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制造业和“智造”如何结合和裂变

金华新闻网 2015-12-02

机器换人核裂变义乌

2585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中国要想从“制造大国”走上“制造强国”,离不开转型升级。走进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装博会”)会场,一种产业革命的气息迎面扑来。在展会现场看,一些变革性的技术,已逐渐渗透进各行各业的生产,3D打印、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及互联网思维,它们都在与制造业相结合,而相关产业的生产模式和商业业态的改变,也在悄悄发生。

  从前年举办第一届展会开始,以“智能、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装博会,已连续举办三届。今年的装博会与中国智能博览会双展合一,使得本届展会具备了更多看点,除了被人们熟知的绿色与环保概念,“智能制造”概念也越发深入人心。

 

  “机器换人”,不少行业着手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是本届装博会给人的一个重要印象。

  走进义乌国际博览中心B馆,义乌陶凌缝制有限公司展区的24台设备,发出的隆隆机器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该公司总经理唐溥一边给客户演示自己的缝纫设备,一边宣传着公司创新理念。

  他们销售的设备,既有适应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也有家用的,可以用于缝制衣服的“DIY”图案。对于“机器换人”,唐溥有感而发。他以自己销售的缝纫设备为例,过去缝制衣服上的一个“魔术贴”,需要熟练的缝纫师傅操作,要求缝制的丝线不能缝歪,要不然产品就可能报废。

  现在,只要一个人按一下按钮,“魔术贴”就被缝上了衣服,并且按照机器框好的线路缝制,不差毫厘。

  “我们的机器可以是全自动、半自动和全手动三个按钮,你任选一个都可以。”唐溥认为,机器代替人工,一道生产工序,只要有一个人来开关机器按钮就可以,熟练工需求集聚下降,打破了原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原有格局。

  参展企业义乌奥锣拉机械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杨先生说,他们的一台棉袜机,一昼夜可以生产300双棉袜或者棉袖套,而一个工人可以看护8~12台机器。“我们的设备比较先进,不仅义乌企业,东北和安徽等地的不少企业,也来义乌采购我们的设备。”

  “机器换人”,不仅是用机器去替换人工生产,还包括一整套管理理念、高效率的生产解决方案,以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

  “机器换人”的同时,机器的更新换代也在加快。在生产无缝内衣机等设备的意大利LGL公司展区,销售代表展鹏说,他们的机器,拥有一个可以报警的“储纬器”设备,一旦纺纱纱线断裂会自动报警。

  “这个设备,我们拥有发明专利,并且产品还在不断更新,目前,我们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达90%以上。”展鹏说,现代的国际竞争,就是技术、智能化的竞争。

  这几年,义乌的“机器换人”脚步从未停止。据介绍,2013年,义乌在全省率先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一方面,深化“机器换人”政策扶持,连续三年对列入“机器换人”示范试点单位企业的重点技改项目,按实际设备投资额的8%~12%给予补助。另一方面,不断推进“机器换人”,以大企业大集团、高成长企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为重点,每年实施“机器换人”技改项目的企业达150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占60%以上。

 

  本届装博会,有不少高端的配套活动,包括“中国智能制造产业高峰论坛”、“与中德企业合作论坛”、无人车室外展演、浙江智造“好设计·好产品”展示活动等。其中,有关“工业4.0”的探讨,尤其引起业界的关注。

  前来参展的德清工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院张军挺说,所谓“工业4.0”,是一种个性化和数字化结合、产品制造与服务相连贯的生产模式,它的特点是生产和服务高度灵活。在这个模式中,未来的工厂是“智能工厂”,它进行的是“智能生产”。它的生产可以是高度“机器化”的,同时,它又能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

  “一方面,‘机器换人’将大量体力劳动者从又脏又乱的工作环境中解放。未来这也是潮流,因为90后、00后走上社会,他们一般不太愿意去干这些活。另外,由于各个工厂的数据开放,加上机器智能化,它的个性化生产又不会增加成本。”张军挺说。

  “目前,我们的很多行业,总体上还处于工业2.0末端的生产水平,还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张军挺说,迈过制造业加“互联网”的“工业3.0”,“工业4.0”是未来方向,而他们的工作,就是提早布局“工业4.0”,帮助企业研发机器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完成个性化定制和服务。

  前来参会的德国前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战略咨询交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鲁道夫·沙尔平认为,德国“工业4.0”发展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有许多的契合点,中国企业对技术的渴求与德国技术对外寻求合作的契机下,双方未来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采访中,一家销售袜机的义乌参展负责人罗先生说,德国的“工业4.0”战略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其实都是一个概念。义乌制造要多久可以嬗变到“工业4.0”时代,他不知道。但他认为,义乌的一些优势产业,比如袜子、玩具产业,义乌企业所掌握的设备及其技术,在国内肯定是最先进的。他认为,即使“工业4.0”距离我们还很遥远,但义乌不能首先失掉自己的优势。

  而在张挺军看来,义乌的玩具、饰品、家居用品等小商品畅销全球,这些现在看来“小而散”的行业,未来都可能成为“工业4.0”的主角。

  “目前,也有义乌企业找我们解决生产方案。11月30日,一家做剃须刀出口的义乌企业找我们合作,我们给他做了一个刀片自动化焊接的设计方案。未来,我们可能单独为他研发一组生产机器,以优化他的生产。”张军挺说。

  未来的高精尖科技,不一定意味着大型设备和精密的仪器,它还可能是非常有趣的,可以广泛于生活中。

  昨天下午3点,在装博会的“人工智能”展馆的上海太敬机器人有限公司展区,一群机器人正在跳广场舞。随着流行歌曲“小苹果”的节拍,三台18厘米高的机器人,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和舞姿,跳着舞,引来人们啧啧称奇。

  “好萌好可爱。”一名参观者赞叹。

  “这种机器人可以用于教学、科研等多个方面。”参展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说。

  在现场,类似的展区还有不少。义乌壳王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大白”会送餐,“萝莉”可以陪聊天和讲故事。该公司负责人龚韶华说,目前这块市场前景广阔,竞争也很激烈,但他们的企业,现在已开始对外输出技术和产品。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国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最多的词之一,就包括“智能”。他认为,制造业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逐渐带领大家进入到“智慧生活”时代。

  在义乌,不少制造业已经跟人工智能、3D打印等先进技术结合。

  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义乌3D打印应用工程中心负责人何洋说,目前的3D打印技术,不断助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升级,同时,“人工智能”又反过来推动3D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设计、生产都会更加智能化。

  “以塑料为原材料的3D打印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义乌很多工艺品、饰品就是塑料制品,这些技术,都将推动义乌产业的发展。”何洋说。

  记者看到,义乌一家名叫嘉彩数码科技的彩印公司,已将电脑自动配色系统、印刷与3D打印相结合,其做出的一款款精致立体印刷产品,现场就吸引了不少订单。

  采访中,不少义乌企业主表示,装博会对提升义乌智能制造产业水平,方便自身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金华新闻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