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自游家的时间不多了

C次元 2022-06-13

nv

2967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2022,一场疫情,已经让所有“后来者”想要突围的难度,呈几何倍数的增加。

“造车是残酷的,风口转瞬即逝,机遇背后永远是稍有不慎就会坠落的万丈深渊,所以极限压力测试,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2022,随着突如其来的疫情,身处中国汽车行业这片汪洋大海中的所有人,既定的传播节奏与战略规划,无疑纷纷被彻底打乱了。

而对于那些本就抵御风险能力不足,急迫需要提升自身声量的“后来者”,影响与冲击可以说更为猛烈。

根本原因,文章开篇的那句话,已然可以作为最恰当的解释。

如果说七八年前,类似“蔚小理”般的新势力刚刚入局,整个新能源大盘尚处萌芽阶段,规则与玩法都还未产生较为清晰的脉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得不承认许多东西,都在发生质的变化。

前路,显然更难走了。

由此不禁引出今天的主角——自游家。一个去年年末,刚刚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新创品牌。

如果不是大环境的突变,两个多月以前,本就应该对外正式推出旗下首款量产车型——自游家NV。

但因为诸多不可抗力,只能被迫推迟。直到今天,其官方仍未披露这款新车“何时到来”的确切消息。

反观终端市场,自本月开始,随着疫情有所好转,一场场应接不暇的发布会接连上演,一款款愈发内卷的新能源车井喷式的到来。

种种迹象,都在印证:留给自游家的时间不多了。

01 在一片红海中,求存

实际上,从去年12月前往其常州工厂第一次见到自游家NV的原型车,到今年3月上海还未全城静默前,再次见到其无限接近最终量产的试装状态,最大的感受便是:“这是一款没有太多槽点,或者说没有犯下致命错误的产品。”

作为一款大五座SUV,外观造型走的是那种类似美式越野的硬派风格,内饰设计也较为四平八稳,与时下主流的浮夸风形成强烈对比。

整车尺寸,根据其官方给出的数据,长为4915 mm、宽1962mm、高1745 mm,轴距 2910mm。

而在重要性愈发凸显的智能座舱上,自游家NV最大的亮点则是与例如特斯拉、“蔚小理”路径不同,车机除了匹配自研操作系统外,也将支持近来声量颇高的苹果 CarPlay,用户可自行选择。

辅助驾驶方面,首批车型将采用地平线征程2芯片和Horizon Matrix Mono单目视觉感知方案,能够达到L2级别。

2023年三季度起,支持全系硬件付费升级至基于地平线双征程5芯片的超算平台,可实现高速与城市领航辅助功能。

至于其它信息,自游家NV上市后,将标配电四驱系统,纯电动版和增程式混动版的0-100km/h加速均为5.9秒,并且两个版本车型,将同时推出。

其中,纯电版车型CLTC工况续航里程550km;增程版车型CLTC工况续航里程超1257km。

至此,随着这款新车基本信息逐一浮出水面,相信大多读者就能明白开篇那句评价的用意。

作为旁观者,如果非要用当下一款在售中的热销车型,作为自游家NV的最大竞品或者说参考模板,答案必然是:现款理想ONE。

实际上,同样位于常州的工厂相隔不过几十公里,前者自诞生开始就不免会被外界拿来与后者进行比较。

也恰恰因为理想ONE无论销量表现,还是用户认可度的足够惊艳,好似都在为自游家NV指出一条可以借鉴、还算走得通的“明路”。

但无法忽略的问题在于,路虽然明晃晃的摆在那里,但路上的拥挤程度,相比从前的鲜有人迹,此刻只能用人满为患形容。

换言之,相比理想ONE起步之初所享有的一片蓝海,自游家NV入局后将要面对则是一片丝毫不留情面的红海。

作为论据,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经过几年时间的不断教育与沉淀,他们对于一款优秀产品的认知,早已变得愈发完善与成熟。评判标准与购车需求,也在变得更加严苛与繁多。

站在终端市场的角度,过去一年,中高端新能源SUV细分板块,除理想ONE之外,特斯拉Model Y、蔚来ES8、蔚来ES6、蔚来EC6、比亚迪唐……

没有谁是善茬。

进入今年,还有几天时间,蔚来ES7就将上市,接下来很快轮到的便是理想L9、小鹏G9、问界M7……

即便当中的某些车型,看似并不是本段主角最直接的竞品,可必须明白一点:有些时候,潜客的预算也不是绝对框定的,未雨绸缪总归没有错。

综上所述,自游家NV所面临于外的生存压力,于内则转化成正式入局前的诸多疑问:你的产品标签究竟是什么?足够清晰的记忆点是什么?

智能化的完成度是否够高?相应配套的服务体系是否完善?主销市场的直营渠道搭建是否够快?

每一项,都急需被解答。

而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一点则是:自游家NV能否拿出一个足够具有诚意与决心的售价,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它的前景。

切勿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这片红海的威力。

02 李一男,才是关键

试问,在你心中,认为一家新创车企想要从红海中突围,必须具备怎样的要素?

是讲述一个足以打动外界的品牌故事?是推出一款称得上足够出色的热销产品?是连续获得投资人的背书?还是拼尽全力成为所谓的“用户企业”?

在我眼中,上述每一项都很重要,但都还未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反之,促成最终结果向好的关键,还是创始人本身所拥有的决心,或者说能否真正意义上的all in造车。

纵观“蔚小理”的掌舵者李斌、李想、何小鹏,又有谁不是在赌上身家与过往荣光后亲力亲为。无论战略规划、产品定义、资本探索、体系建设、用户运营,每一个环节,都投入大量时间参与其中。

由此反观自游家,作为公司创始人的李一男,本身具有的光环就已十分耀眼。

从15岁以“天才少年”身份出道;到27岁成为华为副总裁,一度被内定为“任正非接班人”,最终却两次离开,不惜站到华为的对立面;到创办小牛电动车并担任CEO,又在新品发布两天后被捕,卸任小牛CEO;再到多年后将自游家正式推向台前。

“善于折腾”成为了他最突出的个人标签。

而上述完全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的职业履历,更赋予李一男难得的韧性,甚至一丝传奇色彩。

由此带来的好处便是,相比大多同赛道的新创车企,在起步阶段就为自游家博得了更多的关注度与声量。

而我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李一男,还是在去年年末位于其常州工厂,那次自游家NV试制车鉴赏活动上。

整场专访下来,不知是面对车圈媒体的轮番轰炸无所适从,还是本身处事方式就是这般直接。

许多时候,面对一些提问,李一男总是在用“没有”、“不知道”、“无法告知”等短句进行应答。

如此风格,未曾在任何一位新势力创始人身上见到过。

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两个瞬间,莫过于被问及怎样应对创业并不成功的风险时,李一男丝毫没有犹豫地说道:“失败,至少把供应商的钱还清。”

紧接着,在回答自游家能否从这片新能源红海中突围,究竟能够赢得怎样一个名次时,更加笃定地表示:“我没有观点,因为首先第一个我的车还没出来,我都还没有都还没有上台,我就没有资格说这个话到底是第几,我能不能活,这种话我回答不了,我就没资格。”

可以说,真实的令人感到可怕。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像其他创始人那般位于社交平台上频繁卖力吆喝,为自家品牌宣传与造势,李一男并不会过多发声。

唯一知晓其现阶段想法与动态的,还是来自上月《晚点AUTO》所发布的那篇专访。

在被问及为何选择再赌一次的时候,他则继续保持着自己回答问题的风格,“干啥不是赌呢,我本身对新能源车的产业认识一直有,我觉得能做出好产品来。另外,以现在的情况,能融到做这个车必要的资金,我能融200亿。”

关于自游家的使命,在他看来,“让我们的用户为拥有我们的车感到自豪,觉得这个车真棒,品牌真好,这是我们最主要做的。商业目标是要能活下来,要能赚钱。”

更为有趣的是,在谈及为何一直在家远程办公,而不是前往公司和团队待在一起,李一男反驳道:“我去公司干什么?在家看电脑,去公司也是看电脑,在常州也是看电脑,没什么区别。CEO 自我觉得可能在创造价值,但说不定是在摧毁价值。这个很难说。”

看到这里,无论出于绝对自信也好,甚至自负也罢,想必大多人能够感受到,李一男作为绝对的“掌舵者”,的确拥有一套自己所坚信的价值观与处事逻辑。

即便相比例如李斌、李想、何小鹏的做法稍显另类,但只要这家企业,能够始终走在正轨之上,就无伤大雅。

文末,再次将视线拉回到本段开篇所讨论的话题中,不禁反问:造车,李一男真的能够all in吗?

平心而论,截至目前仍无法笃定的给出答案,更多只能交给时间反馈。

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创始人与自游家最大的IP,如果李一男后续无法尽可能多的参与其中,极有可能出现战略层面的偏差。

毕竟,2022,一场疫情,已经让所有“后来者”想要突围的难度,呈几何倍数的增加。

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愈发分化,也在预示着风口与机会的不断缩减。

绝不是危言耸听:留给自游家的时间不多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C次元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