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终点是相机?从硬件到软件,未来突破点在哪?

黑科技观察家 2021-10-11

iphone智能手机相机

4208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不论是记录留念,或是在朋友圈等的社交分享,随手掏出手机拍张照片,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日常。

与单反相比,手机体量更小,操作也极为简单,不需要调整光圈或者焦距,轻轻一按,成片效果并不逊色于专业级选手。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消费者在选择智能手机时,最关注的配置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摄影、屏幕刷新率、续航、性能以及机身设计。

手机厂商们也投消费者之所好,镜头像素从千万到破亿,摄像头从双摄发展到三摄、甚至五摄。

手机摄像,显然已经成为各大手机生产厂商最“卷”的部分了。

iPhone13拉开了每年秋季的智能手机新款密集发布的序幕。在各家美轮美奂的品牌VCR和交互式介 绍页面当中,手机厂商间的“内卷”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相较于没有啥搞头的“A面”大屏幕和过于艰涩的内核芯片参数,“B面”摄像头部分的变化最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以达到一名惊人的效果。

在本季的各品牌旗舰当中,荣耀Magic 3 Pro已经把B面做得和微单相机相差无几了,华为P50系列的摄像头矩阵神似“写轮眼”,vivo X70和小米MIX 4则颇具硬核科幻色彩。就连一直比较保守的苹果公司,也为iPhone 13在背面摄像模块的对角线植入2颗超大摄像头,并以此为噱头进行新品宣传。

很显然,以摄像头配置的智能手机“B面战争”已经在各品牌之间悄然开始。行业发展的竞争已经开启了新的逻辑,各品牌的争夺目标也发生了转移,智能手机的进化方向逐渐清晰,而对这场没有硝烟的“B面战争”的解读,正是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变化的一条最佳途径。

被盯上的老牌相机品牌

别看现在的手机摄像如此全能,但放在20多年前,手机拍照功能才刚刚被开发出来。

世界通信历史上的第一款内置摄像头手机来自日本。2000年夏普发行的J-SH04开创了拍照手机的先河。不过,这款拍照手机的像素仅有10万,更不要提闪光灯和美颜功能,拍出来的照片仿佛都被打了马赛克。

虽然照片效果不好,但并不影响夏普给手机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

世界上第一款配置前置摄像头的手机同样来自日本——索尼爱立信Z1010,前置摄像头的出现让“自拍”成为可能,虽然像素和画质同样难以入目,但从零到一的行业突破,也足够让人对这两个品牌刮目相待。

2007年,手机拍照的时代终于到来。引领这一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机型来自诺基亚N95,这款机型也被称为是诺基亚全盛时期的巅峰之作。

自拍的引领者则来自于苹果。在2010年的IPHONE4发布现场,当乔布斯用波澜不惊的语气说出“ONE MORE THING”的时候,苹果FACETIME视频通话横空出世,极大推动了前置摄像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成像质量大幅提升,人们的拍照和分享欲也由此被极大激发。

摄像功能从此成为手机的标配。不论是国外的谷歌、苹果,或是国内的华为、小米、OPPO、Vivo,无一例外都纷纷发力手机摄像头,提升拍照效果。

作为手机中的第一梯队,苹果在手机摄像中必须有姓名。著名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就曾经全程使用iPhone拍了部悬疑惊悚片《失心病狂》。

用智能手机拍摄电影,对电影行业来说也许掀不起很大的风浪,但对手机行业来说,则是极大的背书与肯定,摄影质量成为衡量手机价值的重要参数。

对国内手机厂商而言,如果在声名上暂时与苹果等国际手机品牌相提并论,那就去找老牌相机厂商做联名。

2016年,华为与德国经典相机品牌徕卡达成合作,两家联手发布P9。随后,其他手机厂商从华为身上吸取了不少灵感:2020年末,vivo与蔡司联名,格调满满;今年3月,一加手机更是以3年投资10个亿的力度,与哈苏联手,由哈苏提供拍照技术的优化,并推出哈苏专业模式。

原本以为拍照手机的出现,会让这些老牌相机的日子变得不太好过,现在看来,反而是这些经典相机品牌,成为了众多手机厂商竞相争取的合作对象。

在互联网思维时代,智能手机已经从便携式移动通信设备的基本属性,完成了向移动互联网硬件入口的转变,预装APP的巨大商业价值,移动消费生态的构建,互联网健康医疗、到家服务、在线教育,所有的“风口”产业都可以从手机硬件上找到切入口。但从“工具”到“流量”,数十亿全球用户市场的竞争逻辑也截然不同。

在工具时代,手机是满足用户通讯需求的设备,稳定、耐用、信号强成就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前一代行业霸主;而在流量时代,品牌必须不断为用户创造需求,从而才能长久的维持挑剔消费者的用户粘性。

一方面,在用户对移动社交媒体的高度依赖,图像、视频的获取和表现能力成为用户选择智能硬件入口的重要参数。国外媒体Android Authority做了一项关于“购买手机时,相机对你来说多重要”的调查,有50.1%的人表示,手机上的相机规格是他们在购买手机时的重要参考因素,而24.22%的人甚至认为当购买手机时,相机是重中之重。

与调查结果想对应的,我们看到的是在2021年新品发布会上,iPhone 13 Pro系列搭载了支持3倍光学变焦的长焦镜头,并有行业分析预测,苹果可能会在2023年推出搭载潜望式长焦镜头的iPhone。

同时,iPhone13还在静态照片拍摄中加入了暖冷色调等“摄影风格”功能,在视频拍摄时增加“电影效果模式”,用硬件+软件算法的方式来对抗其他品牌愈演愈烈的摄像头战争,以此稳定用户群体。

另一方面,频繁的新机发售和庞大的产品体系,让品牌方必须绞尽脑汁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从视觉冲击力和第一印象来看,抛开行家里手的手机发烧友,背部摄像头模块的变化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在这个“看颜”的时代,外在的高级永远是引导你了解内在的前提。因此,我们看到自2019年起各大品牌的摄像头竞争就已经进入了多摄时代,后置三摄成为主流,同时四摄、五摄机型越来越多。本季最新的vivo X70 Pro、OPPO Find X3摄像师版都是采用四摄,而华为Mate 40和荣耀 Magic3 Pro则是采用了后置环形五摄的摄像头组合。

通过摄像头争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通过不断升级的影像系统战争去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力争成为流量最大的硬件入口,这才只能手机“B面战争”的底层逻辑。

“异化”是指人类因为需求创造了某项事物,最终却反被它控制的现象。因手机摄像头引起的“B面战争”也正朝着异化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的方向演进。

卷,从硬件到软件

从硬件到软件,手机摄像无一不“卷”。简单来说,硬件上主要是摄像头的数量及其组合、芯片,软件上主要是指摄影的算法。

先说硬件。

从最早的单摄像头、双摄像头到如今的多摄。虽然四摄、五摄也不少,比如vivo X70 Pro、OPPO Find X3摄像师版都采用了后置四摄组合,荣耀 Magic3 Pro则采用了后置环形五摄。但鉴于市场反响,还是以三摄、四摄为主流。

多摄像投中,主摄、超广角、长焦镜头一般为手机的必备。主摄镜头的应用场景最为广泛,使用频率也最高;超广角拥有宽广的视角、长焦则用来满足拍摄愿景的需要,三个镜头可谓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除了摄像头数量,摄像头的位置也被厂商们玩出了花样,“屏下摄像头”就是例证。

不论是刷视频还是浏览照片,全屏体验给人一种“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感,当你体验过全屏,回看iPhone的“刘海屏幕”,会明显感觉屏幕好似缩小不少。

“屏下摄像头”技术就是把前置摄像头和传感器全部隐藏在屏幕的正下方,由此也就不再需要“刘海”分方式,在屏幕上给摄像头留个位置。

2019年,屏下摄像头概念热度开始逐步攀升。2020年9月,中兴手机推出了全球首款屏下摄像头手机Axon 20。

不过,中兴的第一代屏下摄像头产品并不完美,摄像质量不过关,就外观而言,从侧面等一些角度就能看到摄像头地方有一个明显的“小纱窗”。不过,作为行业先行者,勇气和创新尤为可嘉。

随后,在中兴推出的Axon 30中,采用了由盖板玻璃、偏光片、封装玻璃、阴极、发光有机材料、阵列、基板玻璃组成的7层高透材料。材料更加透光,为摄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不止中兴,小米也在MIX4中大胆启用屏下摄像头,也是其实现量产的全面屏手机;OPPO则将手机屏幕分成两个区域,摄像头上方的屏幕区域具备高透光的特点,而且还使用了透镜技术来增加进光量。

除了硬件上的比拼,拍摄算法等“软实力”成为各大手机厂商们的另一赛场。

对于用户们来说,偏光片、基板玻璃等术语过于晦涩,操作简单、一键出片的体验才是关键。特别是当手机发展到今天,硬件已经很难突破物理边界,因为镜头的高端,带来的将是体积变大,要想让手机拍摄效果接近单反,但体积要小于单反,唯一的发力点,就是优化不同场景下的手机摄像算法。

如果你不了解什么是“摄影算法”,听听这几个熟悉的广告词,也许你就懂了:

“照亮你的美”“越夜越美丽”……针对不同场景,手机厂商推出了多套算法。拍摄时自动识别拍照主体和拍摄环境,比如拍摄人像,摄影算法能够自动开启大光圈、浅景深的拍摄效果;比如拍摄夜景,手机自动改善暗光画质;比如拍摄运动场景,算法中开启视频防抖。

摄影算法就像一个摄影大师,为你处理好不同场景下的摄影需求,计算摄影也由此成为手机厂商们的重要发力点。

那难道说硬件攀比,不是消费者得益吗?

短期看,这种逻辑并没有错,用户用更低的价格享受到了更高的性能。但是这种堆料方式的“硬件叛变”,在长期则损害了行业的发展和用户的体验。“劣币驱逐良币”,既然简单的硬件堆砌,换一个摄像头或者谈下来更好的图像处理芯片,就再出一款新旗舰,何必再有其他的创新呢?

品牌的良性竞争是市场活力和消费者利益的保障,但是恶心的堆料,低水平的产品策略,误导了市场行为的培养,最终没有任何一个赢家。

品牌商终会因为硬件成本攀升而更早达到利润边际,消费者也只是在不停更换摄像头,移动智能设备的体验逐步陷入单一化和同质化。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和警惕“B面战争”异化行业、阻滞行业发展的倾向。

即使在内卷严重的当前,不同的厂商和手机品牌也在试图从这这场“B面战争”中突围,防止陷入整个行业的囚徒困境。

一、完全式屏下摄像头或引起硬件的质变。

首先是关于前置摄像头的变革,逐步提高的屏占比将A面的前置摄像头压缩到角落。至于解决方案有iPhone的“齐刘海”,还有更加vivo和OPPO突破天际的“升降式”前置摄像头,都被诟病为回避问题。2021年,小米的Mix 4推出第一款100%“没有遗憾”的全面屏,前置摄像头完全进行了屏下隐藏,不得不说这是一次硬件的变革,而且vivo NEX5也已经对标跟进。

曾经,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解决品占比和前置摄像头矛盾的将会是iPhone、三星或者Google,但是小米却成为一匹黑马,不回避问题,就技术创新来解决硬件痛点。这或许是一种硬件上的量变,但随“100%全面屏+完全隐藏式摄像头”而来的“蝴蝶效应”将可能引起硬件上的质变,率先另辟蹊径突围摄像头内耗。

二、AR功能让摄像头回归只能传感器本质。

自从2016年手机版的《精灵宝可梦GO》游戏横空出世,小伙伴们拿着手机在公园里到处寻找宠物小精灵表现之后,手机摄像头作为AR(现实增强功能)图像传感器的功能一直被消费者看好,但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厂商,在最近几年并没有拿出像样的产品。

但在今年,iPhone 13机型全系配置LiDAR激光雷达镜头,从硬件的角度大幅提升增强现实性能,同时传承Apple正在开发与iPhone配套的带有AR功能的耳机等可穿戴设备,这必将让手机摄像头成为打破“次元壁垒”的利器,架起虚拟与现实的桥梁。

三、社群经营让手机摄像功能更加有温度。

2021年度,OPPO、荣耀等手机品牌都在一定范围内举办了手机摄影比赛、影像技术交流会等用户交流活动。这让手机摄像头功能的社群价值得到了更大的升华。在镜头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的双重加持下,摄影已经成为门槛更低的兴趣爱好,传统单反开始向微单发展,那手机摄像也可以向专业靠拢。

通过品牌自身的活动,让摄影爱好成为硬件之外的粘性社群,使得冰冷的摄像头战争更加具有用户情怀和温度,这或许提供了一个“止戈为武”的思路,硬件入口+社群经营的模式也必将成为一个趋势。

良性的竞争,理性的消费,合理的习惯,永远是行业发展必备的要素。在智能手机行业是如此,具体到智能手机摄像头领域也是亦然。从内卷中不断积蓄力量、选择方向,我们才可以看到智能手机行业整体进化的清晰脚步。

文章来源: 壹DU财经,艾问人物,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黑科技观察家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