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不虚拟!联合上下游资源共赴870亿市场蓝海

能源之家 2022-07-20

电力新能源汽车新能源

3503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近几日,A股电力板块表现亮眼,尤其“虚拟电厂”这一概念热度不断提升,受到市场密切关注。当然对很多股民来说,对“虚拟电厂”这一新名词可能还是一头雾水。

那何谓“虚拟电厂”呢?有专家解释,虚拟电厂即通过管理系统链接上下游,在新能源加速普及大趋势下,实现能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的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是电力交易的重要基础。简单来说,虚拟电厂就是通过各种相关技术参与电力平衡的一个能源管理系统,虽然没有实际发电厂房、发电机组等设施,但在提高整体用电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传统电网需要随着新能源的特点而进行改变。一方面,传统电网是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的大型网络,随着分布式电站的发展,并网电站数迅速增长,集中式电网的调度对象以及调度决策的分析难度同步增长,电网的灵活性下降。另一方面,新能源高波动、高间歇性的特点使得电力体系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更加频繁,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电网从集中式演变为“虚拟电厂”模式后,微电网内部实现平衡之后可以参与主网的运行,减轻主网的调度压力,同时保证微电网内部供电的稳定性,更好服务于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虚拟电厂”的大火,无疑给产业链上一些上市公司带来关注度的提升。

虚拟电厂聚合上下游资源,调控空间大

虚拟电厂的产业链由上游基础资源、中游资源聚合商和下游电力需求方三者共同组成。 其中上游基础资源又可细分为可控负荷、分布式能源以及储能系统,虚拟电厂通过对三 种基础资源的调节实现电力资源的削峰填谷。中游的资源聚合商是虚拟电厂的核心组成 部分与控制主体。资源聚合商通过对上游可控负荷、分布式能源以及储能系统三者的整 合、优化、调度、决策,从而实现虚拟电厂的正常运行。产业链的下游为电力需求方, 主要参与者有电网公司、售电公司和其他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主体。下游参与者为市 场提供输配电服务和电网接入服务,并向市场运营机构提供市场化交易和市场化服务所 需的相关数据。

依据外围条件的不同,可以把虚拟电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邀约型虚拟电厂、市场型 虚拟电厂和自由调度型虚拟电厂。虚拟电厂的发展依赖于外围电力市场的支撑,电力市 场主要包括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中长期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主要是指为维护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电能 生产、输送、使用外,由发电企 业、电网经营企业和电力用户提供的服务,最主要形式为调峰、调谷、调频等服务。

邀约型虚拟电厂是在没有电力市场的情况下,由政府部门或调度机构牵头组织,各 个聚合商参与组织资源以可控负荷为主进行响应,共同完成邀约、响应和激励流程, 当前我国各省试点的虚拟电厂以邀约型为主。

市场型虚拟电厂是在电能量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市场建成后,虚拟电厂 聚合商以类似于实体电厂的模式,分别参与这些市场获得收益。在此期间,虚拟电 厂以电力市场配置电力资源运行驱动,通过协调、优化和控制可控负荷、分布式电 源和储能三大资源聚合而成的分布式能源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各类电力市场 交易并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紧急控制等辅助服务的分布式能源聚合商。 在第二阶段,也会同时存在邀约型模式,其邀约发出的主体是系统运行机构。

自由调度型虚拟电厂将在市场性虚拟电厂的基础上,实现跨空间自主调度。随着虚 拟电厂所整合资源的种类逐步增多,“虚拟电力系统”雏形初显。该阶段,除可调 负荷、储能和分布式能源等基础资源外,也将包含由该类基础资源所整合而成的微 电网、局域能源互联网等。自由调度型虚拟电厂主要参与者以国外为主,如德国的 Next Kraftwerke 公司等。

相比储能,轻资产运营的虚拟电厂更具优势

储能资源作为虚拟电厂三大基础资源之一,常见的储能电站类型有:物理储能、电器储 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以及化学储能等。

我国储能电站以抽水储能模式为主。2021 年,中国储能市场装机功率 43.44 GW,位居 全球第一。抽水蓄能装机功率 37.57 GW,占比 86.5%;蓄热蓄冷装机功率 561.7 MW, 占比 1.3%;电化学储能装机功率 5117.1 MW,占比 11.8%;其它储能技术(压缩空气 和飞轮储能)装机功率占比 0.4%。

不同应用场景对储能技术的性能要求有所不同,而储能成本则是决定储能技术应用和产 业发展规模最重要的参数。以抽水蓄能电站为例,目前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资成本为 60~ 64 亿元/GW,使用寿命约 50 年,每天抽放一次,系统能量成本在 120~170 万元/(MW·h), 电站运维成本大约 120 万元/(MW·h), 其他成本 20 万元/(MW·h),系统能量效率 76%, 年运行比例约 90%,测算获得抽水蓄能的度电成本为 0.21~0.25 元/(k W·h)1。

在供给侧调控手段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实施需求侧管理可大幅降低资金成本,高效解决 实际问题。“双碳”政策下,新建大型煤电机组既不利于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又缺乏经济 性。据国家电网测算,若通过建设煤电机组满足其经营区 5%的峰值负荷需求,电厂及 配套电网需投资约 4000 亿元;若建设虚拟电厂,建设、运维和激励的资金规模仅为 400 亿-570 亿元。以山东省为例,假设存在持续时间 100 小时的 500 万千瓦尖峰负荷缺口, 采用“需求响应+延寿煤电”方案的年化成本远低于“新建燃煤机组 5×100 万千瓦”方 案,每年将降低 14.3 亿元的开支。 当前时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最低消纳权重逐年提升,供电不稳定性增加,需求侧管理重 要性持续提升。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对各省市均限定了可再生能源(非水电)最低消纳 权重,且权重逐年提升。随着风电、光电总供电量占比提升,供电不稳定性增加,灵活、 快速的调度需求增多,需求侧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各地加速推进虚拟电厂发展

2022年5月30日和6月1日,发改委联合国能局、财政部等部门分别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强调目前新能源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而电网的适应性问题是新阶段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6月21日,山西省能源局正式印发国内首份虚拟电厂运营管理文件——《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发、用、储侧资源共创电网平衡。7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等16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建设。

据国家电网报报道,6月30日,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虚拟电厂平台,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聚合3.38万千瓦响应资源参与省级电力需求响应市场交易。

虚拟电厂是一种将不同空间的可调负荷、储能、微电网、充电桩、分布式电源等可控资源聚合起来的智慧能源系统,并以此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实现对电力资源的自主协调及优化控制。

虚拟电厂的核心是集控平台,集控平台一方面可以对收集的充电桩、居民用电等数据进行分析,做到需求侧的精准响应及管理,当需求侧供电量不足时,可以作为“正电厂”向电力系统供电,当发电侧电量过大,需求侧难以负荷时,又可以作为“负电厂”加大负荷消纳电力系统电力,帮助电力市场削峰填谷,平滑新能源并网给电网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另一方面可以与大电网与电力市场互通,不仅有助于优化整个电网系统,还能为内部聚合的企业、用户、充电桩、储能、分布式能源等市场主体提供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途径,让他们都可以成为微型发电机,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从而获取套利收益。

行业前景 全国虚拟电厂收益空间约为870亿元

我国虚拟电厂起步“十三五”,目前已有响应细则出台并建成多个试点项目。“十三五”期间,我国江苏、上海、河北等地开展了电力需求响应和虚拟电厂的试点工作。

其中,江苏省率先于2015年出台官方文件 《江苏省电力需求响应的实施细则》指导电力需求的调控。此后,中国虚拟电厂进入研发、探索阶段,2019年,国家电网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并建成国内首个虚拟电厂“国网冀北虚拟电厂”,实现了发电和用电的自我调节。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先后开展虚拟电厂项目试点。

2022年6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首次将虚拟电厂的建设纳入电力发展规划中。我国可供参与虚拟电厂运营的控制资源体量庞大,可调负荷资源超过5000万千瓦,虚拟电厂也随基础资源的快速发展而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虚拟电厂仍处在邀约型阶段,以需求侧响应、调峰调频为主要的收益来源。广东省作为缺电大省,每年30%左右电量来自于外省输送,是我国电力市场化需求最为迫切、也是市场化进展领先的地区。因此以广东省的情况为例,测算虚拟电厂的市场空间。在《广州市虚拟电厂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提出,通过开展需求响应实现削峰填谷,逐步形成约占广州市统调最高负荷3%左右的需求响应能力,对参与响应的用户或聚合商给予补贴,削峰补贴最高5元/度,填谷补贴最高2元/度。

根据东北证券测算,补贴环境下,预计每年广东省虚拟电厂的收益空间有望达到294亿元;若考虑日后退补的情况,参考广东电力现货交易试点的价格,预计每年广东省内虚拟电厂的收益空间约为83亿元;按照同样的测算方法,市场化情况下,预计全国虚拟电厂收益空间约为870亿元。

伴随电力现货交易试点的推进,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将得到持续优化。从试点进展来看,广东、江苏已率先进入现货交易结算试运行的阶段,其余试点省份则已完成模拟试运行,预计将陆续进行连续现货交易结算试点。结合外受电量、电力现货交易试点以及虚拟电厂项目试点情况,东北证券认为目前广东、浙江、江苏更具备发展商业化虚拟电厂的条件,有望成为引领全国电力交易和虚拟电厂建设的地区。

文章来源:未来智库,金融界,览富财经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能源之家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