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汽车之后,手机巨头又扎推入局元宇宙,哪条“曲线”能挽救下滑的手机?

微观人 2022-04-19

华为oppo小米手机

3699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在手机之外,华为、小米、OPPO、vivo即将再度打响一场可能持续数十年的大战——争夺“元宇宙时代”的入口设备王座。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华米OV们凭借着智能手机赚的盆满钵满。在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放缓的今天,各大手机厂商又该如何维持自己的增长曲线?除了loT、云服务、造车之外,“元宇宙”时期的计算平台,也就是VR/AR头显,将成为手机厂商们新的争夺方向。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说手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那么,VR/AR设备则有可能是下一代互联网主要的信息载体。

想想看,如果VR/AR眼镜将取代了你的手机,让你随时随地可以用它们处理信息、接听电话,那VR/AR设备的未来市场规模或许会和现在的手机市场一样可观。

短短三个月,国内手机四巨头华为、小米、OPPO、vivo就获得了13项与“元宇宙”有关的专利。其中,最早的专利申请时间可以追溯到2016年,从那时起,手机厂商们就在布局VR/AR行业。

看来,即使真会有新的硬件“革了手机的命”,这些国内手机市场的头部玩家们也希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IDC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全球AR/VR设备出货量达1123万台,同比增长92.1%。由此可见,VR/AR设备的出货量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VR/AR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而作为曾经掌握着移动互联网入口设备的头部玩家们,具有先天用户基础优势的华为、小米、OPPO、vivo是如何看待下一代互联网的,又将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呢?

我们梳理了华为、小米、OPPO、vivo近期的VR/AR专利,以及投资信息。我们发现在这些手机厂商中,有的手机厂商正在拿着500亿元冲向“元宇宙”,有的手机厂商却接连两三年都没有再发VR/AR设备新品。

四大手机巨头元宇宙布局一览

手机厂商们初期布局“元宇宙”的一点点不同,或许10年后会走出完全不同的路,打造各自完全不同的元宇宙生态。

虽然华为、小米、OPPO、vivo此前均在VR/AR领域推出过自己的硬件产品,但在对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看法上,却有所不同。我们尝试从一些关键的、仅有的公开表态中看到厂商们是如何思考的。

其中,华为认为“全息互联网”将是互联网发展方向,并基于此推出了河图、星光巨塔等多款产品,而vivo则认为“元宇宙”还处于比较初期,远远没有到需要将其作为发展重点的阶段。

1、华为:全息互联网才是下一代互联网

作为国内手机的老大哥,华为认为“全息互联网”将是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方向。

在2021年世界VR产业大会上,华为副总裁、首席科学家罗巍说:“在多年信息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华为将下一阶段定义为‘全息’,这也是华为认为下一代互联网会是‘全息互联网’的原因。”罗巍认为下一代互联网至少会是三维信息的呈现,含有声音,甚至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含有嗅觉和触觉。

因此,华为其实早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下一代互联网转型计划,并成立了“Cyber+verse”(数字宇宙)项目,取名为“河图”。

“因为‘河图’和‘洛书’是中国文明最早起源的两个符号,是解构宇宙魔方的密码。”罗巍补充说。

华为还基于河图发布了AR交互体验App星光巨塔。星光巨塔提供了多种AR玩法,参与者进入界面后可以看到各种信息。同时,华为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积攒下5G、云服务、鸿蒙生态等多项优势,这些都将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2、小米:打好loT生态基底,做好技术储备

小米,可算是国内最早入局VR的手机厂商之一。但对于下一代互联网的转型,小米暂没有向大众展示一个清晰的布局规划,只能从相关投资、专利申请中展现自己正在布局相关领域。

面对元宇宙的看法,小米相关发言人则说到,“元宇宙未来或将是数字经济创新和产业链延伸的新高地。”

但不容忽视的是,无论下一代互联网是扎克伯格所述的“元宇宙”,还是华为所提出的“全息互联网”,都需要和其他事物连接。也因此,小米的loT生态布局将是其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优势之一。

3、OPPO:抢先发力“元宇宙”,内容生态、人才培养双管齐下

OPPO在VR/AR领域一直持有高研发,高产出的态势。不但以每年一款VR/AR硬件设备的速度进行迭代,同时还一直尝试不同的形态,以求找到最好的产品形态。

OPPO创始人、CEO陈明永在2021年OPPO未来科技⼤会上,就称为了打造技术护城河,集团未来三年将投⼊500亿元⽤于科技研发,重点关注5G/6G、⼈⼯智能、AR、⼤数据等领域。

同时,今年4⽉份,OPPO正式启动了“OPPOAR开发者共创计划”,⽬的是为了发掘国内优秀AR开发团队,拓展OPPO AR产品的潜⼒,以及促进OPPO AR内容⽣态发展。

在loT生态,造车这些热风口稍慢一步的OPPO,这一次在VR/AR设备研发以及人才培养和内容生态上,走在了不少的手机厂商的前面。

4、vivo:AR商用较远,百万年薪求人才

相较其他厂商而言,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产品更新甚至是投资方面,vivo动作有些保守。

这可能与vivo对于“元宇宙”看法有关。2021年12月17日,vivo副总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提到,元宇宙还在比较初期的阶段,像一些AR设备离实用和精确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AR的商业化过程也不是特别顺利,内容和服务也跟不上。“但有很多事情我们可以提前准备。”他说道。

近期,vivo也已经开始以百万年薪的待遇,寻找XR芯片设计人才,由此看来,vivo正在重新拾起VR/AR领域,布局“元宇宙”。

整体而言,我们看到手机厂商们对于VR/AR持有不同的看法,并且这些观点也落在了他们对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布局节奏上,vivo、小米在布局“元宇宙”的节奏上,相较于华为和OPPO慢一些。

需求减少是手机销量下滑 “幕后推手”

从购物、出行、娱乐到工作,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人和手机的这种关系,有人戏谑地总结为:一机在手,天下我有,机一离手,魂都没有。经过多年快速的发展,如今手机销量迎来下行态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今年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1.7%。记者走访了我市手机市场了解到,本地手机市场不仅2月份销量下降,3月份手机销量也没有起色。业内人士分析,手机销量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减少。

“春节期间手机销量有所增长,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春节过后我们开启过‘三八节’‘开学季换新机’等促销活动,市场反应并不大,预计后几个月销售形势也不会太好,现在我们主要寄希望于暑期,如果暑期疫情有反复,今年整体形势就堪忧了。”某品牌手机店老板告诉记者,他的手机店开了十多年了,现在不仅买手机的人少,修手机的人也不多。来买手机的用户,不是手机使用时间太长导致太卡,就是手机实在不能用了,像当年一上新品就换机的人越来越少了。

“今年第一季度,各品牌厂商上新的数量也不多。按照惯例,每年三月都是品牌手机厂商发新机的重要时期,今年三月份只发布了七款新品,相比去年同期少了十多款。现在,价格在2000元—3000元的手机销量比前两年好,4000元以上的‘旗舰机’有点儿卖不动了。这一点我们深有感触:以前不少年轻人买手机会选择中等偏上的价位,‘买就买一个好点儿的’是当时很多人购机的想法,现在很多顾客买手机的想法则变成了‘够用就行’。”一家手机店的销售经理说。

采访中,不少用户表示自己的手机三四年没换过,不换的原因一方面是手机够用没必要换,另一方面是想换的机型价格太高。“去年给父母换了新手机,价格都在两千块钱左右,功能、内存完全够用。我的手机用了四年多了,就是偶尔有点儿卡,其余完全够用,换一个好点儿的手机得五千多,没必要。”市民孙女士说。

“我的手机用了三年了,没想过换。”市民马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品牌新出的‘旗舰机’都在4000元以上,这是一个大家电的价钱了,手机的一些功能并不是刚需,所以没必要跟着潮流来换新。”

“芯片供应短缺对手机销售的影响并不大,销量持续下降主要是市场需求减少了。前两年短视频爆发引来一股换机潮,随后疫情暴发又迎来了一次换机潮,两个换机潮过后,智能手机的新用户逐渐减少;现在大部分手机都能使用四五年,不少人换机周期延长;另外,这也与手机售价越来越贵有关系,现在一些新款手机动辄就是四五千元,这个价格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业内人士介绍,需求的减少也体现了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变化,年轻人选择手机更加理性了。

在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的时代,很多年轻人会攒几个月钱来买一款新手机,除了体验一下新功能、新游戏外,当时换新款手机还有一个“面子”功能。而在现在的年轻人眼里,手机的“面子”功能逐渐减退,他们更注重手机的实用性。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手机外形千篇一律,功能大同小异,创新比较少,没有更实际的用途或者更具个性的用户体验,根本激发不起年轻人的购买欲。

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拥有极为相似的迭代路线

近两年关于“机圈巨头”要入驻“车圈”的新闻屡见不鲜。其中苹果算是手机圈里最早布局自动驾驶技术的手机公司;华为也是在车展前夕与极狐汽车联合推出全新中大型轿车阿尔法S,并且赛力斯更是宣布要跟华为合作卖车;小米上个月直接官宣造车计划;OPPO在2020年底曝光过一份车辆防撞专利等等。

那为什么跨界线路那么多,汽车成了手机厂商的第一选择?

究其原因,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之间拥有非常相似的迭代路线,都是从交互-架构-生态这一发展路径进行“进化”。

智能手机从传统的按键交互逐渐演变为全新的触控体验,并且通过厂商们的架构升级来不断完善各种功能;而智能汽车同样如此,其从智能座舱做起将车机操控作为突破口进行智能化转变,并且以自动驾驶功能进行辅助,逐渐的演变为车-人-家之间的联通。

以特斯拉为例,其并不如一般车企而更像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类苹果商业模式”使其成功的打造出了一款划时代的智能汽车,毫不夸张的说,特斯拉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智能汽车之一。

特斯拉更像是一款“智能机”,整车OTA实现了日常的升级与更新,并且不仅仅是局限于车内APP更新,更是整合了自动驾驶、电池管理、性能升级等核心的FOTA升级,这一点做的真心和智能手机相似。

进军“车圈”的手机厂商们还差些什么?

尽管之前我们总结了很多关于手机厂商进入车圈的优势和必然性,但是其真的就完美了吗?其实并不是,手机厂商们要走的路其实还有很远,不然现在跟大家见面的就不会是“某某和车企合作造车”,而会是苹果汽车、小米汽车等等。

手机厂商在软件系统、商业模式方面要优于传统车企,但是智能汽车也不仅仅是将一块手机简单粗暴的“插”入汽车中,而是要打造一整套完整、利于用户的生态系统才是最终目标。

此外在安全性方面我们也要始终保留着一个“问好”,汽车不像手机,坏了拿到店里或者第三方修理铺就能完成修理,假如汽车坏在了半路上,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大家不妨来猜想一下,是手机造车先成功,还是手机入局元宇宙先成功呢?欢迎大家积极留言。

文章来源:智东西,中关村在线,红山晚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