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插上了翅膀”

健康报 2019-07-04

机器人5g

1220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报告田院长,烟台山医院手术,左侧导针已全部植入完毕。”

  “好的,我们现在找到右侧胸11椎比较理想的位置,现在可以透视观察一下。”

  近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远程手术中心,该院院长田伟的目光一直在3块屏幕之间转换,桌上的显示器是远程系统控制平台的操作界面,墙上两块屏幕分别显示着远在山东省烟台市和浙江省嘉兴市的手术现场。在中国电信5G网络和华为通。”

  “嘉兴二院,导针植入应该都在信技术的支持下,经由实时画面和声音的互动,田伟通过控制平台成功主导完成了全球首例5G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远程手术。

  当天一早,根据不同的病情,通过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田伟分别为嘉兴和烟台的两位患者完成了远程手术规划。9时,远程手术开始,田伟仔细观察着墙上的两块屏幕;通过屏幕,他不仅可以看到现场医生的手术视野,还可以看到光学跟踪系统下的透视视野。通过控制器的声道切换,田伟交替与两地的手术现场交流,并不断控制显示器在两台手术的操控界面之间切换,向两地的手术机器人发出相应指令。

  9时40分,在当地医务人员的现场协助下,田伟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交替完成了两台手术的最关键步骤,为两名患者分别精准植入了6根椎弓根导针。1个小时后,随着椎弓根螺钉的顺利植入,此次多中心远程手术整体结束。

  “这两位患者的具体伤情都有一定的特殊性。”田伟介绍,浙江嘉兴的患者为腰椎骨折,腰1椎体压缩50%并伴有椎体前方纵裂,传统手术无法精确判断骨折线,如果椎弓根螺钉过长,会引起骨折块前移、椎体裂开,导致手术失败,“通过机器人手术,术中可以精确设计螺钉长度和置入位置,避免手术失败”。山东烟台的患者为胸椎第12节椎体爆裂骨折,后凸畸形,椎体左右两侧骨折线分在椎体上下方,精确置入螺钉难度较大,如果错误置入骨折线会影响骨折愈合。“两台手术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手术机器人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后一例。此前类似情况大多只能选择保守治疗。”田伟说。

  厉害的是,手术现场远在千里之外。“在5G通信技术的引导下,两台手术就像在眼前一样,声音、影像都十分清晰,基本没有延时,最终的手术效果也和现场手术基本没有差别。”田伟介绍,手术过程中信号传输流畅,没有因为空间距离原因出现信号卡顿、处理不及时、反馈迟钝等不良事件,5G网络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的典型特征在远程手术领域得到充分展现。“手术机器人延伸了医生的双手,5G技术又为手术机器人插上了翅膀。”田伟说,医疗手术机器人远程已有10余年发展进程,如今5G技术快速传输高清画面,实时稳定传输远程控制信号,终于使远程机器人手术得以实际应用。

  更厉害的是,远隔千里同时完成两台手术。田伟说,手术过程中,交替操控两台机器人的切换简便易行、流畅自如,充分体现了专家、当地医生、手术机器人和5G技术的无缝结合。田伟表示,此次手术不同于过去远程会诊指导手术和远程手术规划,而是通过5G通信技术,从“遥规划”推进为“遥操作”,真正实现了远程操控骨科手术机器人实时手术,“这标志着远程手术技术正式进入临床应用”。

  目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工信部的推动下,全国有20余家医院参与到创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的工作中,将带动300余家医院试点建设,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及医疗技术均质化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刘志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健康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