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元件牵动大产业,高端技术壁垒逐渐被打破,这些热门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4037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功率转换器是电力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转换器市场将从 2021 年的 540 亿美元增长到 2027 年的 760 亿美元,2021-2027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 5.9%。在功率转换器中,有源和无源电子元件都起着重要作用。晶体管和二极管等有源元件为电路提供能量。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和变压器等无源元件存储电荷并限制电流流动、过滤、抑制浪涌、测量、计时和调谐。

Yole统计显示,电源转换器的整体无源元件市场将从 2021 年的 74 亿美元左右增长到 2027 年的 115 亿美元,2021-2027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8%,到 2027 年占电源转换器市场的 15% 左右。在无源元件中,电容器到 2027 年,市值将达到 49 亿美元,2021-2027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8.3%。另一方面,电感器市场到 2027 年将达到 44 亿美元,2021-2027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8.0%。电阻器的需求将从 2021 年的 12 亿美元增长到 2027 年的 19 亿美元。

过去,被动元件需求主要受工业应用驱动。然而,如今 EV/HEV 应用越来越多地推动无源元件的技术趋势。实际上,由于车辆安全标准的提高和恶劣的环境,汽车被动元件对高频工作、高效率、鲁棒性、可靠性、小尺寸和重量的要求往往比工业产品更严格。因此,需要高度可靠的无源元件。这为无源元件制造商提供了通过提供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来提高其市场地位的机会。此外,对 EV/HEV 应用的高且进一步快速增长的需求使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成本得以快速收回。

无源元件供应商众多,不断增长的市场吸引了新的参与者。领先的被动元件公司包括Nippon Chemi-Con、村田、京瓷/AVX、TDK,他们均在日本;此外美国威世;台湾国巨和韩国三星电机也是这个市场的大玩家。具体到电容器方面,Nippon Chemi-Con、Nichicon、Rubycon 和 Panasonic 是顶级电解电容器制造商,而 Panasonic、TDK、Nichicon 和 Vishay 是顶级薄膜电容器制造商。同样,TDK、三星电机、国巨和村田是顶级电感器制造商。最后,罗杰斯公司和美尔森是领先的层压母线制造商。

Yole 观察到无源元件公司的业务和区域投资组合多样化的明显趋势。许多涉及一个组件的无源组件供应商也在供应其他无源组件。许多无源元件公司在多个国家都有业务和制造能力。中国、印度或拉丁美洲等国家的制造成本低于欧洲或日本。由于需求不断增长,Yole 预计无源元件公司的并购将在未来几年继续进行,旨在增加新产品线、提高盈利能力、获得更多客户或消除竞争。

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现状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支撑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工业发展持续高涨,也带动了电子元器件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也给国内上游电子元器件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这些都将成为中国电子元器件市场发展的动力。

伴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部分中西部地区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这些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集中,产业链较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

时至今日,我国许多细分领域的电子元器件产量已经稳居全球第一,整个行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据统计,我国电子元件的产量已占全球的近39%以上。产量居世界第一的产品有:电阻器、电容器、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压电石英晶体、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印制电路板。

虽然从2020开始,电子元器件行业经历了上游半导体行业的低迷、新冠疫情、国际贸易政策多变等多重打击,其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其中,电子元器件下游终端产品市场包括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汽车电子等的影响远大于上游供给端的影响。

随着疫情得到稳定控制,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复工复产,国家政策支持等,以及全球防疫物资紧缺增加了对上游元器件的采购,从目前国内电子元器件厂商营收来看,呈现较为乐观的趋势。

随着电子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汽车电子、互联网应用产品、移动通信、智慧家庭、5G等,正不断刺激电子元器件的市场需求,也加快电子元器件更迭换代的速度,从下游需求层面来看,电子元器件市场的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对于我国新型电子元器件市场需求预测,其中,5G不仅自身具有巨大的产业价值,还能带动芯片、器件、材料、软件等多种基础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三网融合建设中,无论是网络设备还是终端设备都离不开各种元器件。随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对环保节能型电子元器件产品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这都为相关的元器件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热点领域

1、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产业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2019年全球陶瓷电容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82%至775亿元,在全球电容器市场占比高达52%;中国陶瓷电容器市场规模较2018年增长6.2%至578亿元,在国内电容器市场占比高达54%;整体来看,无论是全球和国内陶瓷电容器市场份额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

MLCC具有小尺寸、高比容、高精度等优点,可贴装在PCB、混合集成电路基片等上面,顺应了消费电子小型化、轻量化的趋势。近年来,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工控、5G通信等产业发展迅速,为MLCC行业带来巨大增长空间,预计2023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083亿元;中国MLCC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于全球年均增速。

全球MCLL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已形成较稳定的寡头垄断格局。日企具有较强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第一梯队,韩国、美国、中国台湾企业总体处于第二梯队,中国大陆企业技术和规模水平相对落后处于第三梯队。2020年全球MLCC市场前四大企业分别为村田、三星机电、国巨、太阳诱电,市场占比分别为32%、19%、12%、10%。

国内龙头企业占领中低端产品市场。中国主要的民用MLCC生产企业约有30家左右,本土企业以风华高科、三环集团、宇阳科技、微容电子等为代表,主要生产中大尺寸、低电容值的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2、薄膜电容器产业

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节能减排严要求的背景下,薄膜电容器产业经过2010-2015年的蓬勃发展,2015年后增速趋于稳定,以年均6%的速度继续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达90.4亿元,约占全球市场总产值的60%以上,位列全球第一。

随着“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促进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进一步扩容,并为薄膜电容器市场带来长期稳定增长动能。据预测2020-2025年新能源汽车用薄膜电容器市场复合增长率约为6.1%,在2025年将达到22亿元,成为薄膜电容器最主要的消费市场。

全球薄膜电容器产业市场集中度高,头部企业优势明显。薄膜电容器顶尖品牌与一线品牌由日本、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如法拉电子、铜峰电子等位列二、三线品牌。在2019年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份额中,松下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大陆仅法拉电子一家企业位居前列,占据8%的市场份额。

3、片式电阻器产业

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技术加速发展背景下,片式电阻器通过下游应用领域传导发展动力,其中轻薄化消费电子为主要应用领域,市场占比达44%,其他主要领域还包括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及军工。2016至2020年片式电阻器市场规模从15亿美元稳步提升至17亿美元以上,预计2027年全球片式电阻器市场规模达到24亿美元。

目前,美日企业主导高端片式电阻器市场,但向下扩产动力不足。美日企业注重产品高精度,聚焦薄膜工艺路线,例如美国威世为超高电阻的最大制造商,而日本在0201、0402型号的高精密度产品领域有较大产能。台湾国巨在全球片式电阻器市场占比达到34%,月产量可达1300亿只。

中国大陆片式电阻器市场规模大,本土企业份额较小。我国市场依赖合资企业和进口量较高,且电阻厂商以国营企业改制股份制公司为主,例如风华高科、北方华创等,较难形成对片式电阻器产业的引导作用,导致整个国内片式电阻器产业链大而不强。

4、印刷电路板产业

随着电子通讯产品不断创新,对于PCB中的软板需求量稳步上升,例如苹果手机对于软板的需求从第五代的13片增加到现在的30片,预计2025年全球PCB产业规模将达到792亿美元。中国PCB市场份额连续多年全球占比第一,2025年有望突破41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6%,超过全球平均增速。

在我国印刷电路板市场上,主要的从业企业分为高、中、低三个层面,高端领域以外资、港资、台资、少数中国大陆企业主导,国内大部分企业处于资金和技术劣势,主要聚焦在中低端产品领域。

根据企业的市场份额构成可以看出,我国印刷电路板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近年来略有提升。2020年我国印刷电路板行业CR5约为34.46%,相较于2019年增加了2.17个百分点;CR10约为50.71%,相较于2019年增加了1.88个百分点。

5、电子载带产业

5G普及后的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促进电子载带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2021年全球纸质载带市场需求将同比增长4.1%,达367.5亿米。2022年中国纸质载带市场需求将同比增长10.04%,达193.61亿米。

电子载带属于利基市场,随着电子元件市场向好带来的电子载带市场需求的扩大,全球和我国电子载带市场规模呈稳定上升趋势。预计2021年全球纸质载带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4.2%至27.6亿元,2022年我国纸质载带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12%至14.52亿元。

中、日、韩等国家企业占据全球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其中,日本企业起步较早,技术相对领先;韩国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海外销售持续增长;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陆续涌现出优秀生产企业,其竞争力水平逐步接近并在一些方面超越日韩企业。洁美科技在2020年全球纸质载带市场占比达到47%。

薄型载带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国内竞争并不激烈,2018年以来洁美科技在国内拥有超60%的纸质载带市场份额,几乎没有本土竞争对手,但对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不强,对下游购买者具有一定议价空间,不易受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威胁。

6、电子陶瓷制造产业

电子陶瓷受MLCC产业带动明显。MLCC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讯、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目前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未来有望保持每年10%到15%的复合增速,带动电子陶瓷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电子陶瓷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3%以上,预计在2023年达到1145.4亿元,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产电子浆料顺利获得客户的认可扩大国产化市场规模;国产陶瓷劈刀则打破了海外垄断局势,有望实现快速放量;同时国内燃料电池隔膜板核心技术优势逐渐显露。

日本、美国和欧洲领导全球电子陶瓷行业,占据高端市场。日本凭借电子陶瓷材料种类多、产量高、工艺精的优势,占据全球5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美国与欧洲,分别占据30%、10%的市场份额。日本SaKai在全球市场占比达28%,位列第一,美国企业Ferro与同样来自日本的NCI分列第二、第三名。

由于技术、工艺要求壁垒较高,且我国电子陶瓷产业起步较晚,国内厂商在技术、工艺、附加值方面较国外知名企业差距明显,目前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领域。未来随着国家研发计划、市场资金投入、应用场景扩大、现有企业技术积累等多重利好因素,将助力我国企业逐步向着产业高精尖方向转型。

文章来源:东滩智库,连可连,半导体行业观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