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发展、赋能创新,从软件定义硬件到软件定义一切

IOT小达人 2022-07-04

软件定义软件云计算

2915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15年前,苹果iPhone问世,开启了手机以屏幕为突破口的人机交互创新历程。随后,《愤怒的小鸟》和《水果忍者》游戏的风靡让人们见识到了iOS系统丰富的软件应用生态。苹果公司的“iOS+A系列芯片”成为了继个人电脑领域的“Wintel”联盟之后,手机软硬件一体融合发展的典范,也带动了“高通+安卓”组合的持续繁荣。

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至3.14亿部。苹果以18.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其出货量是前五名中唯一取得正增长(0.6%)的厂商。在硬件创新碰到天花板的当下,软件突破被寄予“撑起增长的希望”。在健康意识觉醒、智能网联、云计算、元宇宙的牵动下,手机不只是游戏机、银行卡、公交卡的集成,“软件再定义”正在成为手机延伸创新的关键钥匙。

软件定义赋予事物应用功能和使用价值

当下,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软件作为信息技术关键载体和产业融合关键纽带,在数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底座,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核心都是软件。

“定义性”是软件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具有的显著特征之一,通过软件定义,相关主体可以用软件为硬件赋能,更多地由软件来驱动并控制硬件资源,实现系统运行效率和能量效率最大化。

从贴近大众生活的角度来看,最典型的就是软件定义产品的功能,例如,智能手机通常每增加一个APP,就增加一项功能,就要对智能手机重新定义。由此可见,软件定义是通过软件来推动硬件合理化应用,并且能丰富和发展相应功能。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指出,软件定义就是利用软件程序赋予事物应用功能和使用价值,满足日益复杂的多样化需求。

通过“软件定义”,可以拓展产品的功能,变革产品价值创造模式,赋予企业新型能力,催生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软件定义”已成为生产方式升级、生产关系变革、新型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驱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特征和新标志。

在硬件上“长”出的软件生态

在第一代iPhone推出之时,史蒂夫•乔布斯称其是将iPod音乐播放器、手机和互联网通信设备三款革命性产品合而为一,成为构筑苹果生态的坚实地基。iPhone、iPad、Mac、AirPods以及Apple Watch终端硬件之间的链接,少不了查找、隔空投送、数据迁移、接力、热点、通用剪贴板等软件服务,更少不了像APP Store、iCloud的生态构建。

苹果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App Store生态系统的销售额为6430亿美元,同比增长24%。苹果公司通过40个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 包含的超过25万个应用编程接口 (API),帮助小开发者们构建应用,2021年向开发者支付了600亿美元。与此同时,生长在移动硬件上的诸多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例如谷歌搜索、亚马逊和阿里电商、Facebook和腾讯社交、美团等生活电商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苹果生态奠定了手机厂商以手机硬件产品作为核心,建立硬件生态圈,同时以应用市场和云存储等建立泛软件、泛互联网服务生态市场的发展路径。

华为从2012年开始搭建鸿蒙系统,2021年鸿蒙系统开始向手机用户推送,半年多时间就获得了3亿多用户。多年间,华为推出了服务器操作系统欧拉、高斯数据库、仓颉编程语言等软件,最终实现了服务器、PC、手机等操作系统自主化,形成了闭环。在最近的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公布了鸿蒙系统的最新数据,鸿蒙系统已突破全球生态市场份额16%的生死线,搭载鸿蒙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已经超过2.4亿,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物联网设备达到3亿台,生态合作伙伴超过2000家。

如果把苹果、华为定义为坚持软硬件双轨平行的企业,其他一些以硬件、软件起家的企业也颇有拥抱软硬件融合发展的态势。

以通信芯片起家的高通面对智能手机、汽车、XR、计算、物联网和云平台的智能网联趋势,在今年6月推出了AI软件“全家桶”,向上支持 TensorFlow、PyTorch等AI框架,向下支持安卓、Windows和Linux 等主流操作系统。

在高通的反面,谷歌在今年5月的谷歌I/O大会上一改对硬件的“玩票”心态,更新多款软件的同时,接连发布了智能手机、智能手表、AR眼镜等五款硬件新品,在安卓生态基础上打造软硬件生态圈。当一家推崇开源开放的第三方平台软件、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公司,开始“认真”地推动硬件及软硬件耦合式创新,或许代表着如果不真正下场做硬件,就很难体会到硬件需求的细微变化的迫切性。

与之相同的桌面操作系统厂商微软也曾扬言绝不做硬件避免“成为合作伙伴的对手”,但许多年后,终于也自己下场做笔记本电脑surface,其初衷依旧是为了更了解软硬件的协同创新。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王吉平表示,系统平台、软件应用和终端间愈发紧密互动,推动多终端智能化和互联互通。未来的智能终端设备将不再是单品规模化增长,而将走向以系统和软件为核心驱动的生态化发展模式。

软件为硬件赋能

在软件定义硬件里面始终在强调一个词,即软件为硬件赋能。

简单来说就是传统的硬件基本是一次性的买卖,但是基于硬件可以无限次的拓展和安装各种软件,同时单个软件本身还可以无限次的拓展各种内容提供。

因此硬件-》软件-》内容+服务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在谈物联网的时候,我经常会提到物联网生态这个词,即硬件本身只是提供最底层的计算,存储或连接能力,真正发挥硬件价值的一定是软件和内容服务提供。

硬件本身可以不赚钱或免费,但是基于硬件提供的软件和服务一定能够赚钱。

类似最早的小米手机基本就是不赚钱或低利润切入市场,手机硬件仅仅是软件的一个载体,为的是更好地将软件和服务延伸到消费者,通过持续提供软件服务而实现盈利。

回到汽车来说,传统的汽车销售有些厂家则是汽车本身第一次售卖并不赚钱,但是后续通过4S店服务来赚钱。而到了新的智能汽车和软件定义汽车阶段,那么汽车不赚钱,后续则是通过持续提供软件服务,软件内容服务来赚钱。比如汽车厂家推出的智能驾驶软件包,辅助娱乐软件包,后续的内容订阅服务等即是这种模式。

软件定义一切

实际上要理解软件定义一切并不太容易,简单来说就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所有的内容或者能力都是通过基础硬件+软件来定义的。

软件本身包含了应用,算法,网络等核心内容,实现了为基础硬件赋能。

软件定义制造和工业互联,那么在有了基础的制造设备后,可以在制造设备上抽象一个逻辑层,将设备能力以API接口方式暴露给前端,通过软件可以对硬件进行更换的操控和编程,实现制造过程的柔性等。

智能家庭同样的道理,各种智能设备本身具备可以编程,可编排的属性和能力,通过软件应用来实现了硬件间的协同和灵活编排,满足了家庭各种业务场景的需求。

各种硬件仅仅是提供各种基础的,标准的计算和存储,感知能力,但是软件本身具备足够的可变性,可创造性,通过软件为硬件赋能,可以极大的挖掘传统硬件的价值以满足业务场景需求。

软件定义实际包括两个关键内容,其一就是软件本身的平台化和智能化,其二就是硬件本身的进化。硬件本身进一步模组化,其能力能够通过软件API接口方式向上暴露,通过操控软件API接口来让硬件本身具备可编程能力;而对于软件来说本身又基于平台化开发API能力接口,以方便上层应用快速构建。

软件定义一切,简单来说就是有了基础硬件作为底层支撑,所有的上层能力都可以通过软件定义和抽象出来。硬件本身进一步模块化,能力进一步API接口化,而软件本身则进一步可组装,可编排,可灵活定义。

硬件不再是提供传统的单一能力,而是通过软件发挥无限可能。所以在智能时代,当你看到一辆智能汽车的时候,你已经很难将其定义为一辆简单的交通工具。通过软件定义,汽车可以发挥无限可能。

因此在此强调下软件定义的本质,即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了抽象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一个统一,硬件本身没有价值,只有通过软件为硬件赋能,硬件才产生价值。对于传统各种硬件厂商同样道理,封闭本身没有价值,只有将硬件能力足够开放,才能够支撑上层软件的注册和接入,来为硬件创造价值。

所有的硬件能力都将被软件API接口化开放,所有的硬件公司最终将变成一个软件平台化解决方案公司。

来源:中国电子报,砍柴网,人月聊IT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IOT小达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