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它,比亚迪涨价了丨年报风云(63)

2069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文/乐居财经 李姗姗

在“卖车”和“赚钱”上,比亚迪(002594.SZ)陷入了冰火两重天。

3月29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减少28.08%;当期扣非净利润12.55亿元,同比减少57.53%。

分季度看,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比亚迪的营业收入逐季攀升,由409.92亿元提升至709.50亿元;与此同时,净利润由第一季度的2.37亿元增至第三季度的12.70亿元,而到了第四季度却骤降至6.02亿元。

也就是说,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营收环比增长30.65%的同时,净利润却环比下降52.58%。

比亚迪2021年净利润下滑,一部分原因是原材料等价格的暴涨,公司也遭遇了空前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公司研发投入的增加以及在销售、管理方面的开支增加所致。

由于市场动荡,比亚迪股价也受到调整。自2021年10月底创下的333.33元/股的历史新高后便一路震荡下行。4月6日收盘报241.9元/股,较最高点回落约27.4%。

产能承压

作为国内头部车企,比亚迪的汽车产销情况备受市场关注。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乘用车产量73.75万辆,同比增长75.05%;销量为71.34万辆,同比增长83.9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约1.6倍。

在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月攀升,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了60万台,同比增长218.30%;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17.1%,增长近8%。

尽管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广受市场欢迎,但剧增的订单也令比亚迪产能压力增大。从比亚迪的投资者会议纪要了解到,目前累计未交付订单达到40万辆,并且仍在逐月增加。

据悉,比亚迪DM-i车型等待交付的数量庞大。具体来看,秦PLUS DM-i目前有60人在等待,最长时间等待时间为423天;宋PLUS DM-i目前有258人在等待,最长等待时间为396天;唐DM-i已有366人在等待,最长等待时间已达到454天。

此外,比亚迪还因提车周期长、交车时间慢问题遭到不少消费者投诉。

对此,比亚迪早在去年5月份曾公开表示,主要是受到了疫情及订单过多等因素影响,目前公司所有工厂正在加紧排产,以最快的速度生产车辆满足市场需求。

据了解,比亚迪也在加大产能扩充力度。在产能规划中,除了已投产的深圳、西安、长沙三大工厂之外,常州、抚州、合肥、济南,以及郑州工厂预计将陆续在今年底前投产。

毛利率创14年新低

比起高涨的销量,比亚迪营收增速却表现一般。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2161.42亿元,不及市场预期的2200亿元,同比增长38.02%。

其中,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为1124.89亿元,同比增长33.93%;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为864.54亿元,同比增长43.99%;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为164.71亿元,同比增长36.27%。

2021年全年比亚迪实现归母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下跌28.08%;扣非净利润12.54亿元,同比下降57.53%。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还是新能源补贴大户。财报显示,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补贴收入合计58.67亿元,而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2.63亿元。

如果剔除这笔补助,两千亿大体量营收的比亚迪,2021年的盈利或只有7.82亿。

财报显示,2021年比亚迪整体毛利率13.02%,同比下滑6.36个百分点,创14年新低。其中,汽车及相关产品毛利率为17.39%,手机部件及组装等毛利率为7.57%,两大核心业务产品毛利率均为近14年最低。

成本及费用大幅增加

“2021年,由于全球疫情影响,电子业务短期承压;受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成本上升。”关于净利润同比减少,比亚迪解释称。

为此,比亚迪通过产品涨价以转移成本压力,今年已两次涨价。1月21日,比亚迪发布消息称,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车型的售价将于2月1日上调1000元-7000元。

3月15日,比亚迪再次发布涨价通知,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售价于3月16日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不等。

不过,上述问题为目前市场中着重于新能源产品的车企所共同面临的难题。对于比亚迪而言,向智能电动化转型所需要持续推动的技术研发投入,同样也是其利润下滑的主因。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入为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0%;研发人员数量约4.04万人,同比增加31.52%。

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重点为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IGBT4.0等项目。尤其是刀片电池,财报显示,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研发目标,是使得搭载磷酸铁锂体系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600km以上,并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

从2020年7月开始,比亚迪已陆续将刀片电池应用于汉、E2、宋plus、秦plus等多种纯电动车型上。2021年4月,比亚迪旗下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全系换装刀片电池。

除了研发投入的增加,比亚迪在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也在上升。

财报显示,2021年比亚迪销售费用为60.82亿元,同比上升20.30%,为职工薪酬及售后服务费增加所致;与此同时,管理费用也因职工薪酬增加而同比上升32.13%;财务费用则因利息支出减少而同比下降52.51%。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汽车V线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