智能座舱OS落地。

提到智能座舱,公众普遍认知是中控大屏、液晶仪表、HUD抬头显示等智能硬件,但实际上决定硬件智能化的核心在于背后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伴随智能汽车计算集中化,智能座舱芯片、OS均呈现异构融合式发展态势,在芯片层面的SOC方案已经成熟行业背景下,异构融合式操作系统的出现,有望重新定义智能座舱体验。

过去五年,国内操作系统市场的争夺主要体现在车机方面。按照对车机底层操作系统改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基础型操作系统、定制型操作系统、ROM型汽车操作系统和超级汽车APP。国内很少有企业采取自研形式深入开发,目前仅有斑马智行和华为鸿蒙。

但车机系统承载的能力本质是,基于超级账号的服务智能,外加一定的交互能智能,所以基础操作系统相对于ROM型操作系统的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这一情况,在新一代智能座舱上,正在发生本质性变化。车展期间,斑马智行异构融合式智能座舱OS伴随智己L7上市。

斑马智行首个异构融合式智能座舱OS架构简图/企业

据了解,面对当前汽车行业发展形势和电子电气架构变革,斑马智行制定了操作系统演进“三部曲”战略:即智能车机操作系统、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智能整车操作系统。

“目前我们处在第二步,在面向智能座舱的时代,其实最大的变化不是功能多少,也不是技术驱动,而是大家对汽车的关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关注车的功能到关注第二空间这样的一个概念。”张春晖认为,当把车放在城市里思考时,车就是第二空间,可以是家、办公室甚至K歌房。车同时具有移动属性,也具有手机不具备的空间属性,因此斑马智行慢慢从关注驾驶员的各种服务到把整个空间当成对象,去关注整个车。

从斑马智行的能力和实践来看,异构融合式智能座舱OS成为新的解决方案。基于AliOS的系统级融合,相对于基于QNX+Android的中间件或应用级融合,拥有更多相对优势。以多屏联动功能实现来看,从客户价值到用户价值再到开发者价值,优势明显。

AliOS融合方案与Q+A融合方案在多屏互动功能上的对比/企业

亿欧汽车认为,在E/E架构集中化变革的真正智能座舱时代,斑马智行对应的底层操作系统、AI和大数据能力,将占据汽车软件能力的制高点,将和国内其他企业所谓的车载OS,开始真正拉开差距;也让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开始逐步拉开差距。 

进入2021年,智能汽车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亿欧汽车通过与多位行业人士交流认为,此时间节点下,作为软件定义汽车的关键部分,智能操作系统将迎来快速发展,围绕行业布局的竞争格局有望快速形成。

亿欧汽车判断,在未来产业格局变化中,互联网巨头、车联网公司与车企的融合将加速渗透。届时,围绕汽车硬件和软件的生态分工也将快速形成。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快速找准自身定位,确定竞争优势。

显然,站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十字路口,斑马智行早已做好准备。背靠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两大公司,斑马智行不仅在技术层面积累了优势,在生态布局上,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储备。

目前,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是斑马智行合作的两大头部客户。在赋能车企客户方面,斑马智行提供的不止是OS软件,还有围绕OS核心能力形成的智能生态,如围绕汽车操作系统感知、连接、计算三大核心能力,斑马智行与合作伙伴成立了多个联合创新中心。

在本次车展期间,还与速腾聚创、AutoX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基于人机共驾的新一代智能座舱,发力高级别自动驾驶,并布局整车智能座舱OS。

过去五年,斑马智行形成了丰富的互联网服务生态,接下来,将围绕OS能力紧密相关的硬件方面加大联合创新力度,以对客户进行整体性生态赋能。而在合作模式上,斑马智行以清晰的定位给出答案:Banma Inside。 

随着汽车产业朝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已经到来。亿欧汽车认为,围绕数据与算力服务的时代已经悄然开启,以数据作为重要支撑的汽车产业将迎来深刻变革。

站在重要时间节点,斑马智行通过自研,已经构筑起了完整的技术壁垒,可以为汽车提供从操作系统底层到中间件再到上层应用的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数据将成为汽车智能化的根本性能源,斑马智行对于数据的理解和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能力,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斑马智行认为操作系统才能真正解决大规模软件问题,操作系统具备分层解耦和框架平台的特性,能够解决平台化、行业共享等问题。从软件上来看,软件同样有基础软件,中间OEM要做定制化软件,以及上层的用户个性化软件,而这三层软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基础软件是越通用越好,上面两层是由操作系统提供框架能力,能帮助企业快速解决问题。斑马智行要做的,是打造面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软件平台。

张春晖指出,在PC时代,大家都经历过,软件工程像个泥潭,复杂程度高,越投入越不收敛,直到最后微软的Windows出现,PC产业才进入黄金时期,高速发展,在这之前软件行业非常小。在汽车时代,他认为也会经历类似的事情,只是还没有到那个时候。

亿欧汽车认为,斑马智行在“软件定义汽车”赛道上的切入点是独特的,以交互智能为核心,融合阿里巴巴集团生态形成服务智能,融合汽车客户生态形成驾驶智能,三大智能呈现“一体两翼”,由操作系统进行承载,通过数据流转打通,也只有深入底层的操作系统才具有这样的数据引擎能力。

如张春晖所言,斑马智行一直为汽车产业贴身服务,一直在成长。同时,他也坚信,围绕汽车产业的百年变革,依然会持续下去,并且会越来越有意思。

来源:          杨雅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亿欧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