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IPv6+”创新为数字中国打造高质量底座

C114通信网 2021-10-12

邬贺铨ipv6科技新闻

685 字丨阅读本文需 1 分钟

C114讯 10月11日下午消息(蒋均牧)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带来新的需求,亟需通过“IPv6+”创新打造新一代高质量网络底座,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1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上表示。

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识,我国亦将之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单列篇章阐述“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作为关键词在全文出现了25次。

邬贺铨指出,数字中国包含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态等方面,对IP网络提出了更高的承载要求,包括支持万物互联、海量联接、生产上云、云网融合、智能运维、安全可信等,需要网络在六个维度持续提升。

一是广联接,从过去的多跳入云简化为一跳入云;二是超宽,从100GE以太网升级至400GE以太网;三是确定性,尽量减少单跳抖动,压缩到10微秒级;四是低时延,从尽力而为控制到30微秒内;五是自动化,故障恢复从原先的天级缩短至分钟级;六是安全,威胁遏制从原先的天级缩短至分钟级。

这些能力提升有赖于“IPv6+”创新。比如通过APN6来实现应用感知,支持广联接、低时延;利用FlexE来做到资源隔离、带宽保障,支持确定性、低时延;基于SRv6来实现路径编排、一跳入云,支持低时延、自动化,融入400GE以太网来构建超宽无阻塞互联的底座,支持超宽和广联接。

按规划,“IPv6+”创新将分三步走。第一阶段是“IPv6+ 1.0”,主要解决网络可编程的问题;第二阶段是“IPv6+ 2.0”,主要通过切片和随流检测技术解决用户体验的问题;第三阶段是“IPv6+ 3.0”,最终实现应用驱动网络。

“IPv6+将作为一个引擎,赋能IPv6发展,助力数字中国扬帆远航。”邬贺铨还谈到,在标准组织IETF中,中国军团贡献了80%以上的“IPv6+”标准草案;规模应用上,国内已部署有“IPv6+”34个商用局点,数量全球领先;生态方面,我国亦有40多个产业组织、企业、研究机构加入了“IPv6+”相关工作。 

作者: 蒋均牧来源:C114通信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C114通信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