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名微软员工要求公开薪资:“跟风”苹果,却陷入困境。

HRGO 2021-12-09

苹果员工薪资https

1735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可能苹果这么做,说出了微软员工以和多数人的心声吧!

继11月苹果公司率先宣布,企业内部允许员工公开讨论工资之后,微软内部的一张表格也开始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如果说苹果是允许公开薪资的第一个企业,不如说它是让薪资公开更受关注的第一个企业。

同时,微软已经有1250名员工自发组织填写了一份特殊的工资表,里面包含员工职位、工作经验、在职时间、工作地点、部门、职级、是否获得晋升、性别和种族等信息。

薪酬能否公开这个话题,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倒不是解决了人们的好奇心,而是所有原来的底线将被重新打破,并且微软员工做出的这份表格,也在加快薪酬公开的速度。

01薪酬公开是员工对企业不满的表现

其实,这已经不是微软第一次共享薪资表格了。

早在2016年,微软员工就在脸书就成立了一个非公开小组,加入这个小组的大多是全职的年轻员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企业给到员工的公平,是员工甘愿为企业做出奉献的前提。

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微软近几年参与薪资共享的人数:

很明显,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加入薪资共享,也有更多人意识到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对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人数增多的原因。

比如,员工通常会把规模差不多的大型企业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而先前苹果允许员工相互透露薪资的制度,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

而这对员工已经私下公开薪资很多次的微软来说,没有准确的表态,只会让员工意识到,让自己信任企业,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又比如,微软员工的种族和性别问题在不断被放大,被边缘化与薪资带来的压力,让更多人感同身受。

当然,去年微软最新的多元化报告,发现了4个值得注意的点:

1、企业中主要的是白人和男性;

2、在310名受访者中,有62.5%的员工是有色种人;

3、有69名受访者,曾经因为性别或性别认同,感到被边缘化;

4、22%的受访者表示,曾经他们的性别或性别认同可能会阻碍他们的工作。

说到底,之所以现在有这么多人开始注重薪资公开,可能意识到企业招聘员工

在意的是能力以外其他的方面。

可以说,这可能是引爆企业的一根导火索。

02薪资不公开也可能是防止贪婪

不过,这也不全是微软一方面的锅。

如果微软顺从这1250名员工的心愿,和苹果一样实行薪资公开的制度,你会发现,他们该拿多少薪资,最后还是拿多少,甚至有的员工因此会收到打击,自己提交离职都说不定。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比起自己能为企业付出什么,更在乎自己能够获得什么。

这么说吧,在微软,级别的跨度是从59级到80级,而级别需要达到63级以上,才可以说是高级职位,而在去年的薪酬共享表格中,超过250人的薪酬水平只在59级至62级之间,占受访总人数的80%。

63级没达到,却做着63级都不做的事,瞎忙活。

另外,根据去年微软薪酬统计,初级工程师或项目经理的平均总薪酬为125665美元,平均现金奖励为10701美元。

其中有87%员工的平均年薪超过了受访者的平均现金奖励,股票奖励为3867美元。

到了62级后,平均总薪酬为174962美元,除141220美元的基本工资外,还包括20028美元的现金奖励,和13713美元的股票奖励。

而今年,基础年薪在22万美元以上,技术经理的年薪中位数也在20万美元以上,甚至数学科学家的年薪中位数也有16万美元。

不可否认,微软员工对薪资的渴望,可能已经超出能力可以达到的范围,薪资也不再是能力决定的。

这也是今年微软有1250名员工希望公开薪酬的原因。

03国内薪资透明还是个未知数

不得不承认,薪资公开的制度,在国际上开始逐渐明朗。

如果在中国,薪资是否会透明化,其实很难定夺,毕竟大部分名企实行的薪资保密制度。

但真的就没有可能了吗?

这还真不一定,现在国内大厂在校招应届生,就岗位薪资透明,晋升发展保密。

比如2019年入职华为的钟钊,企业当时对外宣布的年薪是最高档:182万元-201万元,不过肯定的是,现在他的年薪,已经不止201万元了。

高薪招聘应届生无疑是对老员工最好的激励方式,但当其他岗位薪酬公开,就会成为麻痹企业的一大危机。

不但最后成本出现问题,对不同能力的候选人,没有很好的辨别能力。他为什么能拿到这样的薪资?这样的薪资公开后对其他员工有哪些影响?他能给企业带来哪些收益?

现实是,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解决方法却越来越少。

所以回过头来看看,微软提出薪资公开的那1250名员工也是如此,最终可能只会错误的判断自己的能力,错误的对待自己应该得到的薪资。

这样一来,薪资透明在中国实施的可能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薪资透不透明,公不公开,都只是形式上的问题,因为不管怎样,多数人前后拿到的薪资都是不会变化的,毕竟,企业还是要看能力,才能给出薪资。

对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R范”(ID:hrfaner),作者:HRGO,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HRGO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