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应探索“智能制造+知识创造”之路

中国经济时报 2015-12-03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王晓明

2997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工业界正经历着不同于蒸汽机、规模化流水线生产和以电气自动化为标志的前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场基于物理信息融合系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美国在此契机下提出《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计划》,德国提出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这一目标,将其称之为工业4.0。对于这个词,从2012年诞生伊始至今,在与经济相关的大小论坛会议中高频出镜,但其中很多概念尚无定论,各种解读也是层出不穷。

  在我国,工业4.0很多时候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等词同框出现,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联?工业4.0的到来对制造业有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晓明。不同于对这个问题常见的讨论角度,他将从知识创造这一独特的视角来带我们认识工业4.0。

  中国经济时报:你所说的知识创造的涵义是什么?

  王晓明:有人认为工业1.0到工业4.0,分别对应的是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我赞同这种表述,那么对应中国的企业,如果按照从现状到目标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仍处于机械化和自动化阶段,少部分企业到了工业信息化甚至更高的阶段,总体水平处于工业2.0阶段。

  如果从物质要素的投入转向知识要素的投入对应的不同发展阶段来看,我认为从工业1.0到工业2.0是物质加工的阶段,也就是需要投入的物质要素是诸如厂房、生产设备、仓储物流设施、车辆、工具等。而非物质要素包括数据、信息、品牌、软件等可以体现在工业3.0(信息化)和工业4.0(智能化)的要素,我们可以把这些非物质要素称为知识性要素。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OECD国家中,非物质要素的投入已经超过了物质要素的投入,这符合技术进步的趋势和工业化阶段转换的方向。信息化和知识化方面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和工业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

  这是从逻辑上来认识当前工业依靠物质要素的投入向知识性要素投入的转换过程。

  再来看信息化,它有一个金字塔结构,底层是数据,中层是信息,塔尖是知识,意思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基础,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通过这些有用的信息综合集成为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我所说的知识创造的涵义。

  站在知识创造这个制高点上去理解“十三五”规划中和制造业相关的概念,比如“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大数据这几个战略发展方向,或许能把我国制造业的未来路径看得更加清楚。

  中国经济时报:工业4.0和知识创造是什么关系?

  王晓明:知识创造并不是新提出来的概念。1995年,日本一桥大学的野中郁次郎和哈佛大学的竹内弘高合写了一本书《知识创造的企业》,在这本书中提出了知识创造和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两位教授认为,知识创造的源头在于个人头脑中的暗默性知识(Now-how),知识创造主要沿着两个维度进行:一个维度是个人的知识组织化、社会化;另一个维度是暗默知识的表出化、形式化。在这里,暗默知识是不容易进行编码的知识,一般存在于个人头脑里或者是组织内部。

  从制造业的角度看,德国、日本很多制造业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是暗默知识,我们知道德国、日本有很多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称之为隐形冠军,就是凭借工厂层面的暗默知识;德国的学徒制,通过师徒之间的现场示范和口口相传,在组织内分享和传播的也是这种暗默知识。形式知识是经过编码和加工转换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存在于组织外部或社会中。工业4.0与知识创造的关系就是借助新的技术和管理,沿着两个维度加速个人知识的组织化和社会化,加速暗默知识的表出化和形式化。未来产业互联网是主战场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从知识创造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

  王晓明:如果按大的板块划分“互联网+”,我认为一类是现在互联网普遍发挥作用的领域,叫消费互联网,加的是生产的后端,比如电商专注销售环节、服务等领域,它们把制造业创造出来的价值进一步实现和放大。另一类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制造业产生的产业互联网领域,未来十年产业互联网将成为互联网发挥作用的主要阶段和主要领域。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电商颠覆实体店,O2O颠覆传统电商模式,但是到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到底是“互联网+制造业”还是“制造业+互联网”,制造业和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关系?我认为信息化和知识创造的二分法或许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日本和德国把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归结为知识创造,大量的暗默性的知识来自生产一线、车间或者研究项目小组。

  而现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芯片和数据的计算储存能力以及处理方式的变化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可以将它们简单归纳为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概念,更加快速大量的信息来源和计算方式使得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创造的过程发生变化,这对制造业产生了新的影响。知识创造的场所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美国的再工业化,它重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与德国和日本的路径不同,它把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或者云计算作为知识创造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暗默的知识尽可能向形式化知识转化,希望打破组织界限,通过知识的集成和融合来创造新的知识和新的价值。

  未来,制造业的国家竞争其实是知识创造能力的竞争。日本、德国是基于工厂层面暗默知识(工匠精神)的制造业大国,工业4.0推动暗默知识组织内的形式化和集成化。美国是互联网大国,工业4.0是推动暗默知识平台上(云上)的连接化和系统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云(平台)和端(企业)的竞争,哪一方会胜出,现在还没有答案。

  在我国,处在科技领先位置的企业已经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创造,海尔集团提出“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的理念,利用HOPE开放创新平台将资源方和活跃的用户方以及相关产业的设计人员引入,通过用户和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提出建议的方式做产品设计,从内部的跨部门设计扩展到外部广泛汲取建议,这是从封闭到开源、从单一产业到多学科、从单向到网络式的转变。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从知识创造的角度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王晓明:《中国制造2025》是大的制造业概念,中国制造业的体系较全、规模较大、门类较多,所以要根据制造业的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路径,不能一味地强调智能化,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找最适合的技术,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中曾提出的先进适用技术。现在大的分类可以分为流程性的制造,像化工、钢铁等行业,是一个生产流程,相当于一个串联的制造。而离散制造,像汽车、家电等,先是生产很多零部件,然后进行组装,相当于一个并行的制造。未来根据行业的特点、规律、不同的发展阶段来出台更加精准、适用的政策效果会更好。

  

  第一,虽然德国、日本和美国都是实体经济再工业化,强调制造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我们要认清它们在工业路径上的差异。

  第二,要借鉴两方面的经验,一方面,中国从场所方面获得的暗默的知识还是要扎扎实实地用工匠精神来做的,处于工业1.0和工业2.0这样阶段的企业不可能不具备这些知识,就直接跳到信息化、知识化阶段,信息化只是能提高效率,需要有传统的制造技能,才能有助于优化和提高效率,如果没有基本的技术,也就没有效率提升的基础和源泉,《中国制造2025》中专门有强调基础原材料、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的内容,要求我们把基础打扎实。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战略高度,我们现在主体虽然在工业2.0时期,但是也要看到未来信息化和知识创造的趋势。站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的制高点来看待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这样方向才会清楚,不会走偏,路径也能看得清楚。

  最后,对于《中国制造2025》,当前比较多的提法是智能制造,但我认为光有智能制造还不够,应该是“智能制造+知识创造”。对此,我们需要从战略上深化认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对这一轮变革的认识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我们需要在理论上深化研究工业4.0的内涵和发展规律;我们需要在组织上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我们需要从实践中探索“智能制造+知识创造”的中国之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经济时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