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路径选择

苏州都市网 2015-07-30

海尔海尔物流

1151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中国不应该刮互联网的风,而应该让互联网实实在在落地。海尔互联工厂的探索和实践表明,中国企业正在寻找一条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有效路径。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动力结构转换,也意味着经济脱离原来的轨道,以新的速度、结构和方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创业组织结构也必将发生持续不断优化升级。在互联网和全球新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如何才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海尔向互联网工厂转型的探索和实践也许能够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

  近几年来,海尔适应和引领互联网革命,由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积极探索基于物联网和务联网的互联企业,不断加大组织流程的再造。海尔的互联工厂既是一个用户交互定制的平台,也是一个研发创新和模块商资源开放平台,更是一个包括智慧生产和智慧物流的智能制造平台。很明显,海尔的互联网工厂作为一个工业生态系统具有三个方面的能力:用户个性化产品可以全流程参与设计制造的实时互联;用户的个性化订单,可以直接下达到海尔全球的供应链工厂,实现用户和工厂的零距离;从订单生产到物流配送的全流程透明可视。

  首先,海尔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把“智能+互联”落实到“产品+服务”,实现了由卖产品到卖“产品+服务”的转变。正是由于意识到移动互联、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在带来生产方式变化的同时,也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海尔的互联工厂抓住了零距离、网络化的关键,催生了传统制造业制造模式的再造:公司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企业品牌化。

  其次,海尔融入全球新工业革命的关键要素,实现了组织创新。新工业革命包含了柔性制造系统、人工智能、数字制造、、3D打印、能源革命、激光粘结、新材料等诸多内涵。德国“”概念是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随着物联网及服务的引入,制造业企业能以CPS的形式建立全球网络,整合机器体系、仓储系统和生产设施。在海尔看来,工业4.0的本质就是互联工厂,在互联工厂的组织框架内,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模块化生产、性能测试、粉丝评价,再到物流配送,都可以实现零距离、可视化、网络化。互联工厂是制造企业把设计、制造和服务的效率都能够空前提升的有效组织方式。

  最后,海尔的互联工厂并没有背离而是更加围绕用户满意这一商业准则而运行的。正是公司的平台化,把用户的最终需求作为驱动力,从整个价值链上都围绕用户的价值体验而展开,从而可以互联出用户的最佳体验。互联工厂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把用户个性化需求汇聚整理,既满足个性化生产,又实现大规模定制。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电子商务正在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当下,“互联网+”已然成为中国最时髦的风口浪尖。难道站在这个风口上,我们就一定能够飞起来吗?我们究竟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拿什么来强基固本,提升产业竞争力?说到底,中国不应该刮互联网的风,而应该让互联网实实在在落地。海尔互联工厂的探索和实践表明,中国企业正在寻找一条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有效路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苏州都市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