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富豪“轮胎”造!轮胎生产第一大省的底牌是什么?

材料人柱力 2022-03-23

轮胎

2561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有些事情常常让人匪夷所思,山东富豪“轮胎造”就是这样。山东有哪些轮胎富豪?有哪些成绩斐然的企业?发展现状如何?轮胎生产第一大省的底牌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山东富豪和轮胎吧!

山东有哪些轮胎富豪?

在3月17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富豪榜上,山东共有36人上榜,其中5人来自轮胎行业,财富最多的达265亿元,最少的也为85亿元。从单一行业上看,轮胎行业是制造山东富豪的第一大户。

一个区域形成某个产业,都是有原因的,一般来说,要么是原料生产地,要么是需求所在地。

山东不种植橡胶树,汽车产量在全国仅排中上游位置,轮胎行业竟然能出这么多富豪,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登上在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的5人,分别是威海玲珑轮胎的王希成、东营万达控股的尚吉永,财富都超过100亿元,分别为265亿元和120亿元;2人来自青岛,是森麒麟的秦龙和赛轮轮胎的袁仲雪,财富都是95亿元;此外,还有济宁华勤的牛宜顺、牛腾父子,财富为85亿元。

其实,在门槛更低的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山东还有更多人上榜,如三角轮胎的丁木等。

而且,国内的轮胎富豪基本都来自于山东。

不仅轮胎生产行业,山东还出现了一家全球最大的轮胎模具企业,即潍坊的豪迈科技,全球几乎所有知名轮胎生产企业,都使用他们制造的模具。

此次,豪迈科技的张恭运也榜上有名,财富为63亿元。

按理说山东应该不是中国的轮胎需求大省。

汽车厂家是轮胎的最大需求方。遗憾的是,山东是中国的制造业大省,但在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汽车制造业方面,山东似乎并不出彩。

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山东汽车产量为107万辆左右,在全球仅排第10位,排在前面的省市分别是广东、上海、吉林、湖北、重庆、广西、安徽、北京、河北。前几年,浙江、天津也超过山东。

当然,汽车出厂后,仍然要使用轮胎,或许因为山东是我国的人口和经济大省,汽车的使用量比较大,因此对轮胎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6大上市轮胎,18家上榜75强

中国轮胎看山东,山东轮胎有多牛?据2020年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轮胎相关企业58.49万家,山东省以8.04万家企业排名第一。

其中,山东轮胎生产企业约264家,员工人数13万人,总产能约4.6亿条,轮胎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6.6%,约占全球轮胎产量的17%。

在全国11家上市轮胎企业中,山东就占了6家,分别是玲珑、赛轮、三角轮胎、森麒麟、双星、浦林成山。他们基本全部实现了海外建厂,全球布局,年营收稳步增长。

山东轮胎大盘点

据2020年权威媒体统计,全球75强排行榜中,有18家山东轮胎巨头,既有玲珑、赛轮、三角、双星等大型上市公司,也不乏恒丰、昊华、华勤等本土企业,还有山东中创新晋75强名单。

山东政府加快淘汰轮胎落后产能

去年,山东省印发《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2021—2022年)》的通知,涉及到轮胎业落后产能退出。到2022年,年产能120万条以下的全钢子午胎、500万条以下的半钢子午胎(企业全部整合退出,退出产能可以进行减量置换,逾期未完成的直接关停退出。

根据文件,该省新一轮轮胎产能退出涉及18家企业,见下表(资料来源: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领导小组、方正证券所)。

作为轮胎大省的山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也是结束恶性竞争,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的一重大举措。

自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轮胎产能爆发式增长。轮胎行业长期陷入"无底线低价内卷",甚至在2017年开始出现中国子午胎产量下滑。

所以淘汰落后产能对我国轮胎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加速僵尸企业清退进程,有利于推动行业产能的总体平衡和结构优化。

2021年初,“三不”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也让行业向持续健康发展迈进了关键的一步,只有将产业变强,才能形成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才能成为世界轮胎强国。

山东轮胎进入动荡期

山东作为化工大省,正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化政策,并明确指出,到2025年,轮胎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轮胎企业达到8家,其中,过200亿元的2家以上,1—2家企业进入全球轮胎行业前10位。

可见,山东轮胎制造业的发展思路是,培育高质量企业,打压低效能工厂,提升行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结构。那么,最终遭殃的只能是中小轮胎厂。

我们看到,2021年以来,东营、潍坊、青岛即墨等地轮胎厂大范围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或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避免完全淘汰退出,浙江物产、厦门国贸等巨头趁机入局,山东轮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动荡洗牌期。

但如果工厂自身实力不足,如何引来金凤凰?毋庸置疑,这次“坚决淘汰一批”政策推进中,一批轮胎厂将被“坚决淘汰”!

需求不占优,原料呢?

众所周知,橡胶树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树种,山东的气候显然不适宜种植。橡胶树是天然橡胶的来源,山东似乎失去了这一优势。

不过, 除了天然橡胶,还有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早在1909年就被发明出来,第二年,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用合成橡胶生产轮胎的企业,二战时,德国把合成橡胶轮胎用在了战场上,从而避免天然橡胶的紧缺。

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天然气、煤炭或农副产品等,这或许正是山东的优势所在。

山东是中国的石化大省,尤其是地炼行业,在国内绝对高居第一位。此次榜上有名的李湘平的东明石化,就是全国最大的地炼企业,他的财富也达85亿元。

而东营的万达控股,本身也是一家地炼企业,同时还生产轮胎。东营则是因为胜利油田而出现的城市,东营及周边的淄博、潍坊等城市,有很多民营地炼企业。

近年来,山东的轮胎产量占全国的50%左右。在全国排名前10位的轮胎生产企业中,5家来自山东,在全球最大的75家轮胎生产企业中,山东占了20家。

同时,山东是中国轮胎出口最大的省份,前几年占比达到七成。

可以说,山东是我国的轮胎生产第一大省。

轮胎生产第一大省的底牌是什么?

或许,虽然没有天然橡胶的先天优势,但山东在合成橡胶的有着优势。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山东有一所大学,就是现在的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的前身是青岛化工学院,再往前是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创办于1950年,1956年迁至青岛,曾叫山东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也并入了青岛科技大学。

它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听名字就知道青岛科技大学在橡胶方面是相当厉害的了,输出了大量的橡胶人才。它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设立橡胶专业的,这也是青岛科技大学的优势专业。

从上面富豪的分布也可以看出,2人来自青岛,其余多人来自周边的烟台、威海等胶东半岛。

而赛轮轮胎更是青岛科技大学孵化出来的企业,袁仲雪曾是学校的老师。他还创办了另一家企业——软控股份。这也是一家青岛科技大学孵化的企业,以橡胶机械起家,如今致力于橡胶行业的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品。

看来,山东的轮胎行业之所以这么牛,青岛科技大学功不可没。一所大学,帮助一个区域催生了一个产业。

虽然是国内的轮胎第一大省,但是山东轮胎的一些企业也存在产能落后的问题,政府也在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这将会引发局部的动荡。

来源:鲁商儒风,车辕车辙cheychez,车与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材料人柱力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