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登手机芯片第四大厂商 紫光展锐如何在短短3年间消除与行业差距,成功崛起的?

微观人 2022-01-14

紫光手机芯片5g通信

3674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谈到展锐,大家第一时间首先想到的固然是他们的手机芯片。诚然,得益于公司团队过去几年的追赶以及行业形势助力,展锐在手机芯片市场迅速崛起。

据国际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2021年全球第三季度智能手机芯片报告,展锐以10%的市场份额荣居全球第四大手机芯片手机厂商宝座。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展锐手机芯片份额首次超越两位数,公司这方面的业绩也连续三个季度获得了增长。包括三星、荣耀、realme、摩托罗拉、中兴和传音等海内外知名手机厂商也都成为了展锐的客户。

见证中国芯片发展

这是一家见证变迁的公司,某种意义上,紫光展锐的历史也是中国芯片发展本身的历史。海归精英们满怀理想主义回国创业,在残酷的商业世界败北,创始人们纷纷黯然离场,公司被收编入国家队,在一连串痛苦的整合后,才逐渐走上正轨。

他们的开端和联发科有着相似之处。2001年,在硅谷工作多年的武平、陈大同回国创立了展讯,推出了全球首颗2.5G多媒体基带芯片,2007年就登陆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到美国上市的芯片股。

而紫光展锐是做基带芯片的展讯和以射频芯片和物联网芯片见长的锐迪科合并而成。

成为紫光展锐前的展讯接连决策失误,他们花了5亿研发出了3G芯片,然而直到产品发布5年后,3G才正式推广。后来展讯的股价一泻千里,从IPO时的15.95美元一度跌倒0.7美元,市值在10亿美元徘徊。

直到3G真正涨潮后,展讯才逐渐恢复元气,2013年12月,紫光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展讯通信,成为美光44亿美元收购尔必达后半导体行业最大的收购,轰动一时。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有“并购狂人”之称,“赵老板是投资家。”这是业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的评论,曾经放言要买下联发科。对此郭台铭还出言讥讽: “赵伟国不过是一个炒股的投资者,怎么能去问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一个世界半导体的教父‘公司多少钱要卖’?张忠谋60多年的半导体经验,不是你今天说就可以用钱买的。”

买下展讯后半年,2014年7月,紫光集团正式以9.07亿美元收购了锐迪科微电子。它以做射频芯片见长,当时几乎垄断了小灵通的市场。

据说从一开始,锐迪科创始人戴保家知道会被合并,是不愿意接受紫光橄榄枝的。然而紫光以闪电战的方式,宣布现金收购邀约后4天,就和对方签署了并购协议。

强势收购后,戴保家被架空继而出走,高层动荡,直到2016年,紫光才宣布合并锐迪科和展讯。又过了2年,合并才正式完成,前中兴终端CEO曾学忠和海思前首席战略官楚庆共同担任CEO。

这样的组合也没能持续很长时间,当上CEO一年,曾学忠就离开紫光展锐。一次次洗牌后,楚庆成为最后的接棒人。

从2013年紫光收购展讯,到2019年管理层尘埃落定,紫光展锐整整错过了5年时间。在通讯行业,这样的失去将是难以弥补的鸿沟。

紫光展锐的竞争实力

从默默无闻到全球5G第一梯队,紫光展锐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

2018年展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动作,开始执行“质量救亡”的“火凤凰”计划,重构核心代码并引入了用于进行软件开发能力评估的CMMI管理体系。两年多的大刀阔斧式的变革让展锐蜕变焕新,产品研发速度明显提升,产品定义能击中市场,产品上市速度加快。

2020年5月,搭载展锐5G芯片T740的终端上市。除消费电子市场外,工业电子市场也成为紫光展锐近两年努力开拓的新蓝海。2020年,已有数十款搭载紫光展锐8910DM芯片的Cat.1bis模组上市并在多领域、多场景落地,可广泛应用于共享经济、金融支付、公网对讲、能源、工业控制等行业场景。

2021年,第二代5G芯片T770(原7520)成为全球首款量产6nm 5G芯片,彻底扭转了展锐在通信、工艺技术大幅落后的局面。其八核产品T618/T610成全球4G智能机首选平台,一个崭新的展锐已经跃然而出!

今年,展锐还正式推出了5G芯片新品牌“唐古拉”。唐古拉品牌包括6、7、8、9四大系列,面向消费电子领域。首款6nm EUV 5G芯片唐古拉T770已经完成流片,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款搭载展锐5G芯片的终端品牌上市。

从2G到4G,展锐分别落后业界先进水平15年、8年、10年,到启动5G业务系列化布局,仅仅两年多时间,展锐在技术、经营、产品、战略、管理、品牌声誉等方面全面提升,随着5G进入发展深水区,展锐对5G有了全新的规划,唐古拉品牌的系列化布局,就是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也代表着展锐对5G未来和万物互联时代的责任与追求。

除了手机芯片以外,展锐同时还在多个领域深耕并取得了不错成绩。如在工业电子市场,展锐正在悄然成为这个赛道举足轻重的角色。

5G时代顺势切入工业电子市场

从一般意义上看,所谓的工业电子是指包括工业制造和工业控制在内的多个工业应用。和消费电子市场不一样,这个领域对芯片的性能、可靠性都有了更严苛的要求,这个市场也在过去多年里稳步地发展。

但在展锐看来,随着5G的到来,工业电子市场将会迸发出更强的动力。

他们指出,随着5G规模商用进程,各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边界将被打破,数字化红利也将从ICT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正是因为提前看到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展锐在2018年底专门成立工业电子事业部,致力于支撑工业体系和社会的智能化,彻底改变过去的简单的“拿来主义”,在工业电子领域开展了专门的芯片、软件、解决方案的产品规划。

据介绍,展锐在工业电子的方面的布局并不局限于传统的电气化工业器件,而是以万物智联为代表特征的新一代工业电子,为不同的行业应用场景提供所需的连接、计算能力。总结而言,就是在广泛连接人和物、物和物的基础上,加上5G+AI的支持,让工业和社会的智能化将得以实现。

具体到业务方面,展锐工业电子涵盖了广域物联网、局域物联网、智能显示等多个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广域物联网市场,展锐除了拓展传统的2G/NB-IoT市场新客户,还会准确把握中速率物联网机会,全面开拓cat.1市场,推动LTE Cat.1bis标准在国内落地。与此同时,展锐还看好了5G to B的巨大市场机遇,将5G 引入工业互联网,率先推出5G R16 Ready产品。

至此,展锐完成了在NB- IoT、LTE Cat.1bis、5G 未来IoT领域三大基础连接技术方向完成全场景布局。2020年5月7日工信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 指明了移动物联网发展目标,其中特别提到了3个不同速率场景的标杆技术:建立NB-IoT(窄带物联网)、4G(含LTE-Cat.1)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展锐提前预判物联网新蓝海及发展方向,并实现了精准布局:工信部指出的三大方向NB-IoT、4G(含LTE-Cat.1)和5G,展锐均有成熟商用产品,且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同时,目前三大领域产品均已演进到第二代。

除了这些连接技术和产品以外,展锐本身在智能技术、半导体技术和工业级品质安全的保障,让公司拥有了征战工业电子市场的利器。

以智能技术方面为例,展锐不但打造了面向未来的一站式AIoT开发平台,公司将AI作为一种弥散性的技术,全面而深入的融合到展锐的每项产品和解决方案中,使得在连接无处不在的同时,也让智能无处不在,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

来到半导体技术方面,公司的6nm 5G套片方案已经商用,这也成为了展锐纵横工业市场的资本。展锐工业电子业务负责人黄宇宁在早前的一个发布会上也指出,公司的第二代5G芯片平台,提供了上下行超过千兆的速率体验,提供了灵活的基带架构,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支持更多的新特性。在他看来,这两个关键特性对行业领域的应用都非常友好。

“和消费领域不同,在行业领域的应用里,5G连接的是机器、设备,他们往往主要是数据的生产者。因此,超千兆的上行能力是保证这些生产出来的数据,能够快速高效传输的技术基础。同时,可升级的基带架构,以及系列化的中间件,能够高效的支持行业领域解决方案的定制开发。”黄宇宁接着说。

得益于这样的多线进攻,展锐在这个市场也迎来了“丰收”。

多个垂直新领域“芝麻开花”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谈到,展锐在手机芯片方面屡创佳绩。但其实在工业电子市场,展锐成绩也一样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据介绍,在2018年底成立以后,展锐工业电子事业部2019年就实现了收入翻番。2020年同比再增长130%。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工业电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48%,其中广域物联网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6%。局域物联网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0%。行业智能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6%。

能获得这样的成绩,是展锐在多个领域全面布局取得的累累硕果。

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蜂窝物联网芯片市场最新研究报告,展锐以26.8%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二,并在LTE Cat.1芯片这样的细分赛道上超越了高通成为全球领头羊。同时,展锐在物联网领域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成为全球前五大蜂窝物联网芯片厂商中,唯一一家同比增速超过100%的玩家。

另据赛迪发布的最新报告我们也能看到,展锐在国内两轮车换电柜通信芯片、智能POS机芯片、Cat.1公网对讲机芯片、云喇叭终端芯片、OTT机顶盒终端Wifi芯片等多个细分行业应用领域,分别凭借59%、52%、80%、70%、60%等大幅领先的市占率排名第一,成为诸多典型垂直赛道上的新蓝海市场隐形冠军。

在展锐看来,工业这片新蓝海将是接下来驱动数字新经济的引擎之一,也将成为驱动展锐业绩新增长的又一引擎,使展锐在5G时代新经济的升级转型中,承担更大的产业责任。而展锐的目标则是在其中扮演更为关键的产业生态承载者角色,为业界提供先进技术平台,并推动产业生态向新领域不断拓展。

展锐表示,由于垂直应用场景千差万别,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部门很难用统一的解决方案去满足他们的数字化需求,因此垂直行业的产业链条更长且更加碎片化。在这样的产业形态之下,展锐作为主芯片厂商,不仅仅只为直接客户服务,也要承担为整个产业生态提供底层技术的产业责任。

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生态承载者”,展锐工业电子调整了客户策略:从过去“仅对接模组客户”到如今“主动布局重点行业客户”。尤其在关键行业,展锐已经和头部行业终端客户共同规划,定制解决方案,与产业链伙伴们一起构建全面且立体的产业生态。同时,展锐继续与模组厂商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服务千行百业。

对于展锐来说,他们正在步向一个跟三年前截然不同的未来。

文章来源:Geek视界,36氪, 半导体行业观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