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2:《2022年中国城市物流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1679 字丨阅读本文需 12 分钟

城市物流车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城市物流车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福田汽车(600166)、一汽解放(000800)、江淮汽车(600418)、长安汽车(000625)、东风汽车(600006)等。

本文核心数据:行业发展、行业现状、行业前景

产业概况

1、定义:主要分两大类

在我国,城市物流车定义为广义的城市物流车,即包括商用市场也包括家用市场,同时,我国城市物流车既涵盖了乘用车范畴又涵盖了商用车范畴,因此用乘用车或商用车来定义是不合适的。

对于传统动力车辆,本文采用专用车中的物流车来对城市物流车进行定义。对于新能源专用车,由于目前绝大多数新能源专用车应用于物流,因此采用新能源专用车来对城市物流车进行定义

特别地,由于在国标GB/T  15089-2001中,N类车型有一些补充说明,如“某些专用作业车(例如:汽车起重机、修理工程车、宣传车等)上的设备和装置被视为货物。因此,汽车起重机等专用工程车辆也并入“物流车”概念,同时也纳入城市物流车范畴。

2、产业链剖析:从原料到产品再到物流

城市物流车行业上游产业链涉及车身、底盘、电机、电池、传动系统、车内饰等六部分;中游产业链为各大主机厂、制造商等;下游为汽车销售、汽车后市场以及物流行业。

城市物流车上游以汇川技术、方正电机等电机制造商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电池制造商组成。中游为整车制造商,多为老牌车企及其附属品牌。

产业发展历程:四个主要阶段

我国在汽车制造和物流理念上起步较晚。从1978年物流概念引入我国以来,到2000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外对物流需求大幅增加,再到现如今新能源物流车的兴起,总共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新能源助力城市物流车发展

近年来我国制定保障城市物流车产业的相关政策,为中国城市物流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产业发展现状

1、城市物流车供给——产量略有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我国载货汽车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我国载货汽车累计生产409.9万辆,同比下降10.7%。

2015-2021年,我国MPV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MPV产量继续下降至101.1万辆,同比减少26.8%。2021年我国MPV产量为107.3万辆,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小,同比分别增长6.1%。

2、城市物流车需求——需求增长显著

根据《专用汽车》期刊对八大类物流专用车销量统计得出,2021年全年销量仅111.1万辆,同比下降10.1%。

2019年受政策退坡及锂电安全事故影响,我国2019-2020年新能源物流车整体销量有所下滑,2021年随着“碳中和”政策的发布以及新能源电池技术的完善,2021年新能源物流车销量达13.1万辆,同比增长达125.9%。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分布明显

近年来我国城市物流车产业区域结构在不断提升,落后产能不断淘汰,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从企查猫以“城市物流车”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搜索,得到城市物流车企业区域分布。中国城市物流车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172家)、安徽(51家)、江苏(36家)、湖北(36家)等省份,其余省份企业不足35家。

注:企查猫数据截止到2022年6月17日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城市物流车代表企业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省市,以及安徽、湖北、北京等内陆省市。

2、企业竞争:上汽集团为行业龙头

目前,布局了城市物流车生产业务的上市企业中,上汽集团的城市物流车产品产量遥遥领先于其它企业。城市物流车产业链上的其它代表性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情况如下:

目前,我国城市物流车产业整体参与企业较少。通过企查猫对“城市物流车”进行精确搜索显示,2021年我国城市物流车相关企业超过1千家。

按产品销量来看,2022年2月,上汽通用五菱以27419辆的销量位列第一,占24.25%的份额,远超第二名北汽福田的13695辆。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城市物流车行业发展趋势: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轻量化

近年来,我国开始进入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工业化后期阶段,城市物流车行业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继续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未来,城市物流车将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轻量化等方向发展。

2、城市物流车行业前景预测: 新能源与智慧物流拉动城市物流车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内循环的加速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业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并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物流车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前瞻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