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质造”迈向“智造”

搜狐 2015-12-22

中国制造经济

1775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从“乌镇时间”到“乌镇倡议”再次证明,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与实施不是孤立偶然的,而是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相伴相随的。从主动意义上讲,是抢抓互联网经济的难得机遇;从联动意义上讲,是世界经济发展“倒逼”效应的必然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扬名世界。斗转星移,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是加快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还是与世界先进制造距离拉得更大?多种因素的严峻挑战就在眼前:一方面,美德法英日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步伐加快,形成“高端回流”;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东盟、拉美等国家劳动力和资源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上升,形成“中低端分流”。与此同时,中国制造的劳动力、土地、能源和物流成本及环保门槛等多种要素指数不断升高,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不断下滑。一正一反形成“对冲”,中国制造遭遇多面夹击。

  不仅如此,尽管中国制造的“量”已经世界第一,但其“质”还不符盛名,其“底气”还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互联网+”行动计划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如同两个引擎,驱动中国制造抢抓难得机遇、引领转型升级。中国制造要畅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必须在国内“站得住脚”、在国际“赶上步伐”,在品质上“走上去”,才能在世界“走得远”。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占领许多国家的大小商场和街铺地摊,但由于一些商品假冒伪劣、质量低下,遭受惨痛教训。目前,中国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超过200多种,但质量、品牌饮誉世界的不多。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散发品质的魅力,“不怕巷子深”代表品牌的力量。品质“低假差”,品牌就会滥下去;品质“走上去”,品牌才能响起来。追求“质造”,有赖于两个支柱,即科技创新和工匠精神。

  追求“质造”,首先要自主创新实现“自造”。传统制造业奔向新蓝海,创新研发要舍得花“真金白银”。中国制造业抓住《中国制造2025》机遇,重要的是要从利用人口红利转向利用人才红利,提高创新能力。无法回避,目前我国制造业创新研发投入处于较低水平。资料显示,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即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占制造业研发经费比重都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创新投入低,产品升级换代慢,陷入“利润越低,越没钱研发、质量越低”的恶性循环。实验室里迈出一小步,产品质量就会迈出一大步。在结构调整的胶着期,只有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才能破茧成蝶,脱胎换骨,加快中国“质造”。

  追求“质造”,要坚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古代手工业匠师制造产品,饱含着热爱的情感、专注的精力、精致的追求,而现代化生产模式容易让设计、管理和操作者失去对产品的“感情”。追求中国“质造”,要呼唤“工匠精神”,倡导生产者热爱岗位、钟情产品,追求“零缺陷”生产、精品生产;规范管理者提升水平、优化流程、精于管理,与生产者共同打造高品质的产品,让小到指甲刀更加精巧、马桶圈更加卫生舒适,大到机床更加精密、挖掘机更加节能耐劳。如此,兼具“形式之美、工艺之精、气韵之雅、使用之妙”的中国制造,不仅品质“走上去”,而且在世界的步伐更会“走得远”,最终从产品输出走向技术和品牌输出。

  

  产品有品质、有品牌影响力,就能获得用户的认可和忠诚度,中国制造无论是国内生产还是国外生产,都必须“赶上步伐”,搭上“互联网+”快车,由“制造”加快迈向“智造”,依靠中高端产品“走得远”。

  国情不同、技术基础不同、互联网发展水平不同,各国互联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点不同。德国“”依靠其强大的制造业技术,着力打造“智能工厂”,偏重生产制造“硬”环节,强调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美国“工业互联网”凭借其发达的互联网技术,着力激活传统制造业,偏重制造业设计、服务“软”环节,强调生产设备的智能化。眼下,中国制造的现状是工业1.0(机械化)、2.0(电气化)、3.0(自动化)和4.0(智能化)并存,制造业“大而不强”明显弱于德国,互联网技术仍落后于美国,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亟须补上工业2.0、工业3.0时代的“课”。

  沿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路线图,中国“智造”需要加速奔跑。在“两化融合”基础上,从工业化、信息化拓展到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各行业全面融合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既重视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硬”环节,又注重提高综合集成水平“软”环节,既着眼未来加强长期谋划,又注重当前的阶段性特征,积极引导企业遵循产业规律、把握行业特征,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智能化模式。加快打造“智能工厂”,把“智造”贯穿设计、生产、管理、物流、人机互动等每一个环节,在生产手段上把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技术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加快创新运营模式,健全互动平台,营造“智造”的开放文化环境,实现研发者、生产者、供销者、消费者的无缝对接,实现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同步,在生产模式上实现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加快实现设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运营网络化、服务平台化、品牌国际化,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制高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推动中国加快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搜狐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