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刺激政策来了,车市复苏还远吗

帮宁工作室 2022-06-01

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产业

4088 字丨阅读本文需 14 分钟

600亿红包+新一轮汽车下乡+消费券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汽车救市,政策再出组合拳。

“省、市、区各级单位释放近20亿元购车补贴,3种补贴政策叠加起来,一辆20多万元的车可以优惠3万多。”2022年5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现场,比亚迪海洋网销售顾问对前来看车的消费者说。 本届车展首日,数以万计市民涌入深圳会展中心,13万平方米的室内外场馆人头攒动。作为具有“破冰”意义的国内汽车年度首展,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吸引了近100个汽车品牌,近千辆新车集中亮相。 

比靓车更吸引人的,是购车福利。据帮宁工作室了解,除了省市区各级政府的20亿元政策补贴,组委会、展商联合发放了3000万元购车抵用券,现场购车单品牌最高可额外享受超5.5万元的综合汽车消费补贴。 

从人山人海、生意火爆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现场来看,巨额购车补贴刺激措施,像一股温暖的东风,吹散了笼罩在汽车市场压抑许久的乌云。

从中央到地方,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政策,为车市注入了强心剂。 

今年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其中,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力度空前——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稳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复工达产政策等。

紧接着,5月27日,工信部召开提振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部长肖亚庆在会上强调,要针对汽车、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作用,强化上下游衔接服务,全力打通堵点。组织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出一批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 随后,5月30日,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强调,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公务用车等多项措施。

次日,5月 31日,靴子落地,600亿元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细则公告出炉。公告显示,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这意味着部分传统燃油车也在优惠政策之内。

与此同时,国家将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在全国范围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

在国家宏观政策刺激之下,车企也推出配套措施。“0购置税,至高补贴11300元”“即日起购捷途车全系可享购置税全免,国家免一半,捷途补一半,捷途再送5000元汽车下乡补贴......”长安汽车、东风雪铁龙、捷途汽车、东风风神等车企纷纷响应。

据帮宁工作室不完全统计,自4月底以来,已有20多个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刺激政策,以刺激汽车消费,稳定经济增长。 从减征600亿元购置税,到新一轮汽车下乡,再到补贴巨额消费券;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一场堪称史上最强的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浪潮正在展开。 “这些政策实施落地以后,将进一步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果和优势,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表示,一系列政策将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受接连利好消息影响,A股市场的汽车板块一扫此前的阴霾,近几日接连上涨。在过去的一周内,新能源汽车、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等相关板块,在行业板块中涨幅名列前茅,周涨幅全部超过12%。 5月31日,东风汽车、特斯拉、小康股份、江淮汽车、江铃汽车等以红盘报收。

 01.疫情下的众生相

3月下旬,新一轮疫情在全国肆虐。从2020年年初的突然到访,再到今年反扑,新冠疫情已跟我们拉锯折腾了3年。 3年抗疫,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支柱地位,且重度依赖流通的汽车行业饱受打击。“难”,是这几年大多数车企、经销商的关键字。 数据显示,2021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7%左右,汽车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到10%左右。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汽车生产和消费受到很大冲击。如果汽车产销量持续下滑,不仅影响到产业本身,也会影响到其他行业复工复产,甚至影响整个经济平稳运行。” 当下,汽车行业的困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产,一是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4月,我国乘用车产量99.6万辆,同比下降41.9%,环比下降47.1%。相比3月,汽车行业整体产能跌幅接近五成,为近10年以来同期月度新低。销量走低的同时,今年前4个月,汽车类零售额约1.33万亿元,同比下滑8.4%。 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酷的考验。由于新冠疫情反扑,今年4月,上海市与吉林省多个地区进入静态管理,严格的防疫措施令各行业承压,汽车产业链也深受影响。 据上汽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上汽集团汽车产量为15.81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1.64万辆,同比下降62.02%;销量为16.6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1.94万辆,同比下降60.3%。

上海、长春等地的疫情不仅打乱了上汽系、一汽系厂家正常的生产节奏,而且让其他汽车大集团受到了不利影响。 数据显示,4月,东风汽车销量7044辆,同比下降66.29%;长安汽车为11.57万辆,同比下滑42.78%。广汽集团4月产销量分别为12.9万辆和12.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3.52%和33.56%。 另一边,经销商库存数据同样不容乐观。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91,环比上升9.1%,同比上升21.7%,库存水平位于荣枯线(1.5)之上,创近一年来新高。 “由于疫情原因,上游汽车生产企业停工停产,终端部分经销商为期一周或更长时间关门闭店,消费动力转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车企产能受限,生产出来的车都积压到经销商手上,并没有卖给消费者,导致经销商库存压力持续上升。

“现在头上有3座大山——库存压力、销售压力、现金流压力。”几乎按下暂停键的北京,让北京奥吉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备感压力,他表示,“厂家缺芯风波还未停息,我们又遭遇疫情反扑,整个5月都没开工,现在真是艰难时刻。” 利好消息是,生产端和销售端正在有序恢复。 根据上海官方信息,从4月底以来,上海正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重点产业链有序复工。在汽车领域,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特斯拉等4家整车企业已经复工,带动上下游11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恢复生产。

5月30日,由于疫情得到控制,北京朝阳区陆续复工,该区4S店的人气呈复苏态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多项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可谓及时雨,能有效缓解当前汽车行业产销双困的局面,利好汽车行业恢复和发展。

 02.“三大手腕”撬动汽车市场活力

“这些天,咨询优惠政策、来店看车的消费者明显增多。”长春市净月开发区一汽服贸丰田店的陈经理告诉帮宁工作室,“前期受吉林省疫情影响,工厂停工、4S店停业,一汽丰田生产和销售节奏被打乱。希望此次补贴消费,能尽量帮店里挽回疫情带来的损失。” 5月20日,为充分释放疫情后长春市汽车消费潜能,点燃消费热情,长春市开展2022年汽车消费补贴活动,面向在长春市购车的个人消费者,发放50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 按照长春此次补贴规则,每辆燃油车消费券立减补贴为3个档次:2000元、3000元和5000元。在此基础上,新能源车每档多增加1000元。

在离长春2000公里外的上海,同样在大力促进汽车消费。 5月29日,上海市发布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年内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同时,2022年12月31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万元的财政补贴。

“看到消息,我马上联系了当地二手车商,准备用我的燃油车换辆新能源。”身处上海的马先生本来是一位燃油车车主,他表示,“这个力度还是很大的。” “油价居高不下,日常通勤该换成新能源车了。”马先生说。 “尽管4月产销量受到较大影响,但多家车企对完成今年的销量目标仍颇具信心。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各项促消费政策,让车企和经销商看到了车市恢复消费的信心。”中信证券表示,多地密集“撒钱”,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真金白银的优惠。

如今,“真金白银”已遍地开花,而最新的“600亿红包”和汽车下乡政策如同两剂强心针,将再度提振市场。

“我们预计,这个政策的效果会增量200万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受疫情影响,5月中旬乘联会预计,2022年全国零售销量为1900万辆,同比下降5%。现在,有购置税优惠等诸多新政策,以及接下来7个月的促消费努力,推动全年国内零售达到2100万辆规模,预计增量达到200万辆左右。

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这两项政策并非首次提出。从前些年的效果来看,它们均成为提升汽车销量的强力手段。 2000年至今,汽车行业经历了3个大的政策刺激周期,前两次政策效果显著。

第一个周期是2009-2010年,期间国内汽车销量实现飞跃式增长。2009年,国内微型车市场增长100万辆,而2010年,车市整体销量增幅高达32.37%。

第二个周期是2015-2018年,国内汽车销量实现稳定增长。2015年10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开始逆转,11月份达到23.7%。2016年全年,乘用车销量增速为14.9%。

第三个周期就是以今年6月为起点,其标志是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郎学红推断,政策将600亿元减税政策范围,从1.6升提升至2.0升,能覆盖90%乘用车市场。在减税幅度上,预计平均减征购置税4000元,可以惠及1500万辆乘用车。

此外,就汽车下乡而言,有观点认为“中小城市和农村仍是各车企争相竞争的‘掘金地’”。这一观点得到多位行业专家认可。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预计,我国汽车增长区域将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从城市向乡村扩展和转移;按照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测算,到2030年,农村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达到160辆,总保有量将超过7000万辆。

中博联智库特聘专家张翔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千人保有量低于发达国家,汽车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目前来看,汽车消费潜力地区应该在中西部。 “新一轮汽车下乡,是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方向。”崔东树表示,由于今年3月开始疫情再度散发,尤其是长春以及上海疫情暴发,很多地方的工作没能有效、顺利开展,汽车下乡政策落地都比原来的进度慢。“我们认为,汽车下乡活动还是会有序开展起来,这对于提振市场有着积极的意义。”

帮宁工作室认为,疫情确实是不可控因素,整个汽车产业除了诚惶诚恐之外,更多的应该是思考未来。

现在,从主机厂到经销商面临的困境,与其说是疫情造就的,不如说是发展的必然——市场由增量转为存量、缺芯潮、原材料涨价潮等都是其重要原因,而疫情只是催化剂,加速了这个过程。

如今,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给予汽车消费极大的刺激。然而,机遇的钥匙,其实始终都是在各车企自己手中。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帮宁工作室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