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业:机器换人升级喜忧参半 迷境中嬗变

中国经济时报 2015-11-06

机器换人国内宏观浙江精神

1383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2015年上半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高于第二产业4个百分点。这是继2014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之后,浙江产业构成进一步从“二三一”转向“三二一”。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省,浙江“三产”比重超越“二产”的时间比全国晚了一年。而与此同时,伴随着“二产”和“三产”的“此消彼长”,近年来浙江也出现了“结构优化VS产业空心化”、“去工业化VS工业化尚未完成”等诸多争论。

  事实上,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浙江的调查中,无论政府官员、企业家或是研究机构和制造业相关的精英人物,普遍的看法是: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困难,其核心问题是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核心竞争力并没有随之提升,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巨大;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有优势,金融化、互联网化在浙江具有基础,“藏富于民”的战略留给市场的观念是“浙江人有钱”。同时,浙商的开拓精神在全国也享有盛名,善于捕捉商机、能吃苦、会经营等特征都是经过市场检验后贴给浙江商人的标签,能否重新成为民营中小企业的高地、改革开放的政策能否重新全国领先,浙江有很多机会可以把握。

  不过,这一切的基础在于,在浙江,无论是“用工荒”还是“机器换人”,无论是大众创业还是万众创新,制约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是人才问题。正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晓波对记者说的:“制造业企业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不是靠政府、不是靠某人说了算,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和精英分子。浙江企业市场端做得都很好,但普遍技术能力不足,而科技的投入不是能立竿见影的。”

  

  工业用电和企业用工,这两个要素在浙江制造业发展历程中始终是体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重要指标。回顾历史,“最缺电省份”、“民工荒”曾困扰浙江多年。但是这几年,情况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根据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统计,2015年7月份浙江省工业用电量为248.5亿千瓦时,下降6.1%。1至7月工业用电累计为1463.6亿千瓦时,下降0.1%。2014年全年浙江工业用电量为2597亿千瓦时,增长2.0%,低于全国3.7%的增速。

  这一变化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年浙江省工业用电量为2402.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8%,明显低于全国3.9%的增速。纵向比较,这一年浙江工业用电增速不仅大大低于2011年的9.9%,也明显低于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正面冲击的2009年(5.92%)和2008年(4.54%)。

  记者还了解到一个浙江电力供求的“小故事”:为了“摘掉最缺电省份帽子”,浙江省在2011年曾提出“浙江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抢建行动计划”,在全省建设14个共793万千瓦时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用于解决全省之前颇为头痛的“迎峰度夏”缺电问题。但是由于发电成本偏高、发电利用小时数偏低,已经建成的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基本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原计划的项目中有3个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启动建设,业主单位反而庆幸“没有盲目投资”。

  “浙江电力供应已经从短缺演变成过剩,而且还会进一步过剩。”近日,浙能集团一位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在用电量下降的同时,“用工难”有所缓解。譬如2015年上半年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显示,反映招工难的企业比2014年下半年减少了11家,占比下降1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被调查企业反映的“最稀缺人才”也从“普通技工”逐步向“经营管理”和“高级技工”倾斜。

  浙江安奇迪园林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邱理初告诉记者,目前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但是往往有学历、职称之类的“硬杠子”。他引进了一位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工程师,因为没有正式学历,无法享受地方政府关于家属落户、子女就学等优惠政策。“中小企业需要的人才不是强调学历,而是强调真本事。我15万元一年请来的‘土八路’可能比50万元一年聘来的‘海归’更有用。”他这样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经济时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