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闹心事” 规模战差在哪?

5546 字丨阅读本文需 17 分钟

活力、张力、潜力!

作者:大瑞

编辑:张科

风品:支文 李欣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支付、解锁、测温...... 这是一个刷脸时代。

然方便、效率的同时,也面临技术滥用,信息泄露、信息安全的拷问。

近日,一则男子趁女友熟睡盗刷巨款的新闻刷屏,对此,小鹏汽车怎么看?

01

非法采集43万张人脸

仅因“相关法律不熟悉”?

12月14日,上海市监局公示处罚决定书:因非法采集43万张人脸照片,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被罚10万元。

据处罚文件,2019年3月1日,小鹏汽车花费173822.77元,购买摄像设备22台,全部安装在旗下7门店。用以进行门店客流统计和分析,对进店人数、男女比例、年龄及购买力等分析,辅助门店销售。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间,共采集上传人脸照片431623张。

对此,小鹏汽车将原因归为,对相关法律不太熟悉。门店在3月18日上海市监局检查前,就通过内部自查自纠撤下了所有采集设备。

虽是主动停止采集,但时间点值得玩味。

要知道,今年“315晚会”上,商家搜集用户人脸信息被重点曝光,涉及科勒、宝马、Max Mara等企业多家门店。

且“3·15”晚会上,小鹏汽车供应商悠洛客也因违法采集被曝光。一悠络客经理称,“这种摄像头已经安装了几十上百万个了。”

那么,一句“对法律不太熟悉”便可甩锅吗?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智能化时代,人脸信息被不当使用或泄露,将导致严重后果。相关法律要求,采集公民个人信息,必须符合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三原则。试想,一家服务超10万人的企业如无底线收集顾客数据,一旦被黑客恶意获取,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的确,采买设备17.38万元加上10万罚款,这笔钱加起来还不够买一辆高配版小鹏P7。相比43万张顾客人脸信息,以至有网友吐槽违法成本低。

虽没商业目的,但警钟足以长鸣,于小鹏而言,光有道歉是不够的,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红线,提升销售量有底线。相比迷恋用户数据分析,扎实服务、过硬质量更靠谱些。

02

“骗补”疑云 什么最重要?

不算苛求。这不是小鹏第一次“翻车”。

2021年1月11日,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发布动态《209款App被广东省通信管理局责令整改或关停(2020年11-12月)》。其中,小鹏汽车作为旅行交通类APP被查出存在三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及一项安全隐患问题。

即1、App首次运行未经用户阅读并同意隐私政策前行为监控发现获取GET_TASK检索了应用程序、Android ID、MAC地址、IMEI、IMSI;

2、未在隐私政策等公示文本中逐一列明APP所集成第三方SDK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3、每次点击“我的积分、我的鹏友值、邀请好友赚积分”,App收集一次MAC地址和IMEI信息,非服务所必需且无合理应用场景,超出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业务功能所必需的最低频率。另外,小鹏汽车App还存在界面劫持安全的安全隐患问题。

对此,小鹏汽车回应:已做出整改,对APP进行加固调整,并表示系误用了设备。“误用”一说,是否似曾相识?

江苏城市频道报道,今年10月,南京一位消费者陈先生在当地一购物广场小鹏汽车展厅选中一辆小鹏P7,并支付5000元定金签订购车协议,11月去提车时却被通知要额外支付7000元。而陈先生提前并不知晓此事。

门店销售主管称,是因涉及到国家补贴的问题。若整车价超30万便拿不到国家补贴,因此卖车均是先做低合同价格,将价格控制在30万以下,之后再把价格补齐,并未多收钱。且指出,交付时再补齐费用,这是统一操作。

这意味着,陈先生并非个例。由此舆论质疑小鹏涉嫌“阴阳合同”、骗取国家新能源补贴。

随后,小鹏汽车官方回应,该店员未了解清楚11月相关促销活动,有关人员对相关政策没有讲清楚,是公司管理失误。将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从销售端、交付端为用户带来更好服务。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失误”、“误用”、“不了解”的遣词造句,对一家定位未来出行探索者的科技公司而言,是加分项吗?严谨、求生、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有多少呢?

对于骗补一说,小鹏汽车表示,小鹏P7(除鹏翼版)的最高配车型(670E),补贴前官方指导价为29.94万元,不存在也没必要做低价格获取国家补贴。

然据媒体相关报道,670E选配“智能音乐座舱增强套件”后,官网显示售价为31.74万元,超过30万元补贴线,且下方有弹出超过补贴范围的提示。那么,官方回应的“不存在”是否站不住。

浙江国圣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勾娜表示,销售方如果明知该款车型总价超过30万元,还通过其他方式让该车辆享受国家补贴,那这个行为就构成“骗补”。

显然,一句“管理失误”是不能草草了事的。

或许,也有无奈。

对于一家新能源车企而言,补贴意味着什么?

自2009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享受12年的补贴红利,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累计政府补贴约1295亿元,覆盖超191.59万辆新能源汽车。2017年,A股市场共有16家企业在除去政策优惠补贴后的净利是负值。

不难发现,补贴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补贴初衷是让车企尽快形成核心竞争力、独立成长性,而非长久依赖、过度依赖。

2020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等联合发文,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至2022年底,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在201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新能源汽车早晚要离开政策呵护,回归市场竞争,回归用户。”在其看来,降低补贴是一个大浪淘沙过程,淘汰竞争能力差的企业,留下的将是有自主创新实力的企业。

信心够足,然结合上述质疑,是否有些讽刺?

如何小鹏所言,这是一个大浪淘沙过程。实力强企业才能留下。

黑猫投诉显示,截止12月17日17时,小鹏汽车涉及投诉量高达267条,主要是因延期交付、虚假宣传等。

浏览车质网上的投诉,则多集中在产品质量方面。

据媒体报道,在“骗补”发酵下,不能按时提车的小鹏车主,也发表了《小鹏预定车主对小鹏P7 480车型不配车、变相加价、恶意宣传联合声明》文章。

声明提到:“我们在9月-11月订购小鹏汽车,APP与销售人员一致说6-8周配车,可现已经超过交付时间并没有配车,而670车型后订都是秒配车现象,官方不给任何解释,存在变相加价、恶意宣传等行为。”

小鹏官方说法是,目前受疫情影响,行业面临着磷酸铁锂电池供给的极度紧张,也给小鹏P7 480E/N车型的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将协助有需求的客户完成改配或者退订手续,并表达真挚歉意。

说千道万,产品为王、服务为王。如根基不牢,怎么卖力销售、费心琢磨用户,也是本末倒置。

03

11月销冠与亏损加剧

好在,小鹏汽车并非一片阴霾。

11月,小鹏汽车总交付量15613台,位列国产新势力销冠。理想汽车以13485辆位列第二,蔚来经过10月销量“下滑”后,11月再度破万,交付10878辆。

三季报,也不乏喜色。小鹏交付量25666辆,同比增长199.2%,创出单个季度新高。14.4%的毛利率,也是新高数据。第三季度营收57.2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比上升187.4%,其中汽车销售收入54.6亿,较2020年同期上升187.7%。

截至9月30日,小鹏汽车271个销售门店覆盖95个城市。有券商预计2021年底,其销售门店量会超350家。

不过,一片飘红中也有矛盾数据:

相比毛利率的上升,净亏额也上升明显:第三季净亏15.94亿元,去年同期为11.49亿元。

中信证券的报告指出,小鹏汽车当前仍处扩张阶段,在新技术、新车型、门店及补能网络建设的投入有助后期市场份额获取。今年第四季度预计交付量34500-36500台,收入为71-75亿元,若能够达成,将刷新公司单季度交付量新高。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换言之,小鹏汽车仍处烧钱扩规模阶段。未来规模效应是打破亏损魔咒的不二法门。

然看看上述交付等烦恼,难度也可想而知,考验其综合实力。值得注意的是,有投资者发现,小鹏汽车G3增速并不稳定、甚至有个别滑坡。同时,小鹏汽车在三强中虽交付量最高(单看第三季度),毛利率却明显低于蔚来、理想。

04

差钱与不差钱 三大隐忧

那么,来看看理想汽车。

今年1-11月,累计交付76404辆,位居新势力销量总榜第三。截至11月30日,其累计交付量已达110001辆。

自2019年12月4日正式交付,其用时708天实现10万辆目标。而蔚来为1046天,小鹏为1033天。活力张力无需累言。

截至11月底,理想汽车已拥有80家直营交付中心,覆盖全国77个城市。另外还在93个城市设有174家零售中心,在171个城市设有236家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

这个成绩,难能可贵。相比蔚来、小鹏的多腿奔跑,目前理想汽车旗下仅有一款车型 " 理想 one" 在售。

更没想到的是,理想也是三强中最有钱的一个。

2021年第三季,理想汽车营收77.8亿元,同比增长209.7%;虽落后于蔚来(98.05亿元),但同比和环比增幅都是“蔚小理”三强中最大的。且净亏仅2150万元,同比收窄79.9%,让市场看到了盈利希望,亏额也是三家最小:

蔚来、小鹏净亏为8.3亿元、15.9亿元,亏损体量分别是理想的约40倍和80倍。

三季度,理想毛利突破23.3%,蔚来汽车为20.3%、小鹏汽车为14.4%。但与特斯拉相比,仍有3%差距。

现金储备上,“蔚小理”分别为470亿元、453.6亿元和488.3亿元,理想也最多。

尴尬在于,在研发投入上,不差钱的理想显得有些差钱:2020年研发费为11.1亿元,比2019年还下降了6%,占营收的比重为11.7%,同期蔚来、小鹏汽车的研发费分别为24.9亿元、17.3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5.3%、11.6%。

今年第三季,理想汽车研发费8.89亿元,全年预计投入不超30亿元。同期小鹏研发投入达12.6亿,预计全年70亿;蔚来三季度11.9亿,全年预计50亿。

更扎眼的,是销售成本激增,由2019年的2.85亿元增至2020年的79亿元。2020年一季度销售成本7.83亿元,2021年一季度增至30亿元。

理想汽车表示,增加是由于汽车销量增加,主要由于直接生产及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运输及物流成本的增加,以及估计保修成本的储备。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当下,正值全球汽车业从燃油转向新能源的关键时刻,也是新势力研发赛最激烈的阶段,谁能占领研发高地,谁便能赢得未来。应该说,三强中最应提升研发的,是理想企业。

并不虚言。聚焦理想汽车,有三个隐忧点。

首先,车型单一是难回避问题。仅凭理想ONE一款车闯市,而蔚来有ES6ES8EC6ET7,小鹏有P7P5G3i。

当然,只售卖一款车可大幅降低综合成本,规模效应更强、产业链、供应链也更稳定,从而能降低成本,增厚收益,这也是理想毛利率高、净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单腿奔跑”弊端也同样明显。首先,理想ONE是一款SUV,这意味其放弃了所有的潜在轿车用户。单一产品,也易让市场产生审美疲劳,无益后续成长性。

其次,押宝增程式路线也有考量。

汽车分析师万春雷表示,理想ONE采用的这种增程式技术是有局限性的,最大问题是,理想ONE的电池容量大,电池能量耗损对车辆影响很大。从综合性、耐用性、安全性及稳定性讲,更倾向于本田、丰田内燃机加发电机加电池的技术组合。

大众集团中国区CEO冯思翰曾直言,从国家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增程式汽车“是最糟糕的方案”。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指出,当下看增程式与纯电式差距不大,甚至前者还具备一定优势,例如解决里程焦虑等。而着眼未来,纯电式或才是新能源的希望所在。

再次,站在经营角度,产品单一风险亦不可小视。

回顾过往,丰田、本田、大众、吉利、长城等国内外大厂均因产品质量,出现过大量召回事件。由于拥有多款车型,才得以“东方不亮西方亮”。

反观理想汽车,一旦发生重大负面事件,是否能处之泰然、综合抗风险力几何呢?

并非苛求。2021 年 7 月 4 日,一则“理想 ONE 座椅往外渗水银”的曝光视频,把理想推上风口浪尖。时至今日,该事件仍未有最终定论。

今年 5 月,2021 款理想 ONE 发布时,NOA 自动导航辅助驾驶被当做营销卖点之一,但至今仍未正式向用户推送。而蔚来和小鹏分别在去年 10 月和今年 1 月就推出了类似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9月,部分理想汽车用户收到智能软件系统协议的更新推送。据悉,该更新推送包含收集部分个人隐私数据、免费服务免责、信息推送权限等,不同意就无法继续用车。

而今年5月1日起,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已正式施行,APP运营商收集用户信息受到明确限制。

是否涉嫌“霸王条款侵犯隐私权”?

以上种种表现看,理想汽车虽看到了扭亏曙光,但离质量规模并举、稳健持续发展、真正规模效应的理想状态,还有不短路要走。

05

规模战差在哪?

的确,抛开上述种种“闹心事”。

无论理想还是小鹏,国产新势力都需要更高效、高质的改变,用强口碑、强体验占领规模高地。

行业分析师林永表示,汽车业产业化程度高,新能源前期开发成本更高,要想覆盖技术研发、渠道培育、原材成本等,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体量。规模越大、综合成本越低、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效益越好、专业化、特色化才能凸显。辅以精细化,最终打破盈利殇、进阶核心竞争力。

2021年7月8日,也就是小鹏汽车港股上市的第二天,特斯拉官网正式上线了model y标准续航版,补贴后价格降至27.6万元,而理想ONE的定价在33.8万元左右。

大佬降维战、价格战已杀到后院。这场跑马圈用户、争市场的规模大战中,理想、小鹏乃至担负弯道超车重任的国产造车圈的优势几何、胜算几何?

理想联合创始人沈亚楠认为,到 2030 年,全世界可能只剩下不到 10 个汽车品牌。中国市场会由 3 家车企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两家很可能是特斯拉和苹果。理想希望自己是第三家。

“到2025 年,卖 160 万台车,拿到中国智能电动汽车2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21年7月7日,小鹏汽车港股上市时,何小鹏也放出豪言。2025年中国电动车的渗透率全国将达到35%,以3000万辆的汽车产销推算,小鹏目标是2025年完成105万辆的交付量。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只是,靠什么来实现呢?

一款产品肯定没戏。

沈亚楠Q3财报电话会上透露,理想第二款新车理想X01将在明年二季度上市,三季度开始交付;并在2023年下半年推出首款 HPC BEV。到2023年年底,理想预计将达每年50万台标准设计产能,若采用两班生产,总产能将达每年近70万台。

小鹏汽车研发是一个亮点。其是中国唯一一家自主开发包含定位和高精地图融合、感知算法和传感器融合及行为规划、运动规划和控制的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并在量产汽车上应用该软件的汽车公司。

截至2021年3月末,小鹏汽车在中国和其他若干司法管辖区拥有759项专利和504项注册商标。6月末,小鹏汽车研发人员3091人,占比39.0%。2021年第三季,研发费12.64亿人名币,同比增长99.0%。是三强中投入最大者。小鹏汽车总裁顾宏透露全年研发将达70亿元。夯实智能化标签。

凭此基础打底,小鹏产品推新节奏加快。从2023年开始计划每年至少推出2-3款新车型。

可见,两者不乏活力、张力、潜力。

也必须要快速、更精准、更强悍一些了。看看特斯拉的规模效应,除了坐稳全球车企市值第一,还已连续多季度实现盈利,且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今年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达16.18亿美元。汽车业务毛利率突破30%,较二季度的28.4%新更进一步。

面对咄咄逼人的强敌,小鹏、理想差在哪里?逆袭点又在哪里?

本文为铑财原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铑财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