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英特尔、TSMC、华为都在搞“胶水”大法,这事得怪晶圆太圆了

科技少年QAQ 2022-04-19

晶圆英特尔华为

3166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众所周知,自2020年9月15日之后,华为麒麟芯片就成为了绝唱。

没有芯片,对华为影响巨大的,手机业务曾最高峰时的全球第一,跌到了2021年的全球第9名。2021年营收下滑了2500多亿,消费者业务部不再是第一大营收部门了。

解决芯片的问题:华为用上“胶水”大法

所以不用想都知道,华为无时无刻都在想如何解决芯片的问题,只要搞定了芯片,华为手机一定能够卷土重来,再创辉煌。

并且从现在的诸多迹象来看,华为可能很快就要有自己的芯片了,至于采用什么办法,那就是“胶水”大法。

“胶水”是用来做什么的,主要用来粘东西,所以华为解决芯片的办法,不外乎“粘”这一字。

那么怎么来“粘”?其实苹果前段时间给了我们最好的示例,那就是M1Ultra这一颗芯片,它是两颗一模一样的M1 Max,水平拼接在一起的。

通过两颗芯片拼接,所以M1 Ultra实现了M1 Max性能两倍,这就是“胶水”的魅力之所在。

而在M1Ultra之前,TSMC也搞了一颗“胶水”芯片,与苹果的M1Ultra不同,TSMC的是上下“粘”在一起的,两颗芯片重叠粘在一起,也实现了2倍性能,台积电称之为"3D封装"。

其实不管是上下重叠,还是水平拼接,都是一种新的封装方式,本质都是在不改变芯片工艺的前提下,扩大芯片面积,从而获得更强的性能。

而华为此前也曝光一个芯片堆叠封装技术,上面很明显地看到,是两块芯片重叠在一起,不过方式与台积电重叠又不一样,是有一点错开的。

而申请日期是2019年9月份,意味着早在2年多前,华为就已经开始做这个准备了,往堆叠技术方向研究了。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的芯片问题可能要解决了,毕竟现在摩尔定律很难再延续了,每18个月晶体管密度就要翻一倍的定律,TSMC、三星、intel都维持不下去了。

所以苹果、英特尔、TSMC都在搞“胶水”大法,华为此时也正是顺应潮流,通过不那么先进的工艺,将芯片进行堆叠,获得先进工艺的性能,将成为现实。

苹果M1 Ultra双芯片如何拼接?“胶水”技术揭秘

通俗说法的“胶水”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CM(多芯片模块)封装技术,这样的结构实现形式有多种,从M1 Ultra的芯片图来看,无疑用到的就是台积电的CoWoS-S 2.5D封装技术,利用硅中介层完成两个芯片互联。而且从其统一内存的排布来看,台积电的CoWoS-S已经可以完美集成8个HBM了,这个速度确实要超过英特尔和三星。

这一2.5D封装技术用于不少网络IC以及大型AI芯片中,为了就是实现更大的芯片规模,进一步提高带宽等性能。据了解,M1 Ultra在CoWoS-S封装上用到的ABF基板,依然与M1一样,来自欣兴电子。

在苹果发布Mac Studio并公布具体参数后,不少用户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M1 Max版本的Mac Studio重达2.7千克,而搭载M1 Ultra的Mac Studio重达3.6千克。这难道是因为M1 Ultra的电源功率更高吗,并非如此,两者充电器通用且用到的都是同样的370W电源。那么这多出来的重量,究竟是什么加上去的呢?

答案就是散热,在苹果的官方回复中,苹果指出多出的重量是因为M1 Ultra配备了一个更大的铜散热模组,而M1 Max用的是铝散热器。本在同样的体积下,铜就比铝要重三倍以上,但铜的导热性能要优于铝,这也就是为何不少电子产品中都选择使用铜管或铜片散热的原因

众所周知,苹果的Macbook Pro产品系列用的一向是风扇+“梦幻单热管”,如此一来散热常常被人所诟病,尤其是在以前英特尔芯片的机型上,也就是到了近两年换为ARM架构的芯片后才解决了散热差的遗留问题。

因此即便苹果可以继续通过“胶水”技术,通过扩大芯片规模来稳步提升性能,这也不是一个可延续的方式。Mac Studio这种已经在往ITX靠的机器设备还好,而对Macbook Pro这样的便携笔记本设备来说,多出来的近1千克重量感知太强了。此外,苹果显然不会在笔记本的散热结构上做出大改,否则不仅是散热模组,连机身模具也得重新设计。

苹果从来都是一套方案用几年,而刚改过外形的Macbook Pro自然不可能一年内再换一套设计。这也就是为何苹果为M1 Max预留了互联部分,却没有在Macbook Pro中用到M1 Ultra的原因。不得不令人感叹,苹果在精打细算上确实在行。

晶圆为什么是圆的?

苹果造的那颗胶水芯片M1 Ultra是一种妥协,因为一颗芯片越大,切割之后晶圆四周浪费的“ 边角料 ”就越多。

就好像是一刀 999 的切糕一样,这玩意要是白白浪费了绝对是浑身肉疼。

话说到这儿,我发现评论区就开始有小伙伴讨论起来了:

那为什么芯片要做成方的?做成三角形、六边形的,不就不会造成晶圆浪费了???

欸~,不得不说大家伙的想法都非常有创意呀,不过其实这样做反而会增加切割难度,对芯片的良品率造成影响。

到时候一核算成本,还不如浪费点边角料来的划算。

所以 “ 异形芯片 ” 的思路,其实是行不太通的。

不过这时候可能就要有小伙伴继续另辟蹊径了:

芯片为了保证好切保持方形不能变,那如果直接把底下的硅片做成方形的呢?

把“ 晶圆 ”变成“ 晶方 ”,切芯片的时候不也就没有浪费了嘛!

嗯……这个方法,说可行也行,说不行也不行。

但是要想把它讲明白,我得先问大家伙这么一个问题:

你们见过方形的黄瓜吗?

1、先有晶棒,才有晶圆

众所周知,芯片是由晶圆刻蚀的,而晶圆则是由高纯度的沙子……

哦不,高纯度的硅元素组成的。

对普通的石英砂进行一系列的高温还原反应,化学提纯反应后,我们可以得到下图这样的高纯度硅棒。

不过这还只是第一步,这样的硅棒由多晶硅构成,此时还不能用于生产晶圆。

就像这张图中间所示的那样,因为之前经过了各种粗犷的化学反应,内部的硅晶体结构框架不均匀。

单晶、多晶、不定……充满了各种不对称结构。

而为了消除这些不对称的内部紊乱,我们还需要对多晶硅处理,将其转变成可以用于芯片生产的结构稳定,电性能良好的单晶硅。

到了这一步,其实就是要生产正儿八经的晶圆了。

目前行业里常用的工艺叫做柴可拉斯基法,也有个非常形象通俗的名字 —— 直拉法,市场占比约为 95 %。咱们常见的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基本都是用这个方法生产出来的。

其中具体发生的具体变化,咱们可以在这张图中看个大概。

首先是将刚才得到的多晶硅放在石英中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再植入一颗单晶硅 “ 种子 ”。

这融化的硅溶液一碰到单晶硅种子,就可以在硅种子的尾部开始有序生长。

通过控制旋转的速度,和提拉的速率,我们就能得到不同宽度,不同长度的圆柱形单晶硅棒。

注意了!是旋转!

还是没什么概念的小伙伴,咱们想象一下路边的棉花糖摊。

拉晶棒的过程就和转棉花糖的起手式差不多。

也就是说,目前主流的单晶硅生产工艺,决定了硅棒大概率得是圆形。反正我是没见过方形的棉花糖。

至于再往后,就是把晶棒掐头去尾,侧边打磨光滑。

然后再像切香肠一样一点点切片,一张张晶圆的原材料,硅片就诞生了。

2、切完了,但是还没结束?

其实到了这一步,关于晶圆形状的问题也没定死。

因为虽然直拉法是主流的单晶硅制造方案,但其实在它之外,也还有区熔法等方案,方形晶棒从理论上来说也还是有可能的。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其实问题还要牵扯到更后续的设计工艺上来。

在我们抛光打磨完切片的硅片之后,为了正式光刻,还需要在上面涂抹光刻胶。

一般来说,光胶膜厚度在 0.5 ~ 1.5 um 不等,而均匀性必须要在正负 0.01 um 内才行。

这个精度,肯定不能靠我们手工来解决的。

现在行业里常用的方案是 “ 甩胶 ” 。即在中心处加入光刻胶,然后旋转晶圆片。

然后通过不断的控制转速来将胶质甩开,最终我们就可以得到均匀平层的光刻胶。

也就是说吧,如果咱把硅片做成方形再旋转的话,可能就是有的角落胶水堆积比较多,有的角落光刻胶就少了。

边角的均匀性一下子就大打折扣了,即使变成了方形,可边角这部分可能到最后还是得扔。。。

而且吧,除了光刻胶的问题,还有个更要命的事。

那就是在大家的 “约定俗成” 下,圆形硅片早就是行业标准了。

对应的光刻机、自动产线等等,都是基于“ 晶圆 ”的这个前提去设计的。

假如说现在有谁想整个方形的晶棒,他不仅仅要面对“拉出方形晶棒”的问题,还得把整个后续的产线重新翻新设计一番。

所以,晶圆可不可以做成方形的呢?可以,但不值。

3、严格来说,这并不浪费

照这么看,晶圆上那些 “ 浪费 ” 的区域看来是不得不存在了。

但是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 “ 浪费 ” 的概念是咱们先入为主了。

有没有可能,晶圆的边缘部分,本身就应该被浪费掉呢?

其实啊是这么回事,在硅片生产的切割,倒角,打磨等一系列的过程中,硅片的边缘会积累下不少的边缘应力。

这就导致了,晶圆边缘的结构是相对脆弱的。

就算是把边缘区域都利用了起来做芯片,良品率也不太能得到保证。

所以说吧,别看晶圆做圆形,芯片做成方形。

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两对组合还是非常般配的。

不过当然了,即使这么解释了一番,晶圆边缘内侧的区域也还是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浪费 ,只不过浪费的区域没咱们想象的那么大了。

而假如真要把这一小部分的浪费解决掉,其实大家现在采用的方法都差不多。

那就是向微积分看齐。

把晶圆越做越大,芯片越做越小,这方形不就拼起来像极了圆?

至于如何把晶圆给整大,又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把芯片做小,这种让人头大的问题,还是交给工程师来想办法吧!

来源:差评,只说数码科技,电子发烧友观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科技少年QAQ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