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迎来高光时刻

大众侃车 2022-07-25

动力电池电池新能源汽车

1695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作者:大众侃车 陈婧涵

排版:橘子洲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千城数智(效果营销智能机构)出品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产销均破200万辆,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也随之创下市场新高。

当汽车产业大步走向新能源时代,动力电池技术的创新到底有多重要?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其意味着续航里程的增加并直接左右着一款车型的销量;对于动力电池厂商而言,其本质上是一场残酷的生存之战。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正处于快速爬升期。根据乘联会发布的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2022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57.1万辆,同比增长141.4%,环比增长35.3%;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53.2万辆,同比增长130.8%,环比增长47.6%。

而动力电池的装车量因此得以迅速攀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达154.5吉瓦时(GWh),同比增长142.8%,占全球总装车量的52.1%。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10.1吉瓦时(GWh),同比增长109.8%,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大企业中我国占据6席。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电池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松下、比亚迪、LG化学、AESC、三星SDI、国轩高科、力神、孚能和比克。

这10家动力电池巨头企业里,中国公司就占据了6位,而其中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占据了25.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比亚迪,占据了12.5%的市场份额。

这样的成绩,真的足以令国人骄傲了。

在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成功凭借终端需求,已经实现对国外势力反超的当下,动力电池产业的技术竞争格局究竟如何?接下来行业又会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7月21日上午,以“智汇绿色动力·创享低碳未来”为主题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省宜宾市盛大启幕。举办如此高规格的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于全世界也是首开先河。大会的召开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开幕式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表示,2022年,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无钴电池、锂空电池、无稀有金属电池、钠电池产业链、凝聚态电池等领域都已有布局。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全球装机的市场份额占比34%,去年是28%,“宁德时代累计动力电池量突破400GWH,3辆电动车就有1辆车使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

曾毓群也提到了当前被热议的电池材料价格问题。“上游材料涨价,导致成本增长。”曾毓群说。曾毓群分析背后原因,一个是资本市场炒作,带来资源暴涨,“碳酸锂价格短期暴涨,但矿产资源储备丰富。”但实际上,上游资源储备丰富,锂资源并不是问题。

比亚迪副总裁廉玉波谈到,电动汽车给人们带来动力强劲、舒适安静、低成本的使用体验,也存在续航不足、安全性差、寿命偏短的问题。

“关键问题是动力电池的技术仍需进一步提升。”廉玉波谈到,目前动力电池的两条主要技术路线是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前者能量密度高,但材料本身安全性相对差一些,后者安全性高,成本低,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刀片电池技术创新涵盖材料、电极、电芯制造等,是融合整车需求和电池技术创新的一个跨时代产物,给传统动力电池设计带来一个新的思路和变革。”廉玉波说道,未来比亚迪将会持续聚焦用户体验的痛点,通过材料结构控制、整车多层级的融合创新,给用户带来更长续航里程、更高安全保护、更快充电速度、更优低温表现、更强操控体验。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洪,在会上重点强调了对加强对电池行业的监督领导和统筹协调,从而实现供需的平衡,最终实现让价格回到合理区间的愿望。

此外,曾庆洪表示,“十四五”期间,广汽集团计划投入850-1000亿元,强化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力争“十四五”期末汽车产销350万辆,营收超6000亿元。其中,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超35万台,占比超20%。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会上提出,欧盟提出动力电池2030计划,目标瞄准新一代智能电池。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要加大力度,面向2030年,实现动力电池从材料选择、电池设计、制造、使用、回收的全链条智能化。

会上,由宁德时代、比亚迪、奇瑞等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布了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宜宾)宣言。

侃车说

在全球力争尽早实现“双碳”目标的大环境下,各国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在汽车领域弯道超车,超过西方国家的最好机会。在动力电池厂商不断革新以及车企争相自研的双重影响下,整个动力电池行业也会加速前进。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本土企业的成功,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信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大众侃车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