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卖30亿资产,加速转型!华侨城要放弃房地产业务吗?

侃见财经 2021-11-22

华侨城房企成都华侨城

2237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地产行业寒冬之下,很多房企有了新的选择。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在行业融资收紧的大背景下,已经有多家房企宣布了转型计划,其中不乏恒大、绿地、中国奥园等大型房地产企业;而在这些企业之中,有一家地产企业格外引人关注,它就是华侨城。

据公司披露的最新公告显示,进入11月以来,华侨城已经两次转让股权:11月11日,华侨城旗下的上海天祥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以底价4.86亿元转让上海鹏鲲置业有限公司50%股权;11月12日,华侨城又以15.39亿元的价格转让广州华侨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42.4%的股价。

作为国内的房企龙头之一,华侨城向来都是以“地产+文旅”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而随着如今房地产行业监管趋严,华侨城正加速出售旗下地产资产,以图撕下自己“房地产企业”的标签。

不过,文旅这条路并不好走,前首富王健林铩羽而归,而孙宏斌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不知道华侨城“all in 文旅“的这个选择,前景又是如何?

华侨城起家于深圳,是国内大型的具有央企背景的房企业之一。

1989年,华侨城创建的国内首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在深圳落成开园,据资料显示,在开园当日,主题公园的日人流量最高时接近4万人;而在3年之后的1992年,华侨城更是创下了730万的入园记录,至今还未被超越。

1998年,华侨城在深圳推出了国内首个互动游乐型主题乐园——欢乐谷,这是国内第一个大型的互动游乐型主题乐园,此后的十几年里,欢乐谷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多地开园,也是凭借着欢乐谷,华侨城的知名度开始慢慢打响,并逐渐成为了国内大型游乐主题乐园的代名词。

不过,虽然华侨城是借助游乐园起家,但实际上华侨城并不只有游乐园,其经营模式是“文旅+地产”,即先落地欢乐谷、欢乐海岸等大型游乐园,等待游乐园建成后,再在游乐园附近盖楼、做房地产开放。

这个模式的优点非常明显——游乐园可以带来人流,使该地段的房价升高;而等到房地产开发完成之后,又可以为游乐园带来固定的人流,两者相得益彰。

正是凭借着这一独特的发展策略,在前十几年里,华侨城不断发展壮大,到了2007年时,其迎来了巅峰时刻:股价从低位上涨超过20倍,一度达74.5元,市值高达1100多亿;不过当时华侨城的净利润还不到10亿,随着股价的上涨,其市盈率更是达到了167倍,从现在来看,当时的华侨城是和如今宁德时代、爱尔眼科等热门赛道股相媲美的超级大牛股之一。

说到华侨城,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现任董事长段先念。

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段先念,不过应该有很多人听过西安大雁塔景区和所谓的“曲江模式”:即以古迹景区为核心,在外围开发酒店、商业、文化等相关产业,让景区带动其他收益。而这一模式,正是由时任西安市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的段先念在2006年开创出来的。

那么,为何总部在深圳的华侨城和在西安任职的段先念会搭上联系呢?这就不得不提到2012年后,华侨城的经营惨况。

据华侨城历年的数据显示,在2012-2016年,华侨城开始进入发展停滞状态,其中公司新开工面积分别为55.96万平方米、35.9万平方米、69.76万平方米、44.51万平方米和72.28万平方米,几年来都是原地踏步。

而且,华侨城的净利润在那几年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速放缓的情况,其中2015年净利润只有46.41亿,同比下滑了2.8%,这是2004年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情况,经营状况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2014年2月18日,段先念成了救兵,远赴深圳接替当时的董事长任克雷,成为了华侨城新的董事长。

在段先念上任之后,其将在西安的那一套“曲江模式”复制了过来,开始在华侨城里沿用。据媒体报道,在段先念上任之后,2016年其在四川凉山投资100亿,2017年华侨城又落子河南郑州,斥资500亿建中原新区。

自从开始沿用新模式之后,华侨城又开始了快速扩张,具体数据方面,2017、2018年华侨城的新增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分别为580.12万平方米、1382.5万平方米,而2016年该数据还不到200万平方米。

不过,这一模式也给华侨城埋下了隐患,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华侨城的负债也在不断增加,其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的67.12%飙升到了75.83%,负债总额则从2016年的982.92亿飙升到了2020年的3462.18亿。

而根据三季报数据显示,其最新的资产负债为75.59%,负债总额为3637亿。

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进入寒冬,不少房企开始转型。

而华侨城也是“房企转型大军”中的一员,根据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为了可以转型文旅行业、更好地聚焦文旅主业,在最近的三年时间里,华侨城至少出售或转让30多家子公司及债权。

其中,单单在2021年的11月,华侨城就已经两次转让股权:11月11日,华侨城旗下的上海天祥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以底价4.86亿元转让上海鹏鲲置业有限公司50%股权;11月12日,华侨城又以15.39亿元的价格转让广州华侨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42.4%的股价。

不难看出,在转型文旅这件事上,华侨城的决心并不小。

不过,关于转型文旅后华侨城的前景如何,这里着实需要打一个问号,因为从前面的几位房企大哥的经历来看,转型文旅其实并不容易。

实际上,想要发展文旅的房企并不少,其中前首富、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发展文旅最广为人知。据媒体报道,在2016年时,万达就开始进军文旅行业,在上海迪士尼开业时,王健林甚至还在采访时称:“有万达在,上海迪士尼未来20年都盈利不了。”

不过,后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在2017年时,面临债务危机的万达最先处理和转让的就是文旅板块。

为什么那么多房企转型文旅都是以失败告终,这和文旅的行业性质有关,开发文旅需要非常长的周期,回本时间也很长,而且后期需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来进行维护,是一则“看似美好”的生意。

当然,作为一家以游乐园起家的房企,相比于其他房企来说,华侨城对于文旅有丰富的经验,成功的概率自然更高;不过从股价来看,自今年4月份以来,华侨城的股价就开始持续下跌,这也说明了转型文旅并不容易,华侨城的更多挑战恐怕还在后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侃见财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