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赛道8个月内获120亿资金入局,这五大龙头或将改写零售市场

4779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机器人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在酒店提供咨询送货服务、在餐厅传送菜肴、在工厂车间搬运货物、在手术室精细操作……

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蓬勃发展,当前已进入重要窗口期。“十四五”期间,自主机器人品牌要抓住这个机会,尽快把产业链薄弱环节补上,把“卡脖子”问题解决,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过去几个月的一系列交易中,软银对挪威仓储自动化公司AutoStore投资28亿美元,目前已持有两家仓储机器人公司股份;仓储机器人公司伯克希尔·格雷(Berkshire Grey)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波士顿动力公司3月推出Stretch仓储机器人……

面对这一热门领域,美国连锁超市沃尔玛、英国线上超市Ocado、澳洲超市巨头Coles等众多零售商也纷纷投资仓储自动化领域。

一、仓储机器人热潮背后:疫情与竞争

疫情加速了网上购物和实体店的转移,迫使更多零售商投资于送货上门和订单交付,投资者的兴趣随之增长。这反过来意味着仓库机器人领域正受到投资者的更多关注。

根据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商PitchBook的数据,全球向仓库自动化公司注入的风险资金量在2020年翻了一倍多,达到9.8亿美元。欧洲的投资额甚至在一年内飙升了10倍。

这一现象的推动力不仅仅是疫情,还有行业竞争。

亚马逊自2012年收购Kiva Systems的Kiva机器人以来,一直在投资机器人设备来实现仓库自动化。在过去几年里,亚马逊用机器人大军改造了其仓储中心,这些机器人可以将一桶桶的产品运送到很远的地方,供人类工人打包。2015年,亚马逊将Kiva部门更名为“亚马逊机器人”(Amazon Robotics),在确保公司客户能够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获得产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The Information 2018年报道,亚马逊还计划投资分拣机器人。

沃尔玛已经开始在美国小型订单中心部署机器人,为员工取箱子和冷冻货物。东南亚跨境电商巨头Shopify继续使用名为“查克”(Chuck)的无轨电车式机器人来构建其订单中心网络。

机器人公司伯克希尔·格雷在向投资者介绍其SPAC合并时表示,目前只有5%的仓库是自动化的。据该公司估计,公司内部目前有2300亿美元用于仓库劳动力,560亿美元用于处理仓库材料的自动化设备。

二、五家国外制造商:研发多年,风投不断,潜力无限

面对激增的仓储机器人需求,五家国外制造商或基于软件开发,或基于硬件产品销售,在仓库机器人市场不断拓宽自己的领域。

1、AutoStore:开发仓库机器人系统,软银28亿美金收购

该公司1995年在挪威成立,由私人股本公司Thomas H.Lee Partners和瑞典的EQT投资。

AutoStore开发了一种仓库机器人系统,将库存存储在一个巨大的立方体中,从而减少了设施的占地面积。该公司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网格结构,类似于一个巨大的魔方,盒子相互堆叠,机器人在网格周围漫游,放下手臂取回物品。AutoStore相信其可堆叠网格可以改变仓库运营商处理配送中心布局的方式。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在2019年收入为1.9亿美元,计划在明年实现收支平衡。其客户包括美国多元化跨国企业3M、全球最大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集团百思买(Best Buy)和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西门子(Siemens)。

这项技术也引起了软银的注意,软银本月宣布将支付28亿美元收购该公司40%的股份,AutoStore估值为77亿美元。投资显示,尽管软银去年12月出售了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控股权,但它仍然对机器人感兴趣。

但AutoStore和英国最大的线上超市Ocado之间也开展了法律诉讼。这家挪威公司去年在美国和英国提出了专利侵权索赔,声称Ocado抄袭其部分机器人设计。Ocado否认了这些指控,并在多个国家进行了反诉。

2、波士顿动力:多年研发,仓储机器人为商业重点

波士顿动力公司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因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执行任务的线上视频而被人们所熟知。

2020年12月11日,现代汽车集团宣布,从软银手中收购美国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80%的股份,软银则通过一家关联公司保留波士顿动力约20%的股份。

波士顿动力近年来似乎没有明确的商业重点,不过最近有迹象表明,该公司专注于仓库自动化行业的业务潜力。本月,波士顿动力公司宣布设计了一种名为“Stretch”的移动机器人,其主要功能是处理箱子,将箱子装入卡车和输送带和货架,预计将于明年开始向客户发货。

波士顿动力公司仓库自动化业务发展总监布莱恩·纳赫蒂格尔(Brian Nachtigall)表示,Stretch机器人所在部门是现在该公司仅有的三个部门之一,这表明仓储机器人行业将是未来的重点。该公司的其他部门生产的实验人形机器人Atlas、狗类机器人Spot还在警察部门部署着。

目前,波士顿动力公司正努力寻求新东家现代汽车的更多支持。

3、Ocado Solutions:为实体零售商提供机器人

Ocado Solutions(奥卡多解决方案)是英国线上超市Ocado的一个商业部门,向大型海外零售商销售机器人和软件。

几十年来,Ocado一直致力于解决杂货配送中的技术和物流问题,除Ocado Solutions外还经营着英国版的外卖平台Instacart。Ocado Solutions能够在外卖平台中测试其机器人技术。

奥卡多的零售部门在主要城市地区的边缘运营大型配送中心,机器人在那里将大量杂货分类,公司称之为“蜂巢”(The Hive)。仓库楼层的布局类似于盒装蜂窝,携带杂货的机器人穿过开口,将产品分发到篮子里。

在美国,Ocado Solutions与美国最大的连锁超市Kroger达成了一项独家协议,计划在俄亥俄州开设一系列订单中心,未来几个月内将开设第一个订单中心。

Ocado发言人表示,公司与挪威仓储自动化公司AutoStore就机器人专利的法律诉讼仍将持续。

该公司还与日本的连锁超市永旺(Aeon)、法国的大众零售商Groupe Casino和澳洲超市巨头Coles签订了技术供应协议。这些交易允许实体零售商将Ocado的机器人用于他们的供应链。

Ocado正在扩张。去年年底,它以2.62亿美元收购了两家美国机器人公司:专门从事分拣机器人的公司kinderdsystems和机器人手臂专家哈丁顿动力公司haddingtondynamics,总收购价达2500万美元。

对投资者来说,去年Ocado是一只热门股,但近期有所降温。

4、Berkshire Grey:开发机器人分拣技术,获多家风投

伯克希尔·格雷(Berkshire Grey)成立于2013年,为仓库和配送中心开发人工智能系统、云软件和机器人分拣技术。该公司的投资者包括科斯拉风险投资公司Khosla Ventures、迦南科技集团Canaan和软银。

今年2月,该公司宣布打算与革命加速收购公司(Revolution Acceleration Acquisition Corp)合并上市。革命加速收购公司是由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德莱尼(John Delaney)和美国在线(AOL)创始人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领导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笔交易后公司估值将达27亿美元,预计合并将在第二季度结束前进行。

像其他通过SPAC上市的公司一样,伯克希尔·格雷也发布了乐观的营收预测。该公司通过与塔吉特Target、沃尔玛和联邦快递等现有客户合作,在2020年创造了3500万美元的收入。根据该公司最近为SPAC投资者所做的介绍,预计到明年年底,收入将增加两倍多。到2025年,该公司预计收入将达到9.27亿美元。

不过,该公司预计要到2024年才能实现盈利。为了实现其营收目标,伯克希尔·格雷将亚马逊的竞争对手作为潜在客户。该公司正乘着亚马逊带来的仓库机器人自动化浪潮前进。

5、6 River Systems:原亚马逊员工创办,主打手推机器人系统

美国机器人公司6 River Systems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设计并生产了一个基于Chuck手推车机器人系统的仓库自动化系统。该机器人帮助工人在过道和仓库地板上堆放和移动物品。

该公司引起了加拿大电商服务平台Shopify高管的注意,他们希望建立新的仓库订单中心网络,与亚马逊竞争。Shopify在2019年以4.5亿美元收购了6 River。

尽管由Shopify拥有,但6 River仍然为其他商业仓库客户生产Chuck机器人单元,包括航空航天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和鞋类制造商Crocs。

虽然Shopify在财务报表中没有列出6 River的预算,但2020年其研发支出飙升了50%以上,达到5.52亿美元。

亚马逊和Shopify的竞争也存在于仓库机器人层面。6 River的创始人瑞兰·汉密尔顿(Rylan Hamilton)和杰罗姆·杜布瓦(Jerome Dubois)在曾与Kiva Systems公司负责人会面,帮助亚马逊以7.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

如今,二人离开亚马逊创办了6 River,正试图帮助Shopify在仓库自动化领域与亚马逊展开较量。

仓储机器人热潮将持续

随着众多连锁超市巨头、机器人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纷纷将目标投向仓储机器人,仓储机器人未来前景十分可观。各公司对仓储机器人的加投,也将会加速智慧仓储的发展,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下为企业带去更多效益。

应用场景逐渐成熟

我国机器人的研发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但从2010年才开始产业化进程。在产业化带动下,整个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首次突破千亿元,中国已成为支撑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辛国斌介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2020年装机量占全球总量的44%。同时,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发展潜力也开始释放,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41%。

“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机器人已经在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整机集成应用、标准检测认证等方面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工业量大面广的基本需求。”宋晓刚表示。

宋晓刚分析,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世界最大、工业门类最为完整,已经具备向高质量制造发展的能力和基础;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红利下降,用工成本增长,倒逼各行各业向智能化转型。在高质量发展和转型过程中,我国制造业对机器人产业产生了极大的市场需求。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导致无人化、少人化的趋势更为明显,加大了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智能社会和智慧家居这两个主要的方向也呈现增长态势。

“我国是人口大国,无论是社会服务还是居家服务,潜在的市场显而易见。”宋晓刚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机器人进入家庭,承担起清洁、教育、陪伴等任务,服务机器人很快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机器人产业的领军企业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近年来机器人在服务、医疗、健康、教育、安全等领域逐渐发展和壮大,未来这些市场的规模很有可能要快速超过工业机器人的市场。

定价和产能面临挑战

随着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和新风口不断涌现,机器人赛道的资本市场热度前所未有。据天眼查数据的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8月,我国机器人产业有60余起融资事件,涉及金额超120亿元。

近两个月,机器人市场更是热闹,几家知名企业纷纷跨界推出机器人产品。8月10日,小米展示了仿生机器人CyberDog“铁蛋”;8月20日,特斯拉宣布将推出一款人形机器人“Optimus”;9月7日,小鹏汽车发布了首款机器马“小白龙”。

然而,机器人企业面临的困境也不容忽视。正如宋晓刚所说,在机器人产业上游最重要的三大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方面,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都在进步,基本能够满足自主品牌在中低端应用中的需求,但要向高端发展,关键零部件还需要再提升。

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导致大量的利润被海外零部件公司蚕食。更遗憾的是,自主品牌不仅在成本上不占优势,价格也比国外品牌低,所以整体盈利能力不高,而这又直接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

“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采用国内的关键零部件。”宋晓刚表示,这也是有一个窗口期,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关键零部件提升上去,降低零部件成本,保证产品研发和生产周期。

同时,他认为,从产能规模来讲,我们与国外也有差距。比产能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批量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而这正是自主品牌要解决的一个弱项。不过,现在的发展态势非常好,在焊接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小型多关节机器人等领域,一些主要企业的产能布局都在提升。

曲道奎认为,随着我国机器人市场不断扩大,资本市场蓬勃发展以及应用技术日渐成熟,我国机器人产业要从过去的“战略跟随”转向未来的“战略引领”,在很多产品技术上实现“并跑”甚至“领跑”。

细分市场有超越机会

9月27日,海康机器人发布新一代移动机器人(AMR)架构平台“智能基座”。

移动机器人被认为是近几年机器人产业最大的风口。海康机器人公司副总裁兼AMR业务部总经理吴永海介绍,目前海康机器人AMR业务累计服务全球客户数超1500家,交付AMR超30000台。

自主品牌深耕细分赛道的优势愈加凸显。正如泰合资本副总裁马晔赟所说,机器人公司真正稳固的护城河来自行业认知、成本优势与产品矩阵。未来的头部机器人公司,应当从“设备供应商”转型为“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

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宋晓刚表示,这又是一个窗口期。国外品牌目前主要是做通用型机器,不过一旦国外品牌盈利能力下降,它们就会在细分领域发力。自主品牌最大的优势就是本土优势,便于研制出细分市场更需要的机器人产品和零部件,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或者通过创新实现追赶、并跑甚至领跑。

“在机器人行业中,中国可以做得比国外更好,新一轮产品迭代为我们创造了这种超越的机会。未来龙头企业要更多聚焦平台性技术,隐形冠军要细分市场,核心部件要跟上全球的发展趋势,形成全面支撑。”曲道奎对国产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信心。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链和需求环境,因此,机器人产业园在我国机器人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不完全共计,剔除机器人企业以自用为主的园区后,2020年全国机器人产业园数量已超过85家。

宋晓刚表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行业和地方共同协力,一些制造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如果能够真正结合本地转型升级的需求,打造机器人产业链,有助于机器人企业发展。但有些地区存在盲目上马机器人产业园的现象,相关部门要加以指导和规范,避免造成大量的土地、资金等资源浪费。

文章来源: 经济日报,The Information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绕波特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