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肺癌日丨肺癌有望成“慢性病”,免疫联合治疗将成未来趋势

霍尔斯智库 2021-11-17

肺癌慢性病细胞免疫

1477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每年的11月是全球的“肺癌关注月”,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

过去,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往往不到一年,现在很多患者凭借新的治疗方式活过了八年,甚至十年,因此未来我们有信心将肺癌变成‘慢性病’。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似乎“老烟枪”和特殊工种才是肺癌的高发群体,但是从2005年到2015年我国肺癌性别分布发病情况数据中,我们发现10年来肺癌发病总数增长了 62.9%,且其中女性肺癌的增长幅度为71.8%,超过了男性的58.7%。

而厨房油烟,可能就是罪魁祸首。它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咽喉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长期接触会导致人的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的发病率升高,还大大增加了患肺癌的几率。

肺癌主动发现比例在提高

过去人们大多是因症就诊,出现咳嗽久治不愈、胸痛等症状才到医院去检查,但往往此时85%左右都已是中晚期,生存率大大下降。

现在大家非常注重肺部小结节和肺癌的筛查,对体检查出来的肺部小结节,我们强调的是既不能漏诊、误诊,也不能过度诊断以及过度治疗。

至于小结节到底会不会发展成肺癌,医生需要静下心来观察它是不是超前发展,或有恶性行为,经过科学诊断后再开刀,其准确率是提高的,也会少犯错误。

还有一种情况,经过对症的消炎治疗,原来疑似肿瘤的早期结节完全消失,这样就可以排除肺癌嫌疑了。因此,不是说见到有阴影,就要立即拍CT,立即安排住院开刀,因为小结节还没有到危及生存的地步,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观察,来确定它到底是不是恶性,发展下去会怎么样。

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肺癌主动发现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一线城市。一般来说,发现体检结果有异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CT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如果恶性的概率比较高,会建议患者尽早做手术治疗。如果考虑是良性病变或者一时间无法做一个很明确判断的话,往往建议患者每3-6个月定期做CT检查。

“肺癌之王”早期症状不明显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将癌症作为防治重点,实现“2030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任务。其中,肺癌在我国的每年发病人数约为78万,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种,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侵袭性较强的分型,有着恶性程度高,细胞增殖快,病情进展迅速,患者预后差等特点,可以说是“肺癌之王”。

小细胞肺癌患者往往在早期时症状并不明显,一旦出现症状常表明肿瘤已经侵袭至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尤其是脑转移和肝转移,多伴随症状有咯血、持续性咳嗽、胸痛、气喘、食欲不振、异常疲倦、脸部和颈部肿胀等。

小细胞肺癌治疗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临床治疗手段只有放化疗,虽然对放化疗敏感,但是放化疗后易复发,中位总生存期往往不到1年。吸烟已成为导致小细胞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

免疫联合治疗将成未来趋势

多年来,针对小细胞肺癌的各种创新药物研究的绝大多数试验都以失败告终,几乎没有重大治疗进展,小细胞肺癌治疗需求仍远远未被满足。令人鼓舞的是,免疫治疗的出现打开了小细胞肺癌治疗新篇章,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据了解,免疫治疗是指通过借助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以摧毁肿瘤细胞的一系列免疫相关治疗方式,具有提高免疫系统识别排除肿瘤细胞的能力、对正常组织影响轻微等特点。目前肺癌的免疫治疗多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

由于缺乏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指南一直没有更新。最近几年,我国有许多临床研究都可圈可点。免疫联合治疗将成为未来的趋势,相信未来小细胞肺癌将迎来更多的治疗方案。

肺癌领域是受高度关注的癌症领域,近年来治疗手段一直在迭代更新,这对各地临床医疗机构的学术和诊疗水平以及规范化诊疗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肺癌规范化诊疗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同时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解决的一个问题。提高规范化的诊疗,应该包含不要过度诊断,不要漏诊、漏治。而针对新的治疗手段,更应该要强调规范化治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霍尔斯智库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