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机器,也要换管理

温岭日报 2015-12-24

机器换人

924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智能化、自动化、“机器换人”……这些词可以说是这几年生产企业之间讨论的热点,也代表着之后企业的发展方向。如今,“机器换人”这股风已经吹到了温岭制鞋业。制鞋业在温岭可以说是出了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人工工资的不断上涨和利润的不断下跌,如何在两面夹攻下突出重围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必克体育斥资600多万元引进了全国首条全自动生产流水线,主要用于运动鞋鞋底与鞋面连接的环节,这也是温岭第一家采用运动鞋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鞋企。这一举动仿佛一下子点亮了制鞋业的前路,政府部门开始出台政策鼓励鞋企“机器换人”,补贴来得比别的行业都高很多,也有企业开始率先出手购入自动化设备,温岭制鞋业还成为“机器换人”试点。蔡建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投入上千万元购入自动化设备,同时自主研发流水线。

  但并不是所有的鞋企老板都像蔡建华这样舍得,依然有很多鞋企发出不同的声音,使得“机器换人”动力不足,对智能装备的实际需求和热情也比水泵、机床等“高大上”的行业要低,自动化生产设备缓慢。

  为何会如此?有鞋厂老板坦言,有考虑过进行技术改造,引入更多自动化生产设备,但由于单户生产规模小、资金又比较紧缺,难以实现。也有老板表示,不像泵业、机床业,经过多年发展,流水线生产技术早已成熟,鞋业“机器换人”虽然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有利,但是目前,全自动化制鞋技术并不成熟,他们担心投入好几百万元购买的设备会不实用。毕竟鞋子工艺复杂,款式又多,自动化设备无法代替所有工艺。

  除此之外,中小企业之所以不敢换设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员工技能水平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这样的情况在蔡建华购入设备时就曾碰到,所以他把员工送出去培训,他说,没有三个月时间磨炼下来,工人是无法操作这些设备的。

  并不是说引进一条先进流水线、引进几个程序化的就实现了“机器换人”。事实上,比硬件投入难度更大的是软件投入。每家企业产品不同,会带来个性化的设备需求,软、硬件的研发和维护成本就更高,而小微企业在这方面的承受能力很弱。此外,无论是设备购买时的选择,还是购买后的调试、使用和日常维护,都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没有充分掌握职业技能的技术人才,仅仅只是购买几台机器,所谓“机器换人”也只不过是表面罢了。

  在记者看来,企业不能止步于引进设备、换掉工人,只有把先进的生产技术纳入到整套生产管理体系中去,最终实现生产智能化、决策科学化,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才是“机器换人”的应有之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温岭日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